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计报告准则提升审计质量了吗?

新审计报告准则提升审计质量了吗?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王承铭

摘要:作者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6-2017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导致审计收费和审计报告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显著上升,对企业的盈余质量起到了显著提升作用,反映了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为下一步更好地落实新审计报告准则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审计准则;审计质量;审计收费;审计意见

一、引言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使用者沟通所审计事项的主要手段,对增强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印发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就是新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2]。新的审计报告准则不仅顺应了利益相关方对于提升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在审计准则制定方面的国际趋同,对于提升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发布实施,旨在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沟通价值,加强决策相关性,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并且不断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从而提高审计质量[3],而审计质量又是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遗漏或错误的保证水平,是审计领域探讨和关注的核心话题[4]。那么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是否提升了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效果到底如何呢?为此,本文以2016年和2017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年报的审计情况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修订的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后,审计费用显著上升,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非标意见显著增加,盈余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提升审计质量的作用得到了验证和数据支持。

本文从制度变更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经济后果。研究的贡献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从理论视角来看,本文是较早通过财务数据来实证检验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文献,丰富了制度准则变更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二是从实践意义来看,本文的研究为财政部颁布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数据支持,对于更好地落实、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背景

早期,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并没有标准化的格式和内容,也没有固定的用语,审计意见的表达方式和披露情况也不统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逐渐形成规范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报告的内容简洁明了、意见直接明确、具有较强可比性;但也存在报告信息含量不够,相关性不强的缺点[5],该种模式的审计报告已延续多年。

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种固定的审计报告模式引起争议。针对这种传统的审计报告模式的弊端,各国开始着手对审计准则进行修订。英国、欧盟以及美国等分别于2013年、2014年、2017年颁布了新修订的审计报告准则。为了实现准则与国际趋同,我国财政部也2016年12月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审计准则,并在后期又出台了相关应用指南及解释[6]

为确保新审计报告准则能够平稳顺利实施,我国采取了分批、分步实施的方案,即自2017年1月1日起,首先在A+H股公司以及纯H股公司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业务中实施;自2018年1月1日起,扩大到所有被审计单位,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以及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所有规定,对其他企业的审计暂不执行仅对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7]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主要是对审计准则第1504号、1501号、1502号、1503号、1151号、1324号、1521号、1111号、1131号、1301号、1332号、1341号进行修订。其中,最核心变化就是增加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准则(1504号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并在描述关键审计事项的同时,还需披露审计应对措施等。

部分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发布实施,将大大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沟通价值,增强审计报告的决策相关性,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对强化注册会计师责任,提高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8-9]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新的审计报告准则制定了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新准则项目,并对部分准则做了实质性修订或文字调整。它回应了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不高和信息含量不足的问题、要求就持续经营问题做出说明、增加了其他信息段,明确了其他信息的范围、对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修改,进一步强化了注册会计师与审计相关的责任。

审计质量是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遗漏或错误的的保证水平,是审计领域探讨和关注的核心话题。既关乎外部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决策和利益保护,又是观察其外部治理效果与经济后果的重要代理变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根据保险理论,由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要求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提供更多的信息,需要接触更多的审计证据,就需要更多的会计判断,增加了审计风险[10]。由信息不对称理论可知,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可能会为了个人私利等动机而隐藏不好地信息。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要求审计师在对财务报表审计时投入更多地人力、物力等资本,需要收集更多地审计证据,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来降低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差距。所以,审计师更有可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从而出具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此外,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一方面可以看出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大事项的认定情况,有利于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财务报表中涉及的管理层判断领域;同时,也能折射出审计质量及审计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改善对审计质量的印象;另一方面, 预期到这些事项需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并经受信息使用者的检验, 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会更重视这些事项的审计工作及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或披露, 从而保进审计质量和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11]。我们认为,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无论是从审计工作透明度还是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方面,都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对降低审计师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审计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将显著提升。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6年和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对样本数据做了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行业类上市公司;(2)剔除A+H股上市公司及自愿提前采用新准则的A股公司(浦发银行),因为该类公司在2017年1月1日起已经开始实施;(3)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4)为消除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对涉及的所有连续变量在1%的水平上进行winsorize处理。最后得到5922个观测值。

