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园的心理可达性研究

关于城市公园的心理可达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

闫馨匀1,张桐2

沈阳农业大学 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科 

 要:以东北典型城市沈阳为例运用IPA分析法和POE法,分析公园使用者对各指标要素的心理重视度与现实满意度是否存在错位。探讨不同区位、不同人口密度的城市公园的心理可达性的主导指标要素,为提出提高现阶段城市公园心理可达性的优化建议,为今后城市公园的规划及建设提供参考意见。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者个体因素的不同影响了其对城市公园的选择。2.使用者前往城市公园时,其心理重视度与满意度之间差异性显著,二者存在一定差距。3.不同区位、不同人口密度下,影响城市公园心理可达性的主导因素也发生改变。

关键词:心理可达性;城市公园;满意度;IPA分析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accessibility of urban parks

- A Case Study of Shenyang

Yan Xinyun, Zhang To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est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stract The IPA analysis and POE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misposi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preference of each index factor and the reality satisfaction, and to discuss the leading index factors of the Psychological Accessibility of the urban parks with different loca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choice of urban parks is different from individual factors.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preferences and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 and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two. 3. under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population densities, th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sychological accessibility of urban parks have also changed.

Key wordsPsychological Accessibilityurban parksatisfactionIPA analysis  

 研究目的

可达性通常指从一点到另一点的难易程度[1-6]。现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运用于学校、医院和公园等来判断空间内交通的畅达性,并以此为指标来评价城市公共空间。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学者多是从空间分布格局和服务公平性上考虑,运用GIS等技术从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可达性方面做了进一步完善 [7-13]。这些研究仅考虑城市公园是否“易于到达,交通方便”,而对“想要去”“重复去”“愿意重复去”的心理可达性影响关注较少。事实上,心理可达所涵盖的因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公园的实际可达水平。

心理可达性是按人的意愿产生的对某一空间点或区域的主观选择优先级,是人乐于选择的线路和地方,考虑人的心理感受对于环境的感知,由于个体差异而导致的不同选择[14-15]。心理可达性不仅需要考虑出行成本,还需考虑个体因素、城市公园的自身吸引力及心理偏好与显示满意度契合度[16-20]

目前,针对于城市公园与使用者的心理可达性的研究并不多见,Sugiyama等提出,影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因素不仅仅是出行距离和时间,还应包括公共开放空间的大小和吸引力因素[22]。邓岗在其研究中从可达性的现实需求与心理需求出发探讨了可达性对城市公园设计的意义[23]。李金花、李宏丹认为出行者对出行距离、出行时间长短的感受和反应既取决于他的真实距离、时间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出行者自身社会、心理特征和出行者对出行过程的选择的影响[24-25]。李响等运用POE评价法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使用心理偏好等进行了分析[26]。张运吉等[27]认为城市公园的环境质量与居民使用的满意度呈显著相关-对公园绿地的使用频率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者与公园其本身物理空间上的可达性研究。但是,从城市整体空间来看不同区位下的公园其心理可达性如何,诱致使用者到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相关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对城市中不同区位下的公园心理其可达性的探究,不但能够提高公园的可达性,对城市整体的绿地空间规划也能提供指导方向。为打造适宜的城区人居环境奠定基础数据。

在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着眼于不同区位、人口、面积下城市公园的心理可达性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主要目的为后续城市公园的心理可达性研究奠定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典型城市沈阳未调查对象城市,基于公园的区位、面积、所在区域人口面积进行选择[28],最终确定劳动公园、铁西森林公园、莫子山公园作为本研究对象(图1)。

(1)劳动公园:位于二环内的城市中心区域,所处区域人口密度为3-4万人/k m2[23],占地面积34.7hm2   

(2)铁西森林公园:位于二环至三环的城市近郊区域,所处区域人口密度为1-2万人/km2,占地面积68hm2    

(3)莫子山公园:位于三环外的城市远郊区域,所处区域人口密度0.2万人/k m2,占地面积52.5hm2

 1 研究对象选择(图片为作者自绘)

2.2 调查设计

本研究在经过前期预调查后进行改良,最终确定24项指标要素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尺度分别为:“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和“非常不重要”(1分)(如表1)。形成公园心理可达性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对每座公园发放200张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有效问卷分别为劳动公园187份,有效率93.5%;铁西森林公园172份,有效率86%;莫子山公园183份,有效率93%。

