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李威,张强*
(苏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215006)
【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2017年,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手术治疗的患者基础及临床数据,分析Lp(a)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以患者血浆中Lp(a)浓度的<25%,25%-75%及>75%分为三组(77例VS154例VS77例),三组患者冠脉Gensini评分(45.047±3.425 VS 51.263±2.357 VS 67.529±3.689,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并行回归分析,探讨Lp(a)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以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浓度分组行亚组分析,在同LDL浓度组内,随Lp(a)浓度升高,冠脉病变程度逐渐加重。结论:随Lp(a)浓度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逐渐加重,该相关性在不同组LDL患者中仍旧存在。
【关键词】:脂蛋白a;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低密度胆固醇。
Lp(a)是一种类似于LDL的特殊的脂蛋白颗粒,以疏水性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为核心,表面包裹胆固醇和磷脂,主体结构呈球形,即含有与LDL类似的脂质核及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还含有独特的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 apoA)[1]。既往大量研究已证实Lp(a)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但对于Lp(a)血浆内浓度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血浆Lp(a)的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16-2017年于我院心内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入院时仍处于急诊PCI手术时间窗内,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患者。诊断标准符合:(1)突发胸痛或胸闷持续不缓解>30min,首发症状12h内入院;(2)心电图出现相邻导联ST抬高>0.1mv;(3)心肌酶谱CK-MB>16U/L;肌钙蛋白>0.08ng/ml。;(4)心超示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排除标准:(1)既往曾诊断为冠心病,且已行冠心病相关药物干预的患者;(2)既往曾行PCI或CABG术治疗患者;(3)入院时已过急诊PCI手术时间窗,而行择期PCI或药物保守治疗者;或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并发及死亡的患者;(4)严重心衰或肝肾衰竭的患者;(5)有其他严重急性疾病的患者。
1.2相关资料:
1.2.1一般基础资料,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收集患者既往病史资料,了解其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目前正在吸烟(患者目前仍在吸烟或戒烟少于2个月者)的情况。及患此次入院心梗分级资料。(见表2)。
1.2.2实验室检查资料。入院当时,术前、术后,术后次日致出院前每日监测患者血液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浓度,选取CK-MB及cTnI峰值纳入分析;患者入院后立即行的床边急诊心超测量心脏功能EF。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测定Lp ( a ) 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血肌酐(Cr-s);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
1.2.3冠脉病变程度评价,患者入院后所行急诊PCI手术结果,由两名具备导管手术资格的医师,以“冠脉Gensini评分[2]”方法对冠脉造影结果独立进行评分,对两者评分相差>5%的由更高年资医师进行第三次评分,获得各病人冠脉病变程度的量化指标。
1.3资料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检验”,记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于冠脉评分结果及与血脂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数据与统计结果:
2.1入组的308例患者取Lp(a)四分区间,分别以<25%,25%-75%及>75%为标准,进行分组(表1)。组1(Lp(a)<52.5mg/L):共77人;组2(52.5mg/L≤Lp(a)<292.75mg/L):共154人;组3(Lp(a)≥292.75mg/L):共77人。Lp(a)分布情况见图1。
2.2三组患者基础资料中“性别、 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正在吸烟者人数”,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在3级以上的人数在较高Lp(a)组人数越多(7人VS 30人VS 20人,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1:分组情况
组别 |
Lp(a)四分区间 |
血浆浓度(mg/L) |
例数 |
1 |
<25% |
<52.50 |
77 |
2 |
25-75% |
154 |
|
|
>75 |
≥292.75 |
77 |
图1(Lp(a)的分布情况,及四分区间)
表2:基础数据统计
Lp(a)(mg/L) |
组1(77例) |
组2(154例) |
组3(77例) |
P值 |
(<52.500) |
(52.500-292.750) |
(>292.750) |
||
年龄(岁) |
59.974±1.543 |
61.416±0.955 |
63.870±1.450 |
0.147 |
