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以淮沭新河为例

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以淮沭新河为例

   司想想 (河海大学 企业管理学院 江苏 常州213100)

摘要: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元素概念与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于一体的全新管理模式,通过与物联网、云计算及其它技术结合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先进的管理体系,可以解决在生产、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该系统在淮沭新河的建设为例,对该系统进行介绍。

关键词:安全生产  元素化  淮沭新河

1、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要素管理系统”于2006成立。2014年,该系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并于2014年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重点指导目录。它是目前中国安全生产领域中唯一属于最高管理者的发明专利。是一个集元素概念与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于一体的全新管理模式。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逐步加强,“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各级单位和领导的关心与重视,目前,该系统已在浙江省横山水库、亭下水库、石壁水库、赋石水库,江苏省石梁河水库,山西省河道管护服务总站、漳泽水库,长江委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及奉化市交通局等三十余家大中型水库及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推广应用。有关单位通过要素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四大问题,如责任落实不彻底、隐患调查不彻底、长效机制难以建立、管理效率低下等。为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2008年至2012年,浙江省奉化市汀夏水库采用了安全生产要素管理系统。同时,对五个标段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隐患,保证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运行。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将每个项目的生产责任和需要管理的对象逐个分解细化为一个安全要素。安全生产要素管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负责各要素的检测和维护。运用移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视频监控及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把每个元素安全状况、检查情况、隐患处理过程实时反映在系统上,使各级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项目安全运行。该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将管理信息化、监控网络化和生产自动化相结合的新型精细化管理系统模式。经过五次施工,该系统解决了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五个常见问题。同时,基础管理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技术管理和运行。行政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质量管理、精神文明、廉政建设管理等都具有管理职责和任务,可以通过要素管理来实现。随着移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元素化管理的成效将越来越显著。

2系统建设后预期可实现的职能

淮沭新河是连接洪泽湖和新沂河的人工河,主要以灌溉为主,集防洪、航运、发电于一体。由于它的存在,淮河河体系与沂沭泗河系统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根据规划设计,新沂河主要通过张山门接收骆马湖洪水。当淮沂洪水在不同时期遭遇时,淮河可以通过淮苏新河排入新沂河。

为加强和规范淮沭新河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适应新时期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确保工程建设目标,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淮沭新河工程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亭下水库“安全生产基本管理系统”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模块化集成软件。软件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灵活调整和扩展。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既可应用于施工管理,又可用于施工管理。将亭下水库的元素化管理系统引入到淮沭新河工程建设管理中,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及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可实现下列功能:

(1) 将淮沭新河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层次分解细化为相对最小的单位(要素),每个单位对人实施;

(2)结合物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实时显示元件监控信息,反映管理元件的状态,通过自检、抽查、监督等形式,确保元件状态真实可靠,适用于电子元器件。nts具有隐患,有关工作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实现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亭下水库“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淮沭新河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程序化、可视化、信息化,实现淮沭新河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可考察、可查询、可追溯的痕迹管理,切实提升工程建设期管理水平,建设期结束后,通过更换调整系统运行期管理模块,可实现该系统由建设期推广向运行期推广的无缝对接和平稳过渡,真正实现工程建设运行的全过程管理。

3、安全生产元素化系统在淮沭新河的建设

(1)构建水管单位元素管理体系

基础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分级管理。通过各个层次的不同功能和关系,要素紧密相连。主要根据淮沭新工程项目特点及建设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情况,以安全控制目标为基础,定制扩展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功能模块,以工程参建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为使用对象,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元素体系建立与权限的分配。建设管理体系分为三级,即淮沭新河管理处为一级管理单元,管理处各业务职能科室,如综合部、建设合同部、质量管理部、环境移民部、监察审计部等为二级管理单元;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级管理单位。对淮沭新河工程各参建单位的组织机构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各单位、各机构或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工程建设管理环节和处理流程,通过建立工程建设管理元素体系;按照建设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对其进行元素分配,依据工程建设管理环节和处理流程设置网上自动流转流程,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同时元素与权限的分配要考虑与相关考核标准相一致等。

2)元素名称的标准化

元素名称进一步标准化。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局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技术术语》(SL570-2013)和《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26-92)规范,h黄科学院办公室,元素名称进一步标准化,便于后期大规模推广。

3)元素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构建

工程建设元素化管理体系构建后,需要有相应的运行机制才能使体系有效运转。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集成的元管理工作流和系统。工作流的设计是根据元管理模式来设计和建立工作流。具体包括成本管理流程、进度管理流程、质量管理流程和安全管理流程。尽量做到工作流程的设计可以达到使管理程序规范化,并落实责任。为确保系统有效运行,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系统分级管理规范》、《元素状态判断规范》、《系统运行考核规范》等一系列的制度、办法等。

4)根据淮沭新河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并运行元素化管理系统

根据元素化管理模式需求,结合淮沭新河工程建设情况、工程管理工作流程及业务系统开发现状,构建淮沭新河工程元素化管理平台。包括系统分类模块、元件状态分类模块、自动监测数据模块、隐患处理数据库模块、监督检查模块、质量管理模块、进度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等,全面覆盖了质量、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该系统采用B/S结构,统一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功能。对淮沭新河工程元素化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及时沟通、修复测试过程中出现的BUG和缺陷。

5)示范推广(实施地点)

该系统将在淮河新河工程中推广应用。同时,做好培训工作,确保淮沭新河工程元素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是完成项目目标的关键因素。施工安全控制的目标是最重要的工作。安全目标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在安全生产中,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确保工程安全和人员安全。随着建设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已成为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家鼓励建设项目促进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

 

4、结语

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首创于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列入了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已在国内三十余家大中水库及其他行业推广应用。实施单位通过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达到了“摸清家底、规范管理、掌控动态、排除隐患、保障安全”的目标,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水平。亭下水库实施“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之后经过测算单人工费这一项每年便可以节约 20 万元以上,该系统在水库和水利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意义重大。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已推广到多个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拥有良好前期应用基础和管理经验。淮沭新河水利工程当前处于开工建设的初始阶段,该系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期管理模块经定制扩展后可在黄藏寺枢纽工程建设管理中快速投入使用,在工程建设期结束后,通过系统模块的切换可在工程后续的运行管理中继续运用,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消除了系统运行初期的适应期,很好的保持了工程管理的持续性、一致性。该系统如若在淮沭新河工程的推广应用则将实现其在此流域推广应用的又一范例,预计示范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戴孟烈.浅析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模式[J].中国经贸(学术版), 2007,7(127):39 - 40.

2] 李国英 . 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基础支撑研究[J]. 人民黄河,2011( 1) : 1-3.

3] 李国英 .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与调整研究[J]. 人民黄河,2009( 12) : 1-5.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