1 心理可达性问卷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指标要素

景观环境

绿地面积、水体面积、植物景观丰富度、可亲近的水景、野趣的自然空间;

服务设施

遮荫避雨设施、照明设施、休息设施、健身休闲设施、公共卫生设施、

无障碍设施、标识设施; 

维护与管理

治安管理、设施安全、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状况、道路维护状况、

绿化维护状况、文化景观维护状况;

空间氛围

拥挤程度、安静程度;

空间布局

公园交通便捷性、出入口便利性、开敞空间设计;

2.3 分析方法

基于心理可达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概念,本研究通过POE方法[6]IPA分析法[7],研究调查对象的使用人群的心理可达性。在IPA分析中,将心理偏好得分代替来访时心理重视度得分,与满意度得分构成心理可达性契合度四分图,判断不同区位、不同人口密度下的城市公园的优先改进指标要素,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公园心理可达性的方程。

3 研究结果

3.1 使用人群基本特征(如表2)

从年龄结构上看,具有成熟居住区的劳动公园和铁西森林公园的使用人群以老年人居多。从学历上看,位于市中心的劳动公园和近郊的铁西森林公园,使用者到多为学历较低的,退休的老年人。而莫子山公园的使用者以中、青年居多,这部分人大多数为上班族,学历较高。从来园花费时间来看,劳动公园与铁西森林公园的使用者在<15min和15-30min的占比最多。

2使用人群基本特征(n=542)

            基本特征

劳动公园(%)

铁西森林公园(%)

莫子山公园(%)

年龄

17岁以下

3.27

5.13

3.37

18-34岁

16.30

25.49

31.23

35-59岁

32.61

30.21

48.14

60岁以上

47.83

39.17

17.26

学历

初中以下

51.04

35.18

11.17

高中/中专

21.88

27.78

23.67

大学/大专

21.88

31.48

54.15

硕士及以上

5.20

5.56

11.01

来园方式

自驾

10.42

23.15

64.19

旅游大巴

0

0

23.27

公交车

12.50

18.52

0

出租车

2.08

6.48

0

自行车

6.25

2.78

12.54

步行

68.75

49.07

0

花费时间

15分钟以内

41.67

33.33

0

15-30分钟

41.67

27.78

12.73

0.5-1小时

10.41

22.22

48.33

1-2小时

4.17

9.26

23.48

2小时以上

2.08

7.41

15.46

 

3.2 使用者心理重视度与满意度契合度分析

对心理重视度与满意度的各项指标要素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为心理可达性的24项指标要素的显著性(P值)均小于0.01,说明城市公园心理可达性的各项构成指标要素均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心理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需进行提升改善。

图2 3个公园的心理重视度与满意度分析结果

3个公园进行心理重视度与满意度的PIA分析。其中第一象限为高心理重视度和高满意度区域,为优势保持区域;第二象限为高心理重视度低满意度区域,为重点改善区;第三象限为低心理重视度低满意度区域,为次要改善区域;第四象限为低心理重视度高满意度区域,为维持区域。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1)劳动公园中心理重视度和满意度的均值为3.29分和3.43分。第一象限中劳动公园有水体面积、出入口的便利性等8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第二象限中有绿地面积、植物景观丰富度等6项因子在该区域。第三象限中有可近亲水景等7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另外,该象限内的指标要素的满意度均在3.5分之下,遮荫避雨设施更是低于3.0分。这表明使用者来访时并不重视这些指标要素,对其满意度也不高。第四象限中有野趣的自然空间等3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本象限的指标要素使用者并不重视,但满意度较好。其中设施安全的满意度评分低于3.5分,在一般水平。

2)铁西森林公园中心理重视度和满意度的均值为3.34分和3.84分。第一象限中铁西森林公园有绿地面积、照明设施等9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其中六项因子的满意度得分在4.0分以上,达到满意水平。第二象限中有植物景观丰富度等3项因子在该区域。铁西森林公园主要以高达乔木为主。郁闭度高,开敞程度和植物景观丰富度均较低,出入不够方便,这些指标要素为重点改善方面。第三象限中有公共卫生设施、无障碍设施等6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这说明使用者来访时对该项指标要素并不重视,对其满意度也不高。第四象限中有野趣的自然空间等4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使用者来访时并不重视本象限的指标要素,但却比较满意,满意度得分均在3.5分以上。

