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体敷料粘贴改良法在NCPAP新生儿中的效果观察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266000)尚文 冯静 赵晓娜 于晓翠
【摘要】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粘贴改良方法在NCPAP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我院NICU住院期间实施CPAP治疗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给予相同的NCPAP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水胶体敷料粘贴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粘贴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鼻部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水胶体敷料改良法粘贴后,鼻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及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 。结论:水胶体敷料改良方法应用在新生儿NCPAP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患儿鼻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儿舒适感,提高家属及医护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水胶体敷料;新生儿; NCPAP;鼻部损伤;皮肤
水体胶敷料可明显减轻皮肤潮红、减少鼻部损伤,因柔软、具有弹性,会随着患儿的运动而弯曲,可减轻患儿不适感,减轻CPAP管道对鼻中隔的压力【1】。因此水胶体敷料目前广泛应用于NCPAP治疗的患儿,但是临床上部分患儿依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鼻部损伤。如何合理使用水胶体敷料,使其作用最大化,保证患儿的医疗安全十分重要。我科针对患儿鼻部结构对水胶体敷料的粘贴做了改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做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NICU住院期间使用CPAP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28例;平均胎龄( 32.2±1.87) 周;出生体重(1786.94士515.05)g;平均使用CPAP时间为(77.90±12.34)h。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平均胎龄( 32.01±1.92) 周;出生体重(1778.57士563.55)g;平均使用CPAP时间为(79.34±9.55)h。两组患儿面部、鼻腔皮肤、黏膜无损伤、无鼻中隔偏移等鼻部异常情况,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CPAP平均使用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NCPAP治疗期间,两组均使用相同型号Infant Flow 双水平CPAP,均给予相同的CPAP常规护理, 均根据患儿胎龄、鼻孔局部皮肤情况选择大小、软硬度合适的鼻塞。两组采用相同的帽子固定方式加以固定。所用水胶体敷料均为康惠尔透明贴。
1.2.1对照组做法
水胶体敷料修剪方法采用传统猪鼻式修剪法,先使用NCPAP测量尺测量新生儿鼻孔间距及大小,根据测量结果裁剪水胶体敷料,形似“猪鼻”,所剪鼻孔大小略小于测量鼻孔大小【2】。使用时将鼻塞与“猪鼻”连接后粘于患儿鼻子上即可。
1.2.2观察组做法
采用二合一改良法,第一层修剪呈“工”字型,“工”字中间部分不窄于鼻中隔,第二层将水胶体敷料在对应鼻孔的位置剪成“十”字(图2),修剪好的水胶体敷料应超出鼻塞的边缘,人中部位也应保护。使用时将CPAP鼻塞穿过水胶体敷料十字部分塞于鼻孔内,这样十字部分的水胶体敷料在鼻塞的作用下妥善贴于患儿鼻腔内粘膜处。
图1 改良前 图2改良后
1.3评价指标
(1)患儿依从性,治疗依从性的判定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优:患儿始终配合通气治疗,未出现躁动、哭闹现象;良:患儿基本能够配合通气治疗,偶尔有躁动、哭闹现象(每天躁动或哭闹次数少于3次,每次持续时间少于1 min);中:患儿不能很好配合通气治疗,时有躁动、哭闹现象(每天躁动或哭闹次数少于5次,每次持续时间少于2 min);差:患儿完全不配合通气治疗,有躁动、哭闹不止(每天躁动或哭闹次数人于5次,每次持续时间大于2 min ) 【3】。 (2)患儿鼻部并发症发生率,建立鼻部皮肤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患儿姓名、胎龄、体重、CPAP使用开始时间、使用结束时间 、累计小时数、鼻部周围皮肤情况( 分为皮肤完整、鼻部皮肤潮红、淤黑、坏死、鼻中隔穿孔) ,每班由当班责任护士记录。
(3)家属以及医生满意度,通过对患儿CPAP治疗期间有无出现鼻部损伤、有无出现躁动及哭闹、治疗效果、因鼻部损伤增加的额外医疗费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满意(8-10分)、比较满意(6-7.9分)、不满意(<6分)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 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组 别 |
人数 |
优 |
良 |
中 |
差 |
对照组 观察组 |
49 49 |
20 29 |
18 17 |
7 2 |
4 1 |
u值 |
|
