上海真如社区老年人脂肪肝与甘油三酯、BMI水平的关系及中医体质分析

上海真如社区老年人脂肪肝与甘油三酯、BMI水平的关系及中医体质分析

陆文秀

①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333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真如镇街道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进一步探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脂肪肝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2018 年上海真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社区老年人的体检资料 1000 份,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表

对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应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人群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脂肪肝、高血压病、心电图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超重或肥胖。脂肪肝患者体质类型由高到低分别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BMI甘油三酯水平在与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极高,我中心中医科要充分发挥中心中医药“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具体包括:养生科普健康宣教、中药调理体质、推广中药降脂茶包、针灸减肥、埋线减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居民,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关键词】 体检;老年人;脂肪肝;中医体质

TCM Constitution of elderly people with fatty liver,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fatty liver with other indicators In Shanghai Zhenru Community/Lu Wen-Xiu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 status of elderly people in Shanghai Zhenru community, further to explore the TCM constitution of elderly people with fatty liver,and the relations of fatty liver with other indicators. METHODS: A total of 1000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were selected in 2018, and the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Form was used.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SPSS 21.0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top five are: fatty liver, hypertension,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hypertriglyceridemia,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e TCM constitution of fatty liver patients among the top five are phlegm-dampness, yin deficiency, qi deficiency, peace, yang deficiency, and damp heat. BMI, triglyceride levels are the indicators that closely related to fatty liver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fatty liver is extremely high in the elderly. The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ur center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diseases. it includes: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promot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pid-lowering tea, acupuncture weight loss, and embedding weight loss. Better serve to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ealthy gatekeeper”.

 KEY WORDSPhysical examination; Elderly; Fatty liver, TCM constitution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老龄化的城市,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也倍受关注。上海针对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集中提供一次老年人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病史、内科、身高、体重、腰臀围,进行心电图及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查。

我中心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过程中,通过分析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及中医体质辨识情况,了解老年人慢性病分布特点,发现真如街道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极高,在本次1000例体检样本中,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超过高血压病患病率,从而进一步探讨脂肪肝与老年人体质分型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真如街道100065岁以上老人为受检对象,年龄(6590)岁。其中男性470例,占 47%,平均年龄(71.13±5.944)岁;女性530例,占53%,平均年龄(70.25±5.758) 岁。男、女平均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日本产东芝NEMzO SSA-550AB超仪,由高年资医生专人负责。血脂、血糖的检测为意大利产OLYPuS 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受检人员均需空腹受检。

1.3诊断依据

1.3.1 B超诊断脂肪肝标准:①肝区前段可见致密的点状高回声,呈明亮肝;②肝深部即远场回声衰减;③肝内管腔模糊不清;④肝缘变钝,可诊为弥漫性脂肪肝;对超声波显示肝内多发性强回声区者诊为局灶性或非均匀性脂肪肝。

1.3.2 血脂、血糖指标: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按照国内标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 年)》:TG2.26 mmol/L,或TC6.22 mmol/L。空腹血糖(G)≥6.1mmoL/L空腹血糖异常。

1.3.3 成人体重指数(BMI):根据 2000 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年人肥胖标准[1], 排除继发性肥胖,成人体重指数标准BMI18.522.9为正常,23.024.9为轻度肥胖;25.029.9为中度肥胖;≥30为重度肥胖。

1.3.4中医体质分型方法及标准:由经培训的医师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结合舌、脉象进行评估。

1.3.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_)±s)表示,数据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体检结果人群比较:

参检的 1000 人中有90人全部结果正常,占 9%。阳性结果由高到底依次为脂肪肝、高血压病、心电图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超重或肥胖、高胆固醇血症、血糖异常。详见表 1

1 部分阳性病症检出率

症状

N

阳性检出率(%)

脂肪肝

559

55.9%

高血压病

510

51%

心电图异常

484

48.4%

高甘油三脂血症

461

46.1%

超重或肥胖

431

43.1%

高胆固醇血症

363

36.3%

血糖异常

128

12.8%

2.2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居于前五位的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详见表2

2 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体质类型

N    (%)

痰湿质

157 28.1%

阴虚质

138  (24.7%)

气虚质

83   (14.9%)

平和质

69   (12.3%)

阳虚质

41  7.3%

湿热质

20 3.6%

血瘀质

17  3.0%

气郁质

16 2.9%

特禀质

9 1.6%

多体质并存

9  1.6%

合计

559 100%

2.3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3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因素

 

分组

x2

P

 

 

无脂肪肝组   有脂肪肝组

 

 

年龄

65-74

333

480

0.355

2.071

 

75-84

69

59

 

 

 

84

39

20

 

 

性别

225

245

0.531

0.466

 

216

314

 

 

BMI

正常

343

226

14.361

0.001

 

非正常

98

333

 

 

甘油三脂

正常

333

206

15.169

0.001

 

TG2.26 mmoL/L

108

353

 

 

胆固醇

正常

304

333

0.929

0.335

 

