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研究
岳银刚 石琴辉 张先强 (兴文县人民医院 四川兴文 644400_)
【摘 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54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分析研究。结果:对1548例患儿进行痰培养,共检出致病菌219株,阳性率为14.1%。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41株,占致病菌64.4%。革兰氏阴性杆菌78株,占致病菌的35.6%。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分别为72株(32.9%)和69株(31.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二、三代头孢对大多数细菌敏感,可作为门诊病人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而住院病人则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缩短病人的住院疗程。
结论: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较高,成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糖球菌(MRSA株)共27例(12.3%),占所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9.1%,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但此类菌株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关键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药敏分析研究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支气管肺炎、哮喘伴感染等一大类疾病,是造成小儿住院的最常见原因,研究表明,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占感染病原体的80%以上[1],尤其是细菌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很高,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2]。在发展中国家病原体一般以细菌感染多见。为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分布和状况为临床提供参考,笔者对本院1548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进行病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儿科病房住院的154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12岁,平均年龄(5.38+4.16)岁,其中男性792例,女性756例。所有下呼吸感染均符合儿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3],已排除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感染性休克者。
1.2试剂材料
接种于血平板,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F90CO2培养箱用于细菌培养,青岛海尔特种电器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R40-II A2生物安全柜用于细菌鉴定,美华医疗生产的型号为MA120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用于药敏实验。
1.3方法
1.3.1标本的采集与培养
<6岁患儿予清水清洁口腔后于入院当天抗生素使用前用一次性吸痰管负压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至无菌管中,及时送检。>6岁患儿予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后,嘱其用力咳出痰液于培养瓶中并及时送检。标本均在常温下2h内送检。然后涂片,低倍镜观察上皮细胞及白细胞,痰涂片镜检上皮细<10个/LP,WBC<25/LP的标本作为合格标本。采用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F90CO2培养箱用于细菌培养。
1.3.2 药敏实验质控与鉴定
所有标本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应要求处理[4] ,采用的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7853,结果判读严格按照美国CLS2010版标准进行[5]。
1.3.3统计方法:统计学软件使用系统,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情况
1548例患儿痰培养,共检出致病菌219株,阳性率为14.1%。引起细菌感染前六位的依次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属,粘质沙雷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41株,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致病菌64.4%。革兰氏阴性杆菌7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属,粘质沙雷菌,占致病菌的35.6%。见表1。
2.2 药敏实验结果
主要革兰阳性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见表2,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见表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率高,对红霉素敏感率低。提示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红霉素不作常规药物,但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对小儿骨骼系统的影响,故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及婴幼儿禁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及头孢西丁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仍不失为治疗儿童相应细菌感染廉价而有效的药物。二、三代头孢对大多数细菌敏感,可作为门诊病人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表1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标本病原菌分布
病原体 株数 构成比(%) |
革兰阳性菌 141 64.4 肺炎链球菌 72 32.9 金黄色葡萄球菌 69 31.5 革兰阴性菌 78 35.6 肺炎克雷伯菌 35 16.0 大肠埃希菌 26 11.9 阴沟肠杆菌 5 2.3 聚团场球菌 4 1.8 粘质沙雷菌 3 1.3 其他 5 2.3 |
表2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抗菌药物 |
肺炎链球菌(n=72) 金黄色葡萄球菌(n=69)
|
青霉素 68 94.4 2 2.9 苯唑西林 - - 42 60.9 红霉素 9 12.5 27 39.1 克林霉素 29 40.3 33 47.8 庆大霉素 - - 62 89.9 左氧氟沙星 72 100 65 94.2 复方新诺明 27 37.5 67 97.1 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钠 29 40.3 31 44.9 头孢曲松钠 63 87.5 31 44.9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66 91.7 32 46.4 万古霉素 71 98.6 69 100 |
表3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
抗菌药物 |
肺炎克雷伯菌(n=35) 大肠埃希菌(n=26) 阴沟肠杆菌(n=5)
|
庆大霉素 30 85.7 20 76.9 4 80.0 环丙沙星 26 74.3 19 73.1 4 80.0 阿米卡星 34 97.1 26 100 5 100 氨苄西林 0 0 7 26.9 1 25.0 妥布霉素 33 94.3 25 96.2 5 100 头孢西丁钠 28 80.0 25 96.2 0 0 头孢曲松钠 27 77.1 14 53.8 3 60.0 头孢吡肟 35 100 24 92.3 5 100 头孢他啶 30 85.7 21 80.8 4 80.0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34 97.1 26 100 5 100 |
3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的总阳性率14.1%,与文献报道接近[6],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革兰氏阳性菌是引起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细菌,占64.4%。引起细菌感染前六位的依次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属,粘质沙雷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从药敏情况分析,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药物敏感率高,对红霉素敏感性低。提示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红霉素不易做常规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及头孢西丁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仍不失为治疗儿童相应细菌感染廉价而有效的药物。但金黄色葡萄糖球菌(MRSA株)对苯唑西林及头孢西丁钠普遍耐药,仅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革兰氏阳球菌有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三代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二、三代头孢对大多数细菌敏感,可作为门诊病人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对于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菌株,则选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小儿下呼吸道的病原菌及耐药不断发生变化,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临床医生应了解当地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变迁,了解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根据药敏选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越来越多耐药株产生,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任明,赵雪松,韩玉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临床研究[J].儿科研究,2017,2(5)93-95.
[2] 肖铮铮,宋涛,王玮.痰热清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22.
[3] 王卫平.儿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Clin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e.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icrobials susceptibility testing[S].M100-S20.
[6]刘军玲.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