|
2.244 |
|
|
P值 |
|
|
0.025 |
|
|
2.2两组患儿鼻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2)
表2两组患儿鼻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 别 |
人数 |
鼻部皮肤潮红 |
淤黑 |
坏死 |
鼻中隔穿孔 |
鼻部并发症发生率(%) |
对照组 观察组 |
49 49 |
9 4 |
4 1 |
0 0 |
1 0 |
14(28.5%) 5(10.2%) |
2.3改良前后各项指标比较(表3)
组 别 |
鼻部并发症发生率 |
患儿家属满意度 |
医生满意度 |
对照组 观察组 |
14(28.5%) 5(10.2%) |
43(87.8%) 48(97.9%) |
44(89.8%) 49(100%) |
x2 p |
5.288 0.021 |
3.846 0.050 |
5.269 0.022 |
3.讨论
3.1水胶体敷料粘贴方法的重要性
水胶体敷料粘贴的稳定性直接决定患儿的舒适性,从而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而治疗依从性又与治疗效果、患儿是否出现躁动息息相关。患儿使用 NCPAP后由于局部不适和活动受限导致烦躁不安又加重了鼻塞和支架对局部的摩擦力,在摩擦和牵拉作用下更易发生皮肤损伤【4】,可见水胶体敷料粘贴方法与患儿鼻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安全、舒适、牢固的粘贴方法尤为重要。
3.2改良后患儿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
改良方法是按照鼻部结构特点分部位、分层次、有针对性地保护患儿鼻部皮肤,工字部着重保护鼻中隔,十字孔部分着重保护鼻孔及鼻腔内粘膜,两者结合可降低CPAP对患儿鼻部的摩擦力和剪切力,有效减少患儿不适和躁动,增加局部舒适感,提高治疗依从性。
3.3改良法能有效降低鼻部并发症发生率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鼻部皮肤薄而红嫩,发育不成熟,角质层薄且局部血供少,鼻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5】。改良方法实行双层保护,增大了水胶体敷料与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面积,对患儿鼻部及周围皮肤起到全方位保护。尤其是十字裁剪部分在鼻塞的作用下妥贴在鼻腔内黏膜处,改变了传统粘贴法仅保护鼻前庭部皮肤的局限性。
3.4通过改良患儿家属和医生满意度得到提高
患儿鼻部并发症大大降低后,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避免了由此而产生的额外医疗费用,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而如何保持气道密闭性、维持有效的NCPAP压力是实施NCPAP治疗成功的关键【6】。双层水胶体敷料的叠加增强密闭性和稳定性,保证通气效果,提高治疗效果。改良法在减少护理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医生对护理质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改良粘贴法后,患儿鼻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体现了改良法的优越性。同时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及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此做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4.小结
综上所述,改良后的水胶体敷料粘贴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有效降低NCPAP患儿鼻部并发症发生率。既减轻患儿痛苦及治疗费用,又能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医护及患者家属满意度。但水胶体敷料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潮湿、松动、移位等现象,加上临床工作繁忙可能护理人员更换不及时,仍然会对患儿鼻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仍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Gunlemez A, Isken T, Gǒkalp AS, et al. Effect of silicon gel sheeting in nasal injury associated with nasal CPAP in preterm infants[J]. lndian Pediatr,2010,47 (3) :265一267.
[2」焦培艳,徐慧颖,方晓英,聂 倩,周春兰.巧做“猪鼻”预防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部压疮[J].护理学报,2009.16(10A):4
[3」曾新华,欧阳燕,赖慧虹.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 (29) :90 -93
[4]卢林阳,胡少文.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早产儿鼻损伤的预防川.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 :1232一1233.
[5]庄蝉芝、吴玲 减少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3,2(26):193
[6」梁腊梅 曾秋月 陈彩梅 刘经飘 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