TC6.22 mmoL/L

137

226

 

 

血糖

正常

373

500

0.572

0.449

 

6.1mmol/L

68

59

 

 

血压

正常

245

245

1.377

0.241

 

 140/90mmHg

196

314

 

 

总胆红素

正常

373

480

0.046

0.83

 

20umol/L

68

79

 

 

直接胆红素

正常

392

480

0.193

0.660

 

6.8umol/L

49

79

 

 

本研究结果显示BMI、甘油三酯水平在与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论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超过自身质量5%的一种病理状态,本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老年人机体功能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衰退,体内水分逐步减少,脂肪则逐步增多,老年人的身体新陈代谢出现退行性变化[2],脂肪肝的患病率也有明显增高趋势。据报道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3],本资料也显示,老年患者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升高,真如街道老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达到55.9%在本次1000例体检样本中,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超过高血压病患病率,成为该街道患病率最高的疾病。考虑与可能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运动量相应减少,代谢降低有关。脂肪肝虽具有可逆性但其缺乏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忽视,有资料表明重度脂肪肝可致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发生率达25%且1.5%~8.0%的人可发展成肝硬化[4]

本次调查老年人脂肪肝患者中,痰湿体质最多。中医认为脂肪肝的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引起。过食肥甘伤脾,加之痰湿困脾,阻滞气机,困遏清阳,脾阳不振,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湿邪、痰浊积聚于肋下,而导致脂肪肝[5]。这与本地区居民喜甜食,饮食以甘淡为主,加之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尤其是脾肾功能不足,导致痰聚、气化失常、全身代谢紊乱,进而出现痰湿质。

《素问:阴阳应相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由此可见,人年到四十,肾中阴精已经衰减一大半了,从而表现出阴虚的体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结果发现老年人脂肪肝患者中,阴虚体质比重也很高。阴血不足,则不能充盈于脉,血液干涸, 脉道失润而血行滞缓,瘀久留为积,形成脂肪肝。

通过中医的体质测评,可以为脂肪肝的预防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可以对相关体质的老年人,通过中医辩证论治服用中药调理体质,以及调整相关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提高老年人保健知识水平,来有效控制脂肪肝的发生和进展。在饮食上:痰湿体质的老年人,应控制甜腻和酸辣食物的摄入量[6];阴虚质老年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7]

本研究结果显示BMI水平在与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重及肥胖患者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更大。其可能机制是肥胖本身作为一种代偿机制,使机体在食物供应充分时,可以将剩余的能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但当超过一定的限度,脂肪细胞功能失常,发生胰岛素抵抗,此时脂肪分解大于合成,脂肪分解释放的大量脂肪酸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其他非脂肪组织,如在肝脏脂肪堆积过量即形成脂肪肝[8]。正是认识到了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我们中心与真如镇街道居委会开展了健康体重管理项目,中心中医全科医生定期对辖区内有意进行体重管理的超重及肥胖患者开展健康讲座、体质辨识,生活方式及养生指导;针对肥胖人群,中心针灸科新增埋线减肥业务。穴位埋线减肥较普通针刺减肥效果更好,疗效更持久,具备“静以留之”的长期针刺作用。羊肠线在穴位内慢慢软化、分解、吸收的过程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9]。通过以上各种手段和方法,使辖区内更多肥胖患者,体重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甘油三酯水平在与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中的TG水平升高是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首先要进行健康宣教:低盐低脂饮食、适度的体力劳动、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机体内脂类加速分解,合成减少,有效控制高血脂的发生[10]。药物治疗方面:他汀类药物存在诸多副作用而且要定期验血等不便因素,中心中医科为高脂血症病患开具降脂茶包,组方为现代医学证实疗效确切的中药降脂药物(炒山楂、决明子、荷叶、泽泻、丹参等),降脂茶包具备简单、便捷、廉价等特点,口感也比较好,并且从治疗效果看,疗效也比较令人满意,初步证实了其广谱性与速效性等优点。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健康体检项目,以便早期发现脂肪肝等早期健康危险因素。并且充分利用“家庭医生制服务”这一平台,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11],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色的同时,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降低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延长居民平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12]。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第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张晓林,徐锋,邹志远.社区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05:716-718.

3.曾民德,范建高.老年脂肪肝的诊断及饮食治疗.实用老年医学,199913(1)13

4.范建高.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机制.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97,1792-94

5.王慧英, 李红梅, 杨蓓, 许晶晶,等.141例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7):502.

6.姚建军.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老年人保健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13):2381.

7.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

8.梁立超. 脂肪肝与肥胖、血脂、血糖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3):189.

9.陈泽莉.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52[J].江苏中医药,20084012):57.

10. 刘国萍. 脂肪肝与血脂关系的探讨[J]. 工企医刊,2010,23(4):25-26.

11.徐凤励,赵凡平,郁斌,.上海市程家桥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5):663-666.

12.沈丽萍,刘仲华,陈玉华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