3)莫子山公园中心理重视度和满意度的均值为3.33分和3.88分。第一象限中在莫子山公园有绿地面积、植物景观丰富度等10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其中绿地面积等9项因子的满意度得分在4分以上,达到满意水平。第二象限中有水体面积等4项因子在该区域。使用者对这一象限的指标要素表现出了较高期望,但满意度并不高。莫子山公园水体面积不小,但由于经费有限,水体中的水量较少,公园对其的管理是定期放水,公园的跌水瀑布更是常年没有水体流动,无形中减少了使用者亲近水景的机会。另外,莫子山公园为山体公园,基本没有无障碍设施,因此可亲近的水景和无障碍设施均满意度较低。第三象限中有照明设施等5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莫子山公园地处城市远郊,来访的使用者多半使用为自驾或团体乘坐旅游大巴,这是造成使用者并不重视本象限要素,对其满意度也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第四象限中有健身休闲设施等5项指标要素在该区域。这说明使用者来访时并不重视本象限的指标要素,但却比较满意,得分也均在3.5分以上。

3.3影响城市公园心理可达性指标要素分析

1)劳动公园

对劳动公园和整体满意度与再来访意愿均有相关性的指标要素与再来访意愿进行步进回归分析,判定系数R2=0.468,调整后R2=0.444,满意度4个指标要素解释了再来访意愿的44.4%的变异量,拟合度较好。再来访意愿受到植物景观丰富度、安静程度、可亲近的水景、公园交通便捷性四项指标的影响,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分别为0.487、0.343、0.238,0.209,显著性(Sig.)分别为0.000、0.000、0.001、0.039,均小于0.05。最终模型表达式为:

Y劳动公园心理可达性=1.008+0.487X植物景观丰富度+0.343X安静程度+0.238X可亲近的水景+0.209X公园交通便捷性

2)铁西森林公园

对铁西森林公园和整体满意度与再来访意愿均有相关性的指标要素与再来访意愿进一步进回归分析,判定系数R2=0.416,调整后R2=0.397,满意度4个指标要素解释了再来访意愿的39.7%的变异量,拟合度较好。再来访意愿受到植物景观丰富度、设施维护状况、可亲近的水景、公园交通便捷性四项指标的影响,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分别为0.402、0.319、0.314,0.224,显著性(Sig.)分别为0.000、0.000、0.002、0.040,均小于0.05。最终模型表达式为:

Y铁西森林公园心理可达性=1.7468+0.402X绿地面积+0.314X植物景观丰富度+0.319X健身休闲设施+0.224X出入口便利性

3)莫子山公园

对莫子山园和整体满意度与再来访意愿均有相关性的指标要素与再来访意愿进行步进回归分析,判定系数R2=0.477,调整后R2=0.454,满意度3个指标要素解释了再来访意愿的45.4%的变异量,拟合度较好。再来访意愿受到植物景观丰富度、设施维护状况、可亲近的水景、公园交通便捷性四项指标的影响,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分别为0.392、0.223、0.201,显著性(Sig.)分别为0.000、0.000、0.001、0.019,均小于0.05,最终模型表达式为:

Y莫子山公园你心理可达性=2.306+0.392X野趣的自然空间+0.223X水体面积+0.201X设施安全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得出,不同区位、不同人口密度下,城市公园心理可达性主导因素不同。

4 结论

本研究从使用者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对东北地区典型城市沈阳市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其不同区位、不同人口密度下、不同面积的城市综合公园的心理可达性进行实地调研。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个体因素不同对城市公园的选择不同。老年人个人体力有限,其需求多为健身、锻炼等,且大多为退休职工,虽然闲暇时间较多,但都较为节俭;而少年没有固定经济来源,闲暇时间多为周末和节假日,因此更愿意选择距离近劳动公园和铁西森林公园。青年人和中年人大多为上班族,更愿意选择环境较好,景色宜人的莫子山公园和铁西森林公园。

2)使用者前往城市公园时,其选择心理重视度与满意度之间差异性显著,各心理可达性指标要素均不能满足使用者心理期望,二者存在一定差距。IPA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城市中心的劳动公园在绿地面积、植物景观丰富度、休息设施等方面急需改善。位于城市近郊的铁西森林公园中植物景观丰富度、出入口便利性和开敞空间设计等方面急需改善。位于城市远郊的莫子山公园中水体面积、可亲近的水景等方面急需改善。劳动公园位于人口密度为3-4万人/km2区域,铁西森林公园位于人口密度为1-2万人/km2区域,莫子山公园公园位于人口密度<0.2万人/km2区域,劳动公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铁西森林公园及莫子山公园,公园维护与管理跟不上,导致劳动公园急需改善的指标要素多于其他两座公园,通过这点可以推测出城市公园的过度使用也会影响城市公园的心理可达性。

