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性培训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使用探讨
摘 要:国家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建立起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相互配套、有机联系的国家制度体系。针对培育工作中最关键和重要一环的教育培训工作,农业部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中作出了明确规定,作为培训方法,参与性培训方法第一次写入了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之中。为更好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培训质量,本文中就参与性培训方法、参与性培训方法使用原因、参与性培训方法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参与性培训方法的有效使用进行了简述解读,希望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参与性培训方法 类型 有效使用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学习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是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从业人员都为成年人。培育培训的目的是,发现那么热爱农业,对农业有深厚感情,愿意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职业的人员,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虽然存在文化水平整体不高,思想守旧等问题,但在学习上同其他行业人员具有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需要知道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和家族的有什么用处。简单地说就是我为什么要学,学会后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2、喜欢愉悦、快乐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可以更好学习,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3、作为成年人他们更渴望参与学习过程之中,希望按照自己的时间、节奏来安排学习;
4、当他们了解到学习对自己的有用时,会在培训前积极去做相关知识内容的补充或准备;
5、与其他群体培训相比,成年人的他们记忆力逐渐下降,但对事物和知识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现实生活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6、学习过程中更渴望与其他人员交流、反馈学习心得,需要通过学习交流获得满足感和他人尊重。
二、参与性培训方法及种类
参与性培训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培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媒介或手段,引导学员主动介入,积极参与教学之中,变原来的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并帮助学员通过接触某些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学习。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过程中使用参与性培训方法,可以较好提升学员注意力,学习更专心,教学方法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员应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水平。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的参与性培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课法。讲课法使用已久,就是老师讲课,学员在下面听课,其中辅以向学员提问和学员回答的教学方法。讲课法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目标介绍→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堂小结。讲课法的优势是:①可以提前进行准备,并能精确控制课堂时间;②能在较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讲课的劣势是:①学生被动听讲,参与教学有限,学习积极性不高;②作为成年人本来记忆力就差,再加上如此在的信息量,往往效果不佳;③学员对新知识的应用停留在老师的讲解上。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注意力曲线理论,老师纯粹讲授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2、案例教学法。也通称案例法,就是老师描述案例让学员了解情况,并要求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诊断,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结构是:介绍案例→学员分析→问题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总结。本教学法的优势是:①可以使学员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②通过讨论可以让他们相互交流思想,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③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劣势表现为:案例描述的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事件不一致,容易使学员产生错觉,从而得到一个与现实不符的结论。案例教学法中,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案例的选择,最好是选择发生在学员身边的案例,这样容易引起学员的共鸣与响应。
3、讨论法。讨论法是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观点、知识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结构是:介绍讨论问题→组织学员讨论→讨论总结。本教学法的主要优势是:①老师可以及时得到学员知识应用的信息反馈;②通过讨论,可能使学员在交流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态度。劣势表现为:①学员容易偏离讨论主题;②不利于老师对课堂的掌控。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产生想法、创意和办法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结构是:介绍→产出→分析→总结。头脑风暴法的优势是:①学员可以根据经验产生出多项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办法;②可以给学员营造一个高参与的学习氛围,刺激学员创造性思维。综的劣势是:①时间不好把控;②学员思维容易分散,不容易引导。对于老师在使用头脑风暴法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对学员产生的办法、想法或创意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