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寡糖·链蛋白在水稻上施用效果初探
康启中
(安徽省怀宁县植检植保站 246121)
摘要:试验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施用于水稻能刺激生长、增强抗高温干旱能力,具有一定杀菌能力,对水稻有增产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寡糖*链蛋白,水稻,抗高温热害
6%寡糖·链蛋白是一种新型蛋白质农药,能刺激作物生长,诱导作物抗性机制生成,提高自身的抗病抗逆能力,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对多种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2018年我地遭遇长时间高温干旱天气,自7月上旬--8月下旬持续高温,其中日最高气温大于35°C达20d,并有多天极端高温天气,日最高温达37-39°C,这为我们在水稻上试验使用6%寡糖·链蛋白、探索其对水稻抗高温热害方面的效果及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效和增产作用提供条件。
1.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设在我县平山镇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为14.57g/kg;全氮0.94g/kg;速效磷7.6mg/kg;速效钾89mg/kg;pH值6.26。水稻于2018年5月12日播种,6月5日机插秧,机插行株距为30cm×14cm,栽插密度1.588×10⁴穴/667m² 。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供试药剂:6%寡糖·链蛋白wp(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病虫防治期常规用药。
2.1.2供试水稻品种:Y两优1998。
2.1.3供试药械: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2.2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不设重复,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各试验区面积1334 m²,清水 对照区面积60m², 两次施药时间为水稻分蘖末期(7月26日)、水稻破口期(8月16日),每667m²用药液30kg。
处理一:6%寡糖·链蛋白wp800倍液+病虫防治期常规用药(杀虫剂+杀菌剂)。
处理二:6%寡糖·链蛋白wp800倍液+病虫防治期常规用药(只含杀虫剂)。
处理三:病虫防治期常规用药(杀虫剂+杀菌剂)。
CK:清水对照。
2.3田间操作
6月3日亩用45%(N-P-K含量15-15-15)配方肥35kg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在旋耕前撒在土壤表面,结合平整耙地混合均匀;6月13日每亩追施普通尿素8kg(拌除草剂);于7月30日亩施用尿素2.5kg+氯化钾5kg作为穗粒肥。水浆管理做到皮水插秧,寸水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7月19日排水晒田,7月 26日晒田结束上水,深水护苞,有水抽穗,干湿交替到成熟,10月20日收获。
第一次用药,7月26日分蘖末期防治卷叶螟、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等,常规用药:稻腾+吡蚜酮+苯甲﹒丙环唑。第二次亩用药,8月16日破口期防治卷叶螟、飞虱、稻曲病等,常规用药:福戈+拿敌稳。
2.4。试验调查
2.4.1水稻植株调查 成熟期测量株高、调查有效分蘖数。
2.4.2适时调查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发病情况。
纹枯病调查
药效调查:定案调查防治效果。
调查的方法:调查采取定点调查,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相 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分级标准如下:
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水稻稻曲病调查
调查时间:水稻蜡熟期
调查方法:采用双平行线调查法,每个处理查50丛水稻,记载发病丛数,计算丛病率;调查10丛总粒数及病粒数,计算粒病率。
病害药效计算方法
病株数
病株率(%)=------------×100
调查总株数
∑(各级病株数×级数)
病情指数=--------------------------×100
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
CK病指-PT病指
病指防效(%)=-------------------------×100
CK病指
注: CK-空白对照区药后,PT-药剂处理区药后。
2.4.3产量调查 通过考种计算理论产量,小区收割得实际产量。
2.4.4对水稻影响调查 观察试验药剂对水稻是否产生药害。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生育期记录
表1生育期记录表
试验处理 |
播种期 |
移栽期 |
分蘖期 |
拔节期 |
始穗期 |
蜡熟期 |
处理一 |
5/12 |
6/5 |
6/15 |
7/29 |
8/21 |
10/2 |
处理二 |
5/12 |
6/5 |
6/15 |
7/29 |
8/21 |
10/2 |
处理三 |
5/12 |
6/5 |
6/15 |
7/29 |
8/21 |
10/1 |
CK |
5/12 |
6/5 |
6/15 |
7/29 |
8/21 |
9/30 |
从上表1可以看出,6%寡糖·链蛋白试验区水稻生育期与常规施药基本一致,略迟1-2天。
3.2.病害调查
表2 病害调查表(2018. 9.18调查)
试验处理 |
纹枯病 |
稻曲病 |
||||
病丛率(%) |
病株率(%) |
病指 |
病指防效(%) |
病丛率(%) |
病粒率(%) |
|
处理一 |
11.3 |
2.2 |
0.98 |
83.1 |
1.5 |
0.0037 |
处理二 |
12.9 |
2.4 |
1.1 |
81.0 |
1.55 |
0.0040 |
处理三 |
14.7 |
2.88 |
1.37 |
76.4 |
1.84 |
0.0051 |
CK |
32.3 |
12.5 |
5.8 |
/ |
3.56 |
0.0073 |
从表2可以看出,从处理一、处理二在防纹枯病、稻曲病上效果无差异,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达83.1%和81.0%,也就是说水稻上施用6%寡糖·链蛋白能很好地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和加了杀菌剂的处理二相当,比处理三(常规用药防效76.4%)有一定提高。今年我地稻曲病偏轻发生,所以没有作稻曲病的病指和防效的统计。
3.3.考种产量结分析
表3考种结果表(10月6日测产)
试验处理 |
株高 (cm) |
万穴/亩 |
穗/穴 |
总粒数/穗 |
结实率(%) |
千粒重(g) |
理论亩产(kg) |
处理一 |
123.6 |
1.588 |
13.8 |
162.6 |
85.27 |
24.5 |
744.4 |
处理二 |
123.6 |
1.588 |
13.6 |
163.0 |
85.12 |
24.5 |
734.1 |
处理三 |
120.5 |
1.588 |
12.5 |
163.4 |
81.50 |
24.5 |
647.6 |
CK |
120.1 |
1.588 |
12.2 |
147.2 |
72.26 |
24.5 |
504.9 |
表4 实收实测表(10月26日测产)
试验处理 |
实产(kg/ m²标准水分点) |
处理一 |
670.8 |
处理二 |
666.7 |
处理三 |
588.5 |
CK |
444.5 |
由表3可以看出,在大田其他情况一致的情况下,今年7-8月份高温持续长,我地部分地区一季中稻受热害严重,增施6%寡糖·链蛋白wp的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几项指标明显增加,由此可见水稻施用6%寡糖·链蛋白能很好提高作物抗高温能力。产量通过实收实测表4,施用6%寡糖·链蛋白wp两个处理平均亩产分别为670.8kg和666.7kg,比处理三(病虫防治期常规用药)分别增产82.3kg和78.2kg,增产率分别13.98%和13.2%。比处理四(清水对照)分别增产226.3kg、222.2kg,增产率分别为50.9%、50%。所以常规施药和清水对照水稻在高温年份宜受高温影响或产生热害造成减产,而适当增施6%寡糖·链蛋白能很好提高作物抗高温能力,取到增产效果。
3.4安全性分析 施用6%寡糖·链蛋白试验各处理均未发现对水稻有药害产生。
4、小结与讨论
通过试验数据表明,水稻生产上施用6%寡糖·链蛋白wp能很好提高作物抗高温能力,在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上有明显增效作用,并且能提高水稻分蘖率,增加有效穗、提高水稻产量。在水稻分蘖期、破口期施用2次该药剂,以800-1000倍液为宜,对水稻的增产和抗高温热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有高温热害年份比常规施药的水稻田增产13%左右,对水稻安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