男性(例数) |
65 |
122 |
69 |
0.131 |
BMI(Kg/m2) |
23.251±0.299 |
23.432±0.179 |
22.780±0.314 |
0.167 |
高血压(例数) |
46 |
89 |
46 |
0.941 |
糖尿病(例数) |
9 |
34 |
16 |
0.153 |
高血脂(例数) |
10 |
32 |
14 |
0.351 |
吸烟(例数) |
52 |
96 |
54 |
0.460 |
Killip≥Ⅲ级(例数) |
7 |
30 |
20 |
0.024* |
注:Lp(a)脂蛋白a;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P<0.05。
表3:实验室检查
Lp(a)(mg/L) |
组1(77例) |
组2(154例) |
组3(77例) |
P |
(<52.500) |
(52.500-292.750) |
(>292.750) |
||
冠脉(Gensini评分) |
45.047±3.425 |
51.263±2.357 |
67.529±3.689 |
<0.001## |
TC(mmol/L) |
4.117±0.124 |
4.407±0.096 |
4.891±0.154 |
0.035# |
LDL(mmol/L) |
2.503±0.096 |
3.251±0.082 |
3.918±0.124 |
<0.001## |
HDL(mol/L) |
1.047±0.028 |
1.030±0.019 |
0.995±0.027 |
0.380 |
空腹血糖(mmol/L) |
6.204±0.205 |
6.482±0.207 |
6.344±0.213 |
0.665 |
肌酐(umol/L) |
79.143±2.739 |
76.883±1.835 |
85.091±4.220 |
0.099 |
EF |
0.497±0.010 |
0.474±0.008 |
0.442±0.010 |
0.041# |
eGFR(ml/min·1.73m2) |
85.066±3.523 |
86.942±2.592 |
80.897±3.806 |
0.405 |
注:Lp(a):脂蛋白a;LDL:低密度脂蛋白;TC: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胆固醇;EF:左室射血分数;eGFR:肾小球滤过率。
#:P<0.05,##:P<0.01。
2.3患者入院后行急诊PCI术,行“冠脉Gensini评分”并处理病变血管。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存在差异(45.047±3.425 VS 51.263±2.357 VS 67.529±3.689, P<0.001),血脂方面,除Lp(a)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外,TC(4.117±0.124 VS 4.407±0.096 VS 4.891±0.154,P=0.035),LDL(2.503±0.096 VS 3.251±0.082 VS 3.918±0.124,P<0.001),也存在统计学差异,但结合临床实际,三组患者平均TC,在正常值范围内,故其临床实际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暂不考虑。另外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0.497±0.010 VS 0.474±0.008 VS 0.442±0.010,P=0.041),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在HDL、空腹血糖,肾功能包括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以冠脉Gensini评分为因变量,分别以Lp(a),LDL,TC,HDL,为自变量行回归分析。由表4可见,Lp(a)、LDL与冠脉Gensini评分之间明确存在相关性关系,且Lp(a)与之相关性更为密切,结合各组的Lp(a)与冠脉Gensini评分可见三组Lp(a)逐渐增高,冠脉Gensini评分亦逐渐增高。可以得出Lp(a)与冠脉Gensini评分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表4:冠脉评分相关性回归
冠脉评分回归 |
R2 |
P |
Lp(a) |
0.737 |
<0.05 |
LDL |
0.692 |
<0.05 |
由于Lp(a)在结构上与LDL存在相似性,且LDL升高可导致冠脉病变加重。将患者按LDL血浆浓度分为3组:1、理想血脂组(LDL≤1.8mmol/L);2、正常血脂组(1.8mmol/L<LDL<3.1mmol/L);3、高血脂组(LDL≥3.1mmol/L)。分别在三组中评价随着Lp(a)升高冠脉Gensini评分的变化情况。在同组浓度LDL情况下,Lp(a)中“组3 VS 组1”;“组3 VS 组2”的“冠脉Gensini评分”增高均有统计学差异(图2)。
3、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p(a)血浆浓度较高者较Lp(a)浓度低的,冠脉Gensini评分较高即冠脉病变程度更重,存在相关性。
Lp(a)最早由Berg K[1]在1963年首次发现并加以研究报道,其血浆内浓度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基本不受性别、饮食和环境的影响。除外一些如肾脏病变,手术或严重的创伤,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等。Lp(a)在人的一生中为一个较稳定的血脂指标。相关研究多认为Lp(a)的血浆浓度主要受其主要成份apoA在肝脏内的合成与分泌的影响[3]。apoA的肝脏内的合成主要受apoA的mRNA在肝细胞内的表达影响[4],主要受apoA基因翻译的调节。apoA在肝脏合成后的分泌主要受其分子量的影响,而决定分子量大小的是kringle-4基因的拷贝数[5]。结合本研究结果,Lp(a)血浆水平<292.75mg/L占大多数,但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Lp(a)>300mg/L人数占30%以上,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13.4%。Framingham后续研究亦证实Lp(a)高于75%百分位数的患者,其心血管事件危险显著升高[6]。
Lp(a)作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致病过程主要表现在“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促血栓形成”两方面。一方面Lp(a)类似于LDL含有胆固醇的核心及外壳,可经类似于LDL-C渗入血管内皮的过程,进入到动脉内膜下,增加局部胆固醇、甘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