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益气活血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黄水霞,骆玉玲,凌海英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益气活血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阶段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益气活血疗法能够起到良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情况。

关键词:2型糖尿病;益气活血疗法;血糖;效果

在临床上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的病症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位居前列,我国在目前有2000-3000万的的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尚且不能完全根治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有95%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1]。在临床上医治该病的时候,应当根据患者的不同具体情况以及特点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诊治,本次研究以西药常规治疗结合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为(61.53±6.24)岁,病程(6.23±1.14)年,空腹血糖(13.25±5.46)mmol/L,餐后2h血糖(17.65±3.92),糖化血红蛋白(9.12±1.32)%;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为(60.48±5.29)岁,病程(5.89±1.46)年,空腹血糖(13.82±6.35)mmol/L,餐后2h血糖(18.46±4.39),糖化血红蛋白(9.43±1.54)%。组间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口服降糖药3个月后对血糖的控制效果较差,②年龄40~70岁。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胰腺疾病;②肾功能损害;③存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或其它全身性疾病;④存在肝功能损害;⑤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⑥有妊娠可能的育龄期妇女。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作为2型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标准内容为凡是具有烦渴、多尿、体重无理由减轻等符合糖尿病病症并符合下述条件其一的患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2]①随机静脉血浆糖高于11.1mmol/L(200mldl);②FBG空腹静脉血浆糖高于7.0mmol/L(126mg/dl)。③口服75g葡糖糖进行糖耐量试验中的2h血糖浓度高于11.1mmol/L(200mg/dl)[3]
1.3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西药降糖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片(河北天成,国药准字H13021647)每天三次,每次0.5g、格列齐特缓释胶囊(桂林华信,国药准字H20090125)每天一次,每次30mg其饮食以及运动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行控制,健康饮食,保持运动适量。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再加服用益气活血类汤药。该汤药的组方含有:20g党参,15g天冬,15g川芎,50g黄芪,12g赤芍,5g甘草,15g五味子,20g丹参,20g山药,10g大枣。每天水煎熬制1剂,分2次进行服用,1个疗程为30天[4]。两组均持续观察治疗两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
    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治疗有效率。

1.5疗效评估

根据卫生部颁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判断糖尿病临床疗效的标准。共分为三个标准,分别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若患者基本消除自觉症状,血糖水平低于6.11 mmol/L则评定为显效。若患者得以减轻自觉症状,且血糖水平低于8.5 mmol/L则评定为有效。若没有明显改善自觉症状,血糖水平未达到上述控制标准则评定为无效[5]

1.6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1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分组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体有效率

观察组(n=30)

22

6

2

93.33%

对照组(n=30)

12

10

8

66.67%

X2

 

 

 

6.513

P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阶段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观察组(n=30)

13.82±6.35

18.46±4.39

9.43±1.54

6.23±0.85

6.47±1.56

7.76±1.44

对照组(n=30)

13.25±5.46

17.65±3.92

9.12±1.32

8.37±1.48

9.35±1.42

8.43±1.96

t

0.472

0.693

0.184

1.537

2.175

2.34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患,造成原因在于体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靶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药物来改善靶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或者抑制或减缓葡萄糖的吸收,或者促进胰岛素分泌,或者促进尿糖的排出,使血糖处于正常的水平。当胰岛素促泌剂或者增敏剂效果不良的时候可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近年来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中中药发挥了重要的功效。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其发病机制在于阴虚和燥瘀。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原因在于其血液流变得异常,微循环受阻。中医认为,消渴病情迁延,阴伤及气,终至气阴两伤,而气能生血、行血,气虚则血脉空虚或血行无力而至血脉淤滞。因此中医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时主要采用益气养阴的药物,以活血化瘀的药物作为辅助药物。丹参可显著改善微循环,避免形成血栓,促进再生和修复相关组织,且在抗缺氧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效果。联合使用丹参与黄芪能够保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有效抑制微血管增生,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6]。长期服用能够使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降低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对于接受诊治的60例病例的临床疗效来看,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其改善血糖的效果显著优于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

    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益气活血疗法能够起到良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情况。

参考文献

[1]白璐, 张江华, 张晋升,等.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流变的影响[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 31(3):9-11.

[2]裴小溪, 李玉成, 任莹,等. 益气活血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5):829-832.

[3]王凯军, 赵丽, 张华. 补肾益气活血方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功能减退患者近记忆力及脑诱发电位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29):3215-3217.

[4]张燕, 卢东杰, 亓法英.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2):200-200.

[5]程丽华, 李中南, 马超,等.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450的影响及其与血糖血脂的关系[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 19(6):630-633.

[6]蓝健姿, 潘奇, 陶庆,等. 补肾益气活血法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CTGF、TGF-β1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7(5):115-11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