本文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CSMAR数据库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网站,部分样本缺失值作者通过巨潮资讯网、新浪财经网等手工收集获得。数据处理主要通过Stata13和Excel完成。

(二)变量定义

1.因变量

审计质量的衡量主要包括审计的过程和审计结果。但由于过程难以监控和计量,现有研究往往使用替代指标对审计质量进行度量。谭楚月等(2014)[12]通过文献回顾,表明审计质量替代指标的使用,集中在事务所规模、审计收费、审计意见类型和盈余管理指标;张宏亮、文挺(2016)对审计质量替代指标有效性进行检验与筛选,发现审计师是否为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和以Jones模型为基础所测度的可操纵性应计最能代表外部审计质量的高低,事务所是否为“四大”和审计收费可在一定程度上代理审计质量。综合已有文献,可以看出事务所、审计费用、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盈余管理指标是常用也是效果较好的审计质量替代指标。但因事务所因素常用于解释变量,因此,我们采用审计费用、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盈余质量三个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指标来替代审计质量。

1)审计收费(lnfee)。根据张宏亮等(2016)等人的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越高,其所表现出的审计质量也越高。因此,本文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当年的审计收费的对数进行衡量。

2)审计报告意见类型(opinion)。根据易琮(2002)[13]等学者的观点,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较高的审计质量。因此,我们对当期审计报告意见类型进行分类赋值,对于标准无保留意见取值为0,对于带强调事项段、保留意见等非标意见赋值为1。

3)盈余质量(abs_DA)。当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质量越高时,则说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质量的水平较高。此时,被审计单位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盈余质量就相对越好。所以,本文借鉴Dechow(1995)[14]、张宏亮等(2016)的做法,利用修正Jones模型来计量被审计单位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并以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绝对值来衡量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盈余质量。当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绝对值越低时,说明被审计单位的盈余质量较好,进而折射出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较高。

2.自变量

准则实施(LAW)。本文主要是为了考察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此,对于准则实施后的年份2017年赋值为1,准则实施前的年份2016年赋值为0。

3.控制变量

现有关审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方面。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会计师事务所方面,事务所的规模(陈朝龙等,2013)[15]、事务所转制(杨俊峰等,2016)[16]、轮换及变更;审计师的行业专长(管考磊,2016)[17]、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任期、经验等)(刘笑霞,2012;王晓珂等,2016)[18-19]、距离因素(罗进辉,2018)[20]等;二是从公司角度看,公司治理情况(易金翠,2013;徐经长,2017)[21-22]、审计委员会特征(张川,2018)[23]、高管特征(权小锋,2018)[24]等;三是从外部环境因素看,公共压力(吴伟荣等,2015)[25]、制度环境(刘斌等,2014;孔宁宁,2016)[26-27]、法律环境(王良成,2012)[28]、市场环境等因素都是财务报告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制度变更这一外部影响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效果。

为避免其他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我们对公司治理特征、上期审计意见类型、事务所规模及变更等变量进行控制,具体定义见表1。此外,我们还对所涉及的行业进行了控制。

(三)模型设定

我们首先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出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及其绝对值,并以此来度量被审计单位的盈余质量。具体如下:

TAt/At-11(1/At-1)+α2(△St/At-1)+α3(PPEt/At-1) +ε             1)

NDAt1(1/At-1)+α2(△St-△RECt/At-1)+α3(PPEt/At-1)                      

DAt=TAt/At-1-NDAt  

其中,TAt是第t期该公司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活动净流量的差额,At-1是表示t-1期的总资产,△St是第t期与第t-1期营业收入的差额,PPEt是表示第t期的固定资产净额,TAt/At-1表示是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RECt表示第t期应收账款差额与第t-1期的差额。我们首先对模型(1)进行回归,求出系数α1α2α3。其次,将系数带入到模型(2)中,求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t。操控性应计利润DAt即为TAt/At-1NDAt的差。            

