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案改善减低PCI术后患者桡动脉术口的疼痛率

以专案改善减低PCI术后患者桡动脉术口的疼痛率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CI术后患者桡动脉疼痛率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患者的反馈和调查,找出现存影响PCI术后患者桡动脉疼痛的因素,建立改进目标,提出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持续质量改进降低了PCI患者桡动脉的疼痛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了PCI患者桡动脉的疼痛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字]疼痛;PCI;持续质量改进

PCI术后护理是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的体现。PCI术后护理质量密切影响着患者的疼痛和舒适。为此我科以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升PCI术后的护理质量。

1. 现状分析

科室于20176月至12月对进入CCU观察的PCI术后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共300份,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现PCI术后患者桡动脉术口的疼痛率达到73.5%,这类患者最希望医务人员减轻他们桡动脉术口的疼痛。

1.1 护士自身因素

(1) 部分低年资及院内轮转规培护士对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以致执行护理不到位。

(2) 护士工作忙,未给予PCI术后患者足够的重视,对术口管理部到位,没有按护理常规做到每2小时对桡动脉术口气囊加压带放气2ml减压,护士人力资源不足。

(3) 护士对PCI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不到位。

(4) 护士长,护理组长监督指导力度不够。

1.2 患者因素

 1)患者对PCI术后护理知识缺乏。

 2)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对术肢活动不遵照护士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口渗血,再次加压包扎增加患者的术口疼痛。

2.根据存在问题制定计划

2.1 组建专案改善小组

   组长:贾静 唐山丹 组员:张菊霞肖芹刘蕊欧阳静琳

2.2 建立PCI术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1)专案小组组长对PCI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对发现的存在问题分析反馈,开会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

   2)小组成员每日对PCI术后患者术口疼痛的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反馈。

2.3 护理质量评价

PCI术后患者术口疼痛情况进行疼痛评估,疼痛率下降至38.2%

3.根据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

 3.1 提高全体护士对PCI术后患者的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

 1)对全体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

 2)对全体护士进行职业教育,提高护士责任心。

3.2 落实护理质量考核制度

分析存在的问题,落实到责任人,给予个人护理质量考核扣分

4.检查方法

1)科内质控小组成员及各小组组长负责PCI术后护理质量检查,定期把检查情况向护士长汇报。

2)护士长对发现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开会讨论并拟定改进措施。

5.结果

   通过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PCI术后患者的疼痛率显著下降,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1) PCI术后患者术口疼痛的发生率。

(2) PCI术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3) 在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制作了针对PCI患者术口管理的血管保护带,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又便于护士的工作。还申请了国家的实用新型专利,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

6.讨论

PCI术后患者的疼痛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专案改善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专案的应用,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全面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技能,规范了PCI术口患者的护理标准,得到了患者的满意。同时在护理专案的应用中,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给护理工作带来安全和方便,激发护士在工作中的积极创新热情。整个过程是一个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江华.疼痛[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55-1156

[2] 钟文杰. PCI术后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与保健,20158:35-3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