3)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各公园的回归方程为:

Y劳动公园心理可达性=1.008+0.487X植物景观丰富度+0.343X安静程度+0.238X可亲近的水景+0.209X公园交通便捷性

Y铁西森林公园心理可达性=1.7468+0.402X绿地面积+0.314X植物景观丰富度+0.319X健身休闲设施+0.224X出入口便利性

Y莫子山公园你心理可达性=2.306+0.392X野趣的自然空间+0.223X水体面积+0.201X设施安全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得出,不同区位、不同人口密度下,城市公园心理可达性主导因素不同。其中,城市中心的劳动公园心理可达性主导因素为植物景观丰富度、安静程度、可亲近的水景和公园交通便捷性。城市近郊的铁西森林公园心理可达性主导因素为绿地面积、植物景观丰富度、健身设施和出入口便利性。位于城市远郊的莫子山公园心理可达性主导因素为野趣的自然空间、水体面积和设施安全。

通过对东北地区典型城市沈阳的不同区位、不同人口密度下、不同面积的综合公园的心理可达性进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群体的舒适感、安全感;提升城市公园景观复合性;遵循使用者心理需求,合理完善公园整体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公园外部交通,合理设计城市公园的内部交通,减少使用者的游憩阻力是能够有效提高公园对使用者的心理可达性的重要诱因。

参考文献:

[1] Koenig J G. Indicators of urban accessibility: Theory and application[J]. Transportation, 1980, 9(2): 145-172.

[2] Vickerman R W. 1974. Accessibility attraction and potential: a review of concepts and their use in determining mobility[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74, 6(6): 675-691.

[3] 俞孔坚, 段铁武, 李迪华, 等. 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 城市规划, 1999, (08): 871-879.

[4] 宋正娜, 陈雯, 张桂香, 等.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0): 1217-1224.

[5] 杨育军, 宋小冬. 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1(4): 27-32.

[6] 钮心毅. GIS支持下的城市中可达性的评价方法[D]. 上海: 同济大学, 1999.

[7] 杨晓春, 周晓露, 万超.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A].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13.

[8] 王混.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9] 尹红岩. 公园绿地可达性客观影响因素分析[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7.

[10] 荣伟, 王淑贤, 李莉. 城市公园公共服务市民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中国园林, 2017(5): 101-105.

[11] 雷捷, 闫晓云.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评价: 以包头市城区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4): 248-253.

[12] 赵兵, 李露露, 曹林.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分析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例[J]. 中国园林, 2015(6): 95-99.

[13] 秦华, 高骆秋.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J]. 中国园林,2012(5): 47-50.

[14] 陈洁, 陆峰, 程昌秀.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5): 100-110.

[15] Walter G Hansen. 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 U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59, 25(2): 73-76. 

[16] Weibull J W. An axiomatic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accessibility[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76, 6: 357-379.

[17] Fenn M.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 Annual Report 1997[J].Office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Technical Reports. 1997.

[18] Moseley M J. Accessibility: the rural challenge[J]. Publication of Methuen & Company Limited, 1979. 

[19] Penchansky R, et al. The Concept of Access[J]. Medical Care, 1981, 19(2): 127-140.

[20] Shen Q. Spatial technologies, accessibility,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J]. Computers Environment & Urban Systems, 1998, 22(5): 447-464.

[21] 李谡. 基于CVM评价法的绿道可达性分析研究[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12.  

[22] Sugiyama T,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recreational walking and attractiveness, size, and proximity of neighborhood open spa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0, 100(9): 1752-1757.

[23] 邓岗. 城市公园可达性设计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6.  

[24] 李金花. 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初探-以重庆渝中区滨江开放空间为例[D]. 重庆大学,  2009.

[25] 李宏丹. 自贡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D]. 成都: 西南大学, 2012.

[26] 李响, 朱青, 马秋琛, 等. 基于老年人群的公园绿地非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北京双秀公园和社区绿地为例[C].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6.

[27] 张运吉, 朴永吉. 关于影响绿地吸引力因素的研究-以中国济南市, 泰安市为例[J]. 中国园林,  2012, (05): 104-108.   

[28] 沈阳市统计局. 沈阳统计年鉴[J]. 沈阳: 沈阳市统计局, 2009.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