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及相关因素调查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及相关因素调查

 林飞1 沈彩霞2 宛晓娜1 李梦醒1   蒋恩社1 

1.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2.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7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自我管理效能感调查,通过SPSS22.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80.15±16.48)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 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均为影响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提示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 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形成,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自我管理效能感;生活质量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40万例,占世界总发病例的42%[1]。胃癌根治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为确保治疗效果及复发,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自我效能感是指病人在应对疾病相关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中,管理疾病以及提高生活方式改变能力的自信心[2],是临床护理中衡量患者生活质量、情绪调节、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大量研究证实, 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越高,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越好,自我管理能力更高, 越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4-5]。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8年7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旨在了解胃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自2018年3月-7月接收的胃癌住院患者。纳入标准:(1) 病理确诊为胃癌且首次行胃癌根治术; (2) 术后时间≤6个月; (3) 年龄≥18周岁; (4)理解并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 (1)伴肿瘤复发、转移或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 (2)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长期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术后病理分期等。

1.2.1.2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评估:采用钱会娟[6]修订汉化的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trategei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SUPPH),主要是测量患癌者对自身病情的管理信念。量表及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849及0.970,折半系数为0.803~0.937,共28个条目三个维度:自我减压(第1-6、8 、18 、26 、28 条目)、自我决策(第10-12条目)、正性态度(7 、9 、13-17 、19-25、27条目)。采用 Likert5评分法,0至55分、56至112 分、高于112分依次代表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采用得分指标, 即各维度的实际得分/该维度理论最高分×100%, 表示各维度的得分水平。

1.2.1.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由肖水源[7]设计编制。该量表有10个条目, 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 该量表已在国内20多项研究中应用, 证明设计合理, 条目易于理解,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按照第1~4、8~10条, 每条只选1项, 选择1~4项分别计1~4分, 第5条分A、B、C、D 4项计总分, 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 回答“下列来源”者, 有几个来源计几分, 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总分即10个条目计分之和, 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 显示被调查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总分为66分, <22分为低水平, 22~44分为中等水平, 45~66分为高水平。

1.2.1.4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由Zigmond等研发,主要用于测量有躯体疾病的人群焦虑、抑郁等情绪, 因该量表筛查快速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 该量表包含焦虑亚量表HAD(a)和抑郁亚量表HAD(d)两部分, 每条目按照0、1、2、3计分, 亚量表得分0~7分为无表现, 8~10分是轻度焦虑或抑郁, 11~14分是中度焦虑或抑郁, 15~21分属重度焦虑或抑郁[8]

1.2.2调查方法

在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情况下,运用便利抽样方法由2名肿瘤方向护理硕士研究生对患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份80, 有效回收130, 有效率100%。

1.2.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SUPPH总得分与各维度得分通过(M±SD) 表示, 自我管理效能感等级分布率通过频数表示, 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情况用百分比表示,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t/F检检验、描述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状况

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130例,其中男性85名(65.4%),年龄27~78岁,平均56.63±10.08岁;女性45名(34.6%),年龄30~81岁,平均58.74±9.12岁。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80.15±16.48)分,中等偏低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见表1。

1  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

项目

得分范围

总分

条目均分

正性态度

15~75

42.67±10.62

2.84±0.86

自我决策

3~15

6.67.±2.49

2.22±0.82

自我减压

10~50

30.81±6.37

3.08±0.35

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

28~140

80.15±16.48

2.86±0.57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因素,见表2。

2一般人口学特征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情况

项目

例数(n)

自我效能感总分

t/F值

P值

性别

 

 

 

 

85

72.39±13.71

0.657

>0.05

45

68.28±12.15

 

 

年龄

 

 

 

 

45岁以下

16

70.90±9.76

 

 

46-59岁

46

65.46±9.82

3.908

<0.05

60岁以上

68

60.25±10.28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105

60.71±12.26

 

 

高中/中专

13

65.29+11.18

4.161

<0.05

大专及以上

12

70.67±11.24

 

 

婚姻状况

 

 

 

 

已婚

118

71.22±8.62

0.705

>0.05

未婚/离异/丧偶

12

62.83±15.40

 

 

家庭月收入

 

 

 

 

≤3000元

73

66.15±12.64

 

 

3001~5000

38

70.03±10.73

-4.065

<0.05

5000以上

19

73.87±10.07

 

 

费用支付方式

 

 

 

 

自费

10

68.91±12.31

 

 

部分自费

88

70.78±10.48

3.437

<0.05

公费

32

72.76±9.03

 

 

术后病理分期

 

 

 

 

62

70.67±15.28

 

 

23

76.05±10.26

0.372

>0.05

27

80.25±13.61

 

 

18

65.52±18.65

 

 

术后时间

 

 

 

 

≤1个月

71

70.73±10.02

 

 

1~3个月

44

71.52±12.90

2.357

>0.05

3~6个月

15

68.28±13.69

 

 

 

2.3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均存在正相关 (P<0.01) , 其中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与支持的利用度相关性最强, 见表3

3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r)

维度

支持的利用度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社会支持总分

r值

p值

r值

p值

r值

p值

r值

p值

自我减压

0.214

0.002

-0.320

0.791

0.065

0.278

0.233

0.008

自我决策

0.205

0.007

0.047

0.746

0.114

0.191

0.301

0.042

正性态度

0.235

0.004

0.009

0.845

0.200

0.201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