1    变量定义表

项目

变量名称

变量代码

变量定义

因变量

审计费用

lnfee

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的对数

审计报告意见类型

opinion

审计报告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赋值为0,否则为1

盈余质量

abs_DA

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绝对值

自变量

审计报告准则变更

law

修订前,即2016年赋值为0;修订后,2017年赋值为1

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

size

企业总资产的对数

企业面临的风险性

lev

资产负债率

企业盈利能力

roa

总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能力

assetrate

总资产增长率

企业的经营状况

Loss

企业当年净利润为负时,赋值为1,否则为0

上期审计意见类型

_opinion

上期审计报告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赋值为0,否则为1

是否为十大会计师事务所

big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百家排名,排名前十的赋值为1,否则为0

本期是否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bgcompany

当为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时,赋值为1;否则为0

股权集中度

Share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为了验证假设,我们分别构建如下模型:

lnfee=β01law+β2Control variables+ε                  (2)

opinion=β01law+β2Control variables+ε                (3)

abs_DA=β01law+β2Control variables+ε                 (4)

其中,模型(2)中lnfee是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由于审计报告准则的修订,需要审计师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并且面临更大的风险。为了弥补和转移风险成本,事务所可能会在审计报告准则修订后,收取更高的费用。因此,我们预期模型(2)中β1的系数显著为正。模型(3)中的opinion是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审计报告准则的修订,需要审计师获取更多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来支持其判断,这也就为其发现被审计单位舞弊情况提供可能,从而出具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因此,我们认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可能会增加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所以我们预期模型(3)中β1的系数显著为正。模型(4)中abs_DA为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绝对值。审计报告准则的修订,使审计报告蕴藏了更大的信息含量,使得利益相关者更加关注报告中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能折射出审计质量及审计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改善对审计质量的印象;另一方面, 预期到这些事项需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并经受信息使用者的检验, 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会更重视这些事项的审计工作及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或披露, 从而保进审计质量和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推断,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将会使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师更注重财务报告的质量,从而提升审计质量。故我们预期模型(4)中的β1的系数显著为负。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全样本中审计费用(lnfee)的均值为5.944,中位数为5.903;审计报告意见类型(opinion)的均值为0.037,说明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公司数量较少,比例不高;盈余质量(abs_DA)的均值为0.088,中位数为0.055,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均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规模(size)、偿债能力(lev)、盈利能力(roa)等因素都符合预期。其中,经营状况(loss)的均值为0.078,上期被出具非标意见(_opinion)的均值为0.032,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big4)的均值为0.039,被审计单位本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bgcompany)的均值为0.082

从表3审计报告准则修订前后样本数据的对比情况看,2017年审计费用的均值5.966要明显高于2016年的5.923,并且两者的差异在1%的水平下显著;审计报告意见类型(opinion)均值0.042明显高于新准则实施前2016年的均值0.032,在5%的水平下显著;盈余质量方面,2017年的均值为0.081,要小于2016年的0.094,且均值差异检验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些都初步验证了文章的假设。另外,两年间企业除了在规模、偿债能力及资产增长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因素差异都不明显。

2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

variable

N

mean

p25

p50

p75

sd

min

max

lnfee

5922

5.944

5.778

5.903

6.086

0.258

5.477

6.971

opinion

5922

0.037

0

0

0

0.188

0

1

abs_DA

5922

0.088

0.025

0.055

0.11

0.102

0.001

0.627

law

5922

0.5

0

0.5

1

0.5

0

1

size

5922

9.632

9.258

9.59

9.957

0.538

8.519

11.332

lev

5922

0.414

0.247

0.4

0.562

0.206

0.059

0.922

roa

5922

0.046

0.017

0.041

0.073

0.056

-0.164

0.214

assetrate

5922

0.222

0.022

0.109

0.279

0.397

-0.302

2.518

loss

5922

0.078

0

0

0

0.269

0

1

_opinion

5922

0.032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