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重庆市忠县顺溪小学校黎四清

 

   

前国家领导人对教育讲几点意见时说,当前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任继愈老先生90岁生日时,他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一种危机感,他尖锐地指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钱学森先生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讲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英国首相布朗作了一次科技报告,他一开始就讲,英国这样一个不大的国家仅剑桥大学就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值得自豪的。他认为应对这场危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科技,是人才和人的智慧。其实,我国的学生也是很优秀的,在各种国际比赛当中经常名列前茅,许多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好。我国出去这么多留学生,也成长了一批人才,充实了各行各业,但确实很少有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那样的世界著名人才。每每想到这些,又感到很内疚。

我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前国家高层领导人曾指出,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教育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渐突出。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必须担当起教学创新的艰巨任务,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教师最有价值的闪光点。作为教育经费投入匮乏教学教具简陋等多种原因至弱中之弱的乡村小学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浅谈我个人之拙见。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不断进行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求知欲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处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力愈敏锐,思维,记忆等多种活动就愈有成效,因此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情景等多种方法,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火山》,《地震》时,用多媒体播放:以活动的动态画面展示火山,地震爆发的壮观情景,从动画摸拟出地壳、地幔中岩浆的运动过程。建筑物垮塌,大自然的山崩地裂。加之逼真的音响效果,使学生如临其境,直接感受,感到非常惊奇。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而想知道其原因之所在。

 

二、重视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思考,很难想象学生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能主动大胆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他就具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科学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环境,不要用“你也不懂?”,“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还不会做呢?”等一类语言伤害学生。如果学生提问受到责备,其自尊心将受到伤害,打击了积极性,对今后学生的成长极其有害。因此,教学中要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提出的问题就不要由老师说出,鼓励学生多提问