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FNH的肝细胞肝癌1例
闫玉山 邵文革(承德县医院 河北 承德 067400)
【关键词】FNH 肝细胞肝癌 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816.5;R445.2
患者,男,74岁。无明显不适。查体腹部超声发现肝脏占位40天入院。既往50年前患“肝炎、痊愈”。专科检查无异常发现。甲胎蛋白(AFP)、CEA、C199、铁蛋白多次化验均正常,乙肝病毒DNA低于最小检出量,<500IU/L。乙肝e抗体阳性反应,余为阴性。CT显示肝右后叶被膜下等、高密度结节影,中央可见低密度瘢痕影,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呈持续轻度强化,中央瘢痕呈渐进性强化(图1),考虑FNH可能性大。PETCT:肝VII段类圆形等代谢混合密度肿块,代谢活性与正常肝组织无异(图2)。MRI检查,增强使用双相对比造影剂,显示肝VII段类圆形肿块,大小约56x45x49mm。T1WI呈等、稍高信号,同、反相位未见成熟脂肪信号,中心区见裂隙样低信号。T2WI呈低与略高信号,D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中心低信号裂隙无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有所下降,延迟期中心裂隙明显强化;病变边缘持续强化。肝胆期呈低信号,中心裂隙呈高信号(图3)。MR诊断:肝细胞肝癌。病理结果:(肝VII段肿物)肝细胞肝癌II-III级,团片型为主,部分细胞为多形性细胞型。免疫组化染色:CD34(显示微血管弥漫分布),GS(+),GPC3(+),HSP70(+),CK19(小胆管+),AFP(-),CEA(+),Ki-67阳性率约10%。周围肝组织慢性炎症,局部纤维化,未见卫星结节。特殊染色:Masson(+),网状纤维(+)。
讨论: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90%的肝癌与肝炎、肝硬化有关,大都经历了肝硬化结节-异型增生结节-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AFP常常增高,PETCT也常表现为代谢活性增加,示踪剂高摄取。影像学上CT平扫多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MRI呈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而FNH(肝局灶结节性增生)是常见肝脏良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不明。影像学上病灶中央瘢痕较具其特征性。CT平扫多表现为等、稍高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稍高信号;中央瘢痕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强化,中央瘢痕渐进性强化。应用肝胆特异性造影剂肝细胞肝癌呈低信号,而FNH呈高信号,中央瘢痕呈低信号;两者鉴别不难。但在少数情况下两者仍有诊断上的困难。
本例虽有多年肝炎病史,影像学上无肝硬化背景,AFP、CEA、C199、铁蛋白以及乙肝病毒DNA检出量均正常。CT平扫呈等、稍高密度,可见中央瘢痕,呈渐进性持续强化。PETCT显示肿块代谢活性与正常肝组织无异,表现极似FNH,是CT误诊的主要原因。但是MRI肝胆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扫描在肝胆期病变呈低信号,而非FNH的高信号,表明病变无特异性造影剂摄取,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并得到术后病理的证实。因此,笔者认为,当肝细胞肝癌与FNH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需要进一步确认时,强烈推荐使用MRI肝胆特异性造影剂,以减少误诊。
图1 CT平扫,CT值64HU 图2 动脉期增强 CT值76HU
图3 静脉期增强 CT值80HU 图4 延迟期增强 CT值74HU
图5 PETCT 等代谢肿块 图6 MRI T1WI 等、高信号
I
图7 T2WI 稍高信号、瘢痕低信号 图8 DWI稍高信号、瘢痕低信号
图9 MRI动脉期增强 图10 MRI静脉期增强
图11 MRI延迟期增强 图12 肝胆特异期 低信号
貌似FNH的肝细胞肝癌1例
闫玉山 邵文革(承德县医院 河北 承德 067400)
【关键词】FNH 肝细胞肝癌 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816.5;R445.2
患者,男,74岁。无明显不适。查体腹部超声发现肝脏占位40天入院。既往50年前患“肝炎、痊愈”。专科检查无异常发现。甲胎蛋白(AFP)、CEA、C199、铁蛋白多次化验均正常,乙肝病毒DNA低于最小检出量,<500IU/L。乙肝e抗体阳性反应,余为阴性。CT显示肝右后叶被膜下等、高密度结节影,中央可见低密度瘢痕影,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呈持续轻度强化,中央瘢痕呈渐进性强化(图1),考虑FNH可能性大。PETCT:肝VII段类圆形等代谢混合密度肿块,代谢活性与正常肝组织无异(图2)。MRI检查,增强使用双相对比造影剂,显示肝VII段类圆形肿块,大小约56x45x49mm。T1WI呈等、稍高信号,同、反相位未见成熟脂肪信号,中心区见裂隙样低信号。T2WI呈低与略高信号,D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中心低信号裂隙无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有所下降,延迟期中心裂隙明显强化;病变边缘持续强化。肝胆期呈低信号,中心裂隙呈高信号(图3)。MR诊断:肝细胞肝癌。病理结果:(肝VII段肿物)肝细胞肝癌II-III级,团片型为主,部分细胞为多形性细胞型。免疫组化染色:CD34(显示微血管弥漫分布),GS(+),GPC3(+),HSP70(+),CK19(小胆管+),AFP(-),CEA(+),Ki-67阳性率约10%。周围肝组织慢性炎症,局部纤维化,未见卫星结节。特殊染色:Masson(+),网状纤维(+)。
讨论: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90%的肝癌与肝炎、肝硬化有关,大都经历了肝硬化结节-异型增生结节-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AFP常常增高,PETCT也常表现为代谢活性增加,示踪剂高摄取。影像学上CT平扫多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MRI呈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而FNH(肝局灶结节性增生)是常见肝脏良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不明。影像学上病灶中央瘢痕较具其特征性。CT平扫多表现为等、稍高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稍高信号;中央瘢痕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强化,中央瘢痕渐进性强化。应用肝胆特异性造影剂肝细胞肝癌呈低信号,而FNH呈高信号,中央瘢痕呈低信号;两者鉴别不难。但在少数情况下两者仍有诊断上的困难。
本例虽有多年肝炎病史,影像学上无肝硬化背景,AFP、CEA、C199、铁蛋白以及乙肝病毒DNA检出量均正常。CT平扫呈等、稍高密度,可见中央瘢痕,呈渐进性持续强化。PETCT显示肿块代谢活性与正常肝组织无异,表现极似FNH,是CT误诊的主要原因。但是MRI肝胆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扫描在肝胆期病变呈低信号,而非FNH的高信号,表明病变无特异性造影剂摄取,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并得到术后病理的证实。因此,笔者认为,当肝细胞肝癌与FNH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需要进一步确认时,强烈推荐使用MRI肝胆特异性造影剂,以减少误诊。
图1 CT平扫,CT值64HU 图2 动脉期增强 CT值76HU
图3 静脉期增强 CT值80HU 图4 延迟期增强 CT值74HU
图5 PETCT 等代谢肿块 图6 MRI T1WI 等、高信号
I
图7 T2WI 稍高信号、瘢痕低信号 图8 DWI稍高信号、瘢痕低信号
图9 MRI动脉期增强 图10 MRI静脉期增强
图11 MRI延迟期增强 图12 肝胆特异期 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