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片对老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王红辉1 韩锋霞1
(1.登封市中医院,河南 登封 45247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用瑞舒伐他汀片对老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脂、血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分别接受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片组,瑞舒伐他汀片组,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NO)的变化。结果 血脂康联用瑞舒伐他汀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NO)较单用瑞舒伐他汀组改善明显 (P<O.05)。结论 血脂康联用瑞舒伐他汀片能更加有效的降低老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血脂、血炎性因子水平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脂;炎性因子;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炎性因子在血管内皮损伤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血管内皮损伤情况,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动脉改善状况,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分子标志物[1.2]。本研究探讨血脂康联用瑞舒伐他汀片对老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脂、血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管内皮功能(NO)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根据WHO心梗诊断标准选择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在登封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发病12小时之内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年龄大于60岁),其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3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28例,随机分为2组。血脂康联用瑞舒伐他汀片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4.2±3.5)岁;舒伐他汀片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65.3±3.7)岁;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2、有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以上(NYHA分级);3、患有感染性疾病;4、对他汀类或血脂康过敏的患者;5、已服用血脂康、瑞舒伐他汀的患者。
1.2 给药方法 血脂康(0.6g/2次/日)联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1次/日),血脂康 企业名称: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9/瑞舒伐他汀10 mg 企业名称: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91);瑞舒伐他汀片组(10 mg);疗程为2个月,用药期间出现病情加重、严重肝肾损害需要立即处理,退出试验。2组服药前后测定血脂、血中炎性因子CRP、IL-6及NO水平。
1.3 检测方法及指标
1.3.1 2组治疗前在基础疾病、年龄、性别、冠心病分型及病程等均无差别。
1.3.2 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CRP水平;采用ELASA法检测IL-6。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分子标志物 NO测定采用改良硝酸盐还原酶法,以测定NO2-/NO3-的含量表示NO的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3.3 降脂疗效观察指标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各组指标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前2组血脂、血炎性因子CRP、IL-6及NO水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血脂、血浆炎性因子CRP、IL-6及NO水平均有改善(P<0.05);血脂康联用瑞舒伐他汀片组血脂、血炎性因子CRP、IL-6及NO水平改善优于瑞舒伐他汀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炎性因子CRP、IL-6及NO水平变化
n |
NO (μmol/L) |
|
CRP水平(mg/L) |
|
IL-6 (ng/L) |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前 治疗后 |
|
联合组 |
40 |
38.4±11.3 |
55.3±11.2 |
|
8.05±1.62 |
3.59±1.23 |
|
22.35±5.25 10.35±6.29 |
瑞舒伐他汀组 |
40 |
38.1±15.5 |
48.1±13.5 |
|
7.89±1.83 |
4.17±1.71 |
|
23.18±5.30 11.32±6.65 |
注:治疗前2组比较(P>0.05),治疗后2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较瑞舒伐他汀组降脂作用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TC、TG、HDL-C、LDL-C水平变化
|
联合组 n=40 |
瑞舒伐他汀组 n=40 |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后治疗 |
TC |
4.74±1.23 |
2.64±0.86 |
4.62±1.37 |
3.02±0.96 |
TG |
2.27±1.05 |
1.23±0.86 |
2.23±1.15 |
1.51±0.93 |
HDL |
0.97±0.25 |
1.21±0.31 |
0.93±0.35 |
1.11±0.44 |
LDL |
3.04±0.25 |
1.63±0.87 |
3.19±0.29 |
1.98±0.74 |
注:治疗前2组比较(P>0.05),治疗后2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所有入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及病情加重情况,未见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与肌酶升高。
3 讨论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三个重要机制[1.2],心肌梗死病人血炎性因子CRP、IL-6 水平较高。炎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子,可导致血管局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促进脂质沉积[3]。血清CRP是一个非特异的炎性标记物,它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炎性急性期反应蛋白,它可促进冠状动脉局部黏附因子的表达,改变巨噬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降低内皮NO的生物利用,促进血管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加重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进展[4]。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除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小板黏附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移动、抑制氧化应激、改善新生血管的形成等作用[5.6]。但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增加了新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7],而血脂康是中药调脂药,除了洛伐汀外还有 13 种天然负荷他汀的同系物、多种氨基酸。国外研究显示: 血脂康还具有调节血糖、调节免疫、抑制炎症等多种作用,血脂康通过不同机制和途径调节脂代谢[7],本研究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片通过不同途径使血脂水平改善更加显著。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片在降低血炎性因子CRP、IL-6和改善内皮功能(NO)方面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血脂康联用瑞舒伐他汀能更好的降低患者血脂、血炎性因子水平和改善内皮功能,通过改善血脂、降低炎症反应及改善内皮功能,有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使患者获益更大。
参考文献
[1]Albert M A,Glynn R J,Buring J,et a1.Impact of traditional
and novel risk facto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incident andiovascular events [J].
Circulation,2006,114(24):2619—2626.
[2] Libby P,Theroux P.Pathophysioloy of coronary disease[J].Circulation,2005,111(25):358l一3488.
[3] 孙钦松. 阿伐托他汀对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3):68-69
[4]李亚彭,党瑜华,郭玉梅.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
浆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4):721
[5] Takemoto M,Liao J K.Pleiotropic effects of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e Biol,2001,21 (11):l 712一l 719.
[6] Williams J K,Sukhovu G K,Hervinyton O M,et a1.Prowastatin has cholesterol—lowerthy independent effects on the arterywall of atherosclerotic monkeys [J].J Am CollCardio,1998,31:684.
[7] Gong C,Huang SL,Huang JF,et al. Effects of combined therapy of Xuezhikang Capsule and Valsartan on 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heart rate turbulence[J]. Chin J Integr Med,2010,16( 2) : 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