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卢娟娟,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需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平台和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自媒体的出现把人们带入了自媒体时代,由于自媒体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促使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自媒体时代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只有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载体、实践载体、管理载体和传媒载体,才能有效提高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截止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0%,学生群体处于最高位且成为网民群体的主力军,成为自媒体使用的主体。但是由于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即时化和个性化、传播途径的双向化和平等化以及操作的简单化,突破了传统媒体受时间、空间等限制的种种局限,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广泛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从而使新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法和途径已经无法适应由自媒体引发的新环境视域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成为摆在新疆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具有悠久的学科历史,自它的设立到目前为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仅仅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学界还没有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概念,直到1999 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一文中从明确提出,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研究进程中,初步形成了“活动论”、“要素论”、“中介论”和“工具论”四种基本观点。“活动论”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活动过程或活动形式,代表人物主要有张澍军、陈万柏、赵野田和袁信。“要素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代表人物主要有刘杰和杨新宇。“工具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工具。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信息的承载物,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工具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承载和传输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品德、价值和规范,促进受教育者接受所承载和传输的内容,形成相应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被利用与利用的工具关系。陈秉公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工具论最为权威的代表人物之一。“中介论”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 能为教育者所运用,促使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代表人物主要有张耀灿、郑永廷和杨威。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但目前学界普遍比较接受的是“中介论”。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较认同的内涵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它不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工具性特点,而且体现了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被利用与利用的关系,体现了属人性的特点。常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语言载体、行动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等。

二、自媒体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以“两微一端”和“互联网+”为代表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随之产生的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互联网+的网络管理模式以及千变万化网络游戏等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新疆高校大学生的眼球和手指,而且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和活动载体等等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以课堂教学载体、传媒载体、谈话载体、典型载体和活动载体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正在逐步让位于自媒体时代的“微载体”。在此背景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无法满足自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自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以微博、微信、QQ和各种APP为代表的“微载体”较之以课堂教学载体、传媒载体、谈话载体、典型载体和活动载体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言,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和交互性强的特点和优势,这些特点和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一化和平面性的不足和缺陷,从而获得广泛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和追捧。可以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传播造成极大影响,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随着自媒体形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和吸引力在自媒体面前显得极为逊色,正在逐渐被弱化和边缘化。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只有清楚认识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缺陷和不足,将自媒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效结合,不断变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才能有效调动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两微一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以互联网及无线通信等为平台的微信、微博、各种APP和QQ等自媒体,凭借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及方便快捷、传播及时等优势,不仅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语言习惯等,而且,自媒体也凭借其信息的多元化、交流平台的虚拟性和较强的互动性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时效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自媒体传播内容的多元化特点,导致了其集各种优势教育资源于一体,不仅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或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而且,作为教育者,也可以并且很有必要从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资料的比较和取舍,不仅能够让每个教育者拥有更多更新的教学素材,同时也能够快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和水平,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其次,自媒体交流平台的虚拟性特点不仅给高校大学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而且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全新平台。第二,自媒体的虚拟性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真实自我的平台,在自媒体所提供的虚拟空间内,身份的隐蔽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的真实的看法,展示出他们思想的真实性,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准确、及时的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抓住本质对准下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第三,自媒体非常强的交互性特点使教育主客体之间虚拟网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可以避开真实语言、表情和身份障碍进行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交流,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从而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互动性。因此,自媒体凭借其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弥补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缺陷,有效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互动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在自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张耀灿,郑永廷等(2016)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在自媒体时代,由于自媒体的大数据性、即时性、大众性、交互性和虚拟性并存的特征,促使自媒体传播内容的良莠不齐和政府监管难度的增大,从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对性和时效性。目前为止,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为了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结构设置不合理和同质化问题,我国相继出台有关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课建设的方案,通过引导普通高校的转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超一流学科发展。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由自媒体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多元、海量且内容良莠不齐和泥沙俱下的自媒体信息不仅促使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出现紊乱,而且也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流意识造成极大冲击,促使高校大学生的的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并存特点。因此,在自媒体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促进新疆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此,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坚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即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自媒体时代只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和时代化,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大众化,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超一流化方向发展。

三、自媒体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措施

自媒体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媒体业态不断渗透的产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向前推进,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也随之不断推陈出新。然而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在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其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以课堂教学、开会、谈话和学校社团组织活动等方式为主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无法满足自媒体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自媒体时代,新疆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继承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势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1.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载体是指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爱国思想和爱国理念的灌输和宣讲等基本方式,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两微一端”和各类APP为代表的自媒体,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而且海量化和即时性的自媒体特点也为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具有专业优势的高校可以通过自媒体将其研发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推广,以促进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一流课程建设。普通高校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对一流大学所开发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转发和分享,提高自身学科水平,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的均衡化;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通过自媒体将优质课程资源推广到学生群体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对自身有帮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2.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实践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不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大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力度,在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激发高校大学生个体潜能,实现他们在思想政治认识上的飞跃,而且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高校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由于传统媒体传播途径的单向度、传播内容的一元化和传播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没发挥应有的效果,但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传播主体的个体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传播方式的交互性特征,极大满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特征的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对微信、微博等等各类APP的使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协调和整合。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所有普通高校和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利用自媒体特点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打造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品牌实践活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交流、互动和共享,创造出以自媒体为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载体模式。

3.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既包括以学习风气、舆论导向和校园文化等为代表的软性管理模式和以规章制度、法律程序和行政手段等为代表的硬性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两微一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自媒体在学工管理、公寓生活服务和党团建设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块中,已经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相结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目前而言,其结合程度还不高,仍存在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行动低效等系列问题。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实现高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智能化、人性化和一体化是当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创新必然途径选择。

4.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由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思想交流首要平台。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以微博、微信和各类APP为首的自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自媒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巧用新媒体整合教育资源并联动教育因子。发挥新媒体交互性、平等性等优势,积极谋求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组织大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讨论,或者直接与学生进行在线多向交流和心灵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利益诉求并倾听心声,并寻找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尽量解答。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强大聚合作用,吸引不同的资源推动合力的形成,将教师、学生、授课内容、授课程序、授课评测等教育因子融合到教育系统中。第二,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吸引力、影响力,充分利用BBS、QQ群共享等方式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调和不同地区、不同级别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位差,逐步构建大数据库,发挥效应的最大化。利用微博、微信、QQ完成现上互动与答疑解惑,利用贴吧、网络日志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多渠道、多方式相互覆盖交叉,以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的最大化。因此,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只有充分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媒体 APP、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才能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

5.创新新疆高校思想政教育文化载体。思想政治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以此达到提高受教育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以其形式的多样性、多人影响的全面性和影响方式的渗透性等特点和优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限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智能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不断创新和发展,随之而产生的自媒体以其独特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点,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借助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构建高校微课教学、微博文化和微公益等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着力关注、重视和加强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微公益等的研究,做到善建、善管、善待、善用,使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和微公益成为学生喜欢、乐于表达思想的场所,成为伴随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解惑者。才能有效创建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形态,加强文化建设,促使各项文火事业和各种群体文化在自媒体环境下良性发展,增强文化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教育过程中的时效性,从而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对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新疆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掌握自媒体的新特点,认清新形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才能与时俱进推进地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促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华,武星星.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7.

[2]王虹.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06).

[3]张磊.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三重维度[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05).

[4]刘晨.新媒体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探寻[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