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马冬梅,李玲燕,曹丽娜
河南理工大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确诊的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住院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疗效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病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儿疾病的疗效,增加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儿童护理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小儿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本病的发生轻重不一,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小板抑制剂、凝血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等,部分配合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护理在本病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南理工大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确诊的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住院患儿一部分进行优质护理,探讨优质护理在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优势,从而促进优质护理的广泛应用。
1.思路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确诊的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住院患儿。
1.2疾病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儿科肾脏病学组制定的《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行);
1.3入选标准
(1)年龄在2~18岁之间;
(2)符合儿童紫癜性肾炎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
1.4排除标准
(1)其他继发性肾脏病患儿;
(2)伴其他严重性疾病的患儿;
1.5研究方法
将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住院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患儿及家属用药指导,进行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优质护理进行干预。通过两组患儿疗效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收集相关数据,在SPSS19.0中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及复核,通过t检验、x2检验等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1.5.1优质护理的内容:
1.5.1.1饮食护理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不明确,食物、药物、微生物、漂浮在空气中的细小物质都可能诱发小儿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所以在护理过程中,饮食尤为重要。避免食用具有刺激性及易过敏食物,鱼、虾、蟹、鸡蛋、牛奶等高蛋白和易致敏食物应为禁忌。可选择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蔬菜等。注意盐的摄入含量,有水肿等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饮食中应采用低盐烹调的方式。
1.5.1.2心理护理
该病患儿及家属入院时都表现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言语及行动上的热情主动可以减缓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要采取支持、鼓励的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为患儿家属详细地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如有任何疑问,应细心作答,并耐心倾听患儿的需求;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异常行为,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
1.5.1.3药物护理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服用药物需耐心指导,按医嘱和疗程服用药物,密切观察患儿用药过程中的不适,及时予以指导及向主管医生汇报。
1.5.2疾病的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肾小球肾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1]:
(1)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连续3次以上(包括3次)阴性。
(2)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2个“+”、潜血减少2个“+”。
(3)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潜血减少1个“+”。
(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或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甚或加重者。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儿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 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
将两组患儿的疗效按疾病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
表1疾病疗效的比较 例(%)
组别 |
例数 |
临床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对照组 |
43 37 |
5(11.6) 0(0) |
20(46.5) 13(34.2) |
16(37.2) 15(42.1) |
2(4.7) 9(23.7) |
41(95.3) 29(76.3) |
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患儿共43例,其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儿共37例,其中临床治愈0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疗效(Z=-2.885,P=0.004<0.05)。
2.3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将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见表2:
表2满意度的比较 (%)
组别 |
例数 |
满意度 |
观察组 对照组 |
43 37 |
96.23±2.72 80.18±2.71
|
在对两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P<0.05。
3.讨论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它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小儿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本病多见于3~14岁的儿童及青少年。起病急,50%~90%患儿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其长期预后取决于肾脏有无受累及其严重程度[2]。
优质护理基于人性化的护理机制,根据病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状态去战胜疾病害[3]。小儿过敏性紫癜好发于低年龄儿童,具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较成年人的护理难度大;如护理不当可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患儿康复时间会延长。优质护理强调引入高水平、高质量的精细化护理于护理各步骤中,对患儿开展科学、全面的护理应依据精益求精的服务意识和友爱体贴的态度。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儿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
总而言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赢得了患儿家属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方法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监督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3.
[3]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06~911.
[3]张立文.儿童过敏性紫癜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8,16(10):120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