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环状混合痔行提扎固涩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高爱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西太原030024)
项目来源:全国名老中医专家(赵尚华)工作室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9号);山西省首批中医中青年临床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晋中卫函【2012】23号):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4104)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环状混合痔行“提扎固涩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通过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对两组围手术期心理、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术后SCL-90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WHO QOL-BR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康复。
【关键词】循证护理; 环状混合痔; 围手术期
环状混合痔以症状重、体征明显、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著称,需手术治疗。由于肛门部手术的部位特殊,加之“提扎固涩术”为创新术式,多数患者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得术后的不适难以缓解,影响疾病的康复。本研究通过循证护理的原理,探讨循证护理在围手术期的重要性,为新术式术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3月在我科以环状混合痔收入院并行“提扎固涩术”患者60例, 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讨论制定的混合痔诊断标准, 排除结肠炎、肛门直肠肿瘤、结核性肛瘘、Crohn病、肛周皮肤病、肛周脓肿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 男19例, 女11例;年龄22岁~66岁(42.0岁±4.4岁);病史4个月至20年。实验组30例, 男16例,女14例;年龄20岁~67岁(41.8岁±4.2岁);病史3个月至18.5年。两组病人年龄、病史、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环状混合痔并行“提扎固涩术”,麻醉方式为腰麻,手术医师为同一人,术前准备及清肠方法相同,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性抗炎、止血治疗3天,指导患者48小时后排便,便后熏洗、换药1次/日。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等。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循证护理,具体为[1]-[15]:1)提出问题并确定循证的问题:在科室内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等,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和交流;经常查询相关资料并做各种讨论,结合既往手术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关注因素进行总结。2)查找相关文献索证:护理人员要及时查阅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关的文献,找到临床护理实证,结合既往护理实践,然后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及心理状况拟定个体化的循证护理方案。3)循证心理辅导:①围手术期信息护理。为患者和家属介绍“提扎固涩术”手术治疗的基本知识,告知手术的大致过程以及有可能会发生的不适症状和应对方式等,减轻患者存在的不安、焦虑等情况,术前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对痔的概念、分期、鉴别、治疗方法等临床关注,对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和指导,尽量减少其不确定感;积极引导家属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鼓励,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提高其身心的舒适感,获取患者的信任等。②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疾病的发展情况,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后期的服从程度,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稳定患者病情。术前经常进行访视,特别是医师决定手术日期后,听取患者的倾诉,对患者所存在的疑惑或苦闷的问题给予耐心地讲解,焦虑状态的加以调整,给予适度的关怀,并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改善其不良心理;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心理波动较大,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针对性进行疏导,并配合医师对患者的心理及治疗进行综合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早地告知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症状,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指导患者使用积极的一些应对方式来面对手术所带来的疼痛,可对患者使用音乐疗法、穴位按摩护理及药物治疗等,并协助家属建立比较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进而帮助患者保持比较愉悦的术后心情,提高对疼痛的阈值,促使患者的术后恢复等。③情绪护理。告知不良情绪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放松练习,使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促使患者增强自身的心理的应对能力等。④社会支持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所经历的阶段,以鼓励患者建立战胜自身恐惧的信心,并尽量安排家属和朋友对其进行适宜的探视,并且告知他们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及鼓励等。
1.3 评估标准评价与分析两组人际关系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强迫评分、躯体化评分、偏执评分、恐怖评分、精神病性评分、敌对性评分、其他评分等术后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评分情况;心理状态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独立性评分、环境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精神/宗教/个人信仰评分、总生活质量评分等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WHO QOL-BREF) 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CL-90 评分比较见表1。
2.2 两组WHO QOL-BREF 评分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
n |
人际关系 |
焦虑 |
抑郁 |
强迫 |
躯体化 |
偏执 |
恐怖 |
精神病性 |
敌对性 |
其他 |
实验组 |
30 |
0.45±0.28 |
0.26±0.34 |
0.25±0.16 |
0.41±0.26 |
0.45±0.25 |
2.18±0.21 |
0.28±0.25 |
0.36±0.20 |
1.35±0.30 |
0.59±0.19 |
对照组 |
30 |
0.68±0.33 |
1.78±0.56 |
0.64±0.28 |
0.79±0.22 |
0.83±0.28 |
2.82±0.53 |
0.76±0.34 |
0.70±0.33 |
2.60±0.29 |
0.94±0.21 |
t值 |
|
5.698 |
7.453 |
4.590 |
6.854 |
7.663 |
6.352 |
9.305 |
6.845 |
15.902 |
6.432 |
P值 |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表2 两组WHO QOL-BREF 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
n |
心理状态 |
生理功能 |
独立性 |
环境 |
社会关系 |
精神/宗教/个人信仰 |
总生活质量 |
实验组 |
30 |
85.26±3.68 |
75.23±6.42 |
83.50±2.32 |
69.56±4.24 |
85.98±2.06 |
44.50±1.28 |
70.56±2.38 |
对照组 |
30 |
48.37±4.31 |
74.85±6.51 |
65.65±3.96 |
51.25±3.60 |
52.39±3.50 |
45.46±2.09 |
46.23±2.96 |
t值 |
|
16.328 |
1.061 |
5.932 |
25.338 |
35.168 |
1.506 |
49.352 |
P值 |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3 讨论
选择新术式的开始,患者身体及心理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对手术、术者、护理等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十分重要,护理措施较为及时地发现患者主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了解到其对治疗或者护理依从性低的原因,可对其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及帮助,使不利于身心康复的行为及习惯得以改变,改善其不良心理,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身心康复等。实验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干预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偏执、恐怖、精神病性、敌对性方面效果明显,对术后伤口恢复及心理舒适感有益。QOL-BREF评分心理状态在独立性、环境、社会关系、总生活质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的生理功能、精神/宗教/个人信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 ,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心理状态、独立性、环境、社会等生活质量指标,并不能影响患者的精神/宗教/个人信仰以及生理功能,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因此,在针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病情,有效改善医护关系及医患关系,从而降低纠纷的发生概率,对术后的康复带来更多的有利因素。
循证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干预手段应更加丰富,运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战胜内心的焦虑、恐惧等,但在循证护理过程中,会遇到与治疗相关的知识,需要与医师一起完成,个性化护理干预应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学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2015,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83-84.
[2] 何琼, 陈晖, 王玉芝,等.术后心理干预对肛瘘病人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3(9):681-682.
[3] 李桂莲,张富爱.肛瘘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指导[J].护理研究,2006,20(7C):1888.
[4] 史泽军.肛瘘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7):1841 - 1843.
[5]向世兰,石爱军,石虹.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3-5.
[6]田金玉.循证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4(8):177-191.
[7]郭红英.循证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108-3109.
[8]钟美华, 孙敏.循证护理在解决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0(19):160.
[9]严旭云.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9(10):367.
[10]张娜,刘雨佳,韦旭楠,等.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5(29):3664-3665.
[11]肖玲,王晓凤,王焰,等.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605-606.
[12]沈月红,徐建鸣,张新萍,等.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循证护理标准在外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1):95-97.
[13]吴娟.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 165-166.
[14]陈凤.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引入循证护理对其术后康复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 661-662.
[15]李红.循证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7):1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