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针刺联合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吴茜1

1.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探索减轻药物流产副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要求药物终止妊娠早孕女性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腹痛程度、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孕囊排出时间、转经时间以及完全流产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药物能提高完全流产率,并能加快孕囊排出,减轻下腹痛,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使转经时间趋于正常。针刺联合药物有望减轻药物流产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刺;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Clinical stud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in the termination of early pregnancy

WU Xi1

1.Shanghai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in terminating early pregnancy and explor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side effects of drug abortion. Methods: 120 women who were required to terminate 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mifepristone and misoprostol,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bdominal pain,vaginal bleeding volume,vaginal bleeding duration, gestational sac discharge time, menstrual transition time and complete abortion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can increase the rate of complete abortion, accelerate the discharge of gestational sac, relieve lower abdominal pain, shorten the time of vaginal bleeding, and make the time of menstrual transition normal.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is expected to reduce side effects of drug abortion and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Acupuncture; drug abortion; mifepristone; misoprostol

 

随着女性卫生保健知识的不断普及,药物流产凭借其安全、简便、副反应少的优势成为女性首选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目前常用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成功率近90%左右,然而药物流产的副作用却不可忽视,如腹痛剧烈,阴道流血量多,孕囊延迟不下,出血时间长,不全流产可能,转经延迟等等,均是亟需临床医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我国,针刺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刺治疗简、便、廉、验的特点为临床医生及患者青睐,其治疗费用小,且疗效好、见效快、操作方便,患者医从性好更是其他方法所不可比拟的。笔者在药流中联合针刺疗法,期望能改善药物流产的副反应,为患者提供一种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综合性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妊娠时间不超过49d,年龄18~40岁;阴道超声确诊宫内妊娠;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卡前列甲酯栓药物禁忌;患者及家属放弃妊娠,要求药物流产;患者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选择与分组:2017.3-2018.6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要求药物终止妊娠早孕女性共120例,年龄在18-40岁之间,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华润紫竹药业公司,规格为25mg/片)50mg q12h(早8时、晚8时),连续服用2天。服药前后均空腹1小时,并用冷开水服药。第3天早晨8点空腹来院服用米索前列醇(华润紫竹药业公司,规格为200ug/片)0.6mg,留院持续观察6个小时。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于观察期间给予针刺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针刺前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采用1.5寸毫针,泻法强刺激双侧三阴交,行补法于双侧合谷,子宫、足三里、中极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15分钟后取针。若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等药物流产不全情况则急诊行清宫术,用药期间注意相关药品不良反应、腹痛、阴道流血、阴道组织物排出情况,记录患者用药后孕囊排出时间,妊娠物排出后行妇科超声明确是否完全排除,同时随访阴道出血时间及妇科超声检查。

主要观察以下6项指标:①腹痛程度:分为轻微腹痛,中度腹痛,及疼痛剧烈。②阴道出血量:服米索前列醇之后阴道出血量和自身正常状况的月经量相对比。③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直至彻底干净的持续天数,不全流产的早孕妇女,计算直到清宫后出血彻底干净。④孕囊排出时间:即口服米索前列醇直至孕囊排出的时间。⑤转经的时间:排出孕囊后至下次月经的时间。⑥完全流产率:服药后孕囊完全排出,阴道出血量小,B超提示孕囊完全排出。

1.3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流产:妊囊完全排出或未见妊囊排出,但妇科超声提示宫内无妊娠物,腹痛缓解、阴道流血减少,子宫收缩至正常大小;不全流产:妊囊部分排出或妇科超声提示宫内残留,因大量出血而行急诊清宫术;失败:超声提示宫内胚胎存活。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格1   两组治疗后腹痛程度比较

 

 

 

 

 

 

 

 

 

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轻度腹痛患者占比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格2   两组治疗后阴道出血量比较

 

 

 

 

 

 

 

 

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正常经量患者占比较对照组的明显提升。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格3  两组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10天干净患者占比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格4   两组治疗后孕囊排出时间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在2h内患者占比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格5  两组治疗后转经时间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转经时间在28-35天患者占比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格6  两组治疗后完全流产率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完全流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1980年法国Roussel-Uclof公司首先合成了一种能够拮抗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化合物Ru38486,简称RU486或米非司酮(mifeprestone)。20多年的临床实际应用使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成熟的药物流产方案[1]。目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49天内的早孕药物流产效果肯定,成功率在90%以上[2]。

米非司酮关键作用是令脱膜血管水肿并且变性,胚囊没有滋养的土壤,进而从子宫壁脱落下来,同时带来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状况,更有效地促进宫缩以及软化宫颈。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的衍化物,能够使子宫肌处于兴奋状态,有效抑制子宫颈胶原的合成,并且实现扩展以及软化宫颈的效果,两种药物互相协同,可以强化子宫收缩,促使胚胎及时排出。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阴道流血量多、阴道出血时间长、药流不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采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综合治疗方法成为将来必然趋势。

针刺疗法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通过长期的实践,人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关于针灸下胎的文献记录,最早见于西晋时期王叔和的《脉经》:“怀娠者,不可灸刺其经,必堕胎”。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也写到:女子字难,若胞不出,昆仑主之。首次提出了难产的针灸治疗。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妇人欲断产,灸右踝上一寸三壮。近代承淡安《中国针灸学》也言及合谷、三阴交穴对妇女生育的影响。目前针灸辅助药流的最常用穴位为合谷、三阴交穴,多补合谷,泻三阴交,单双侧取穴均可见;常见配穴有足三里、内关、关元、昆仑等,关元等腹部穴位多用灸法[3]。1994年有学者对针刺合谷、三阴交等穴增强药物流产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针刺后可加速孕囊排出时间并提高完全流产率,并能减少出血、减轻腹痛[4]。张露芬等研究表明,针刺合谷、三阴交后,早孕大鼠血浆血栓B2(TXB2)含量显著升高,T/K(6-酮-前列腺素F1)比例失衡,宫缩增强,同时达到促进凝血、减少出血等目的[5]。另有研究者进行临床患者子宫组织的病理学检测,梁珊[6]等于胎囊排出后第8天取宫腔内组织送病理检查。观察组残存绒毛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为针刺提高完全流产率提供佐证,考虑作用机制为针刺在促进蜕膜绒毛细胞的凋亡及降解蜕膜绒毛间和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力方面与米非司酮有协同作用。观察组新生宫内膜中小动脉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静脉窦截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认为针刺达到理气活血、祛瘀生新的目的而促使子宫内膜的修复。

笔者的临床病例观察说明,在药物流产中联合针刺方法,不但能提高完全流产率,还具有加速孕囊排出作用,同时对药流导致的下腹痛、阴道流血时间长、转经延迟等其他副反应亦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本临床研究未能进一步研究针刺的抗早孕作用机制,后期拟进一步观察早孕大鼠的子宫蜕膜形态以及血清激素水平,为临床应用增加明确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董瑞谦,徐延华,郭瑞臣,等.单用与联用对稽留流产患者米非司酮血浆、蜕膜组织浓度及流产结局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7):506-508

[2]经小萍,翁梨驹.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剂量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38-41

[3]苑鸿雯,马良宵等.近9年针灸抗早孕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2,31(9)860

[4]张军,朱江.针灸抗早孕及引产催产等研究概况[J].中国针,1997,17(9):572

[5]张露芬,朱江,袁红,等.针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大鼠血浆TXB2、6-Kcto-PGF1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0,15(增刊):88

[6]梁珊,郭清,毕秀霞,等.针刺提高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的病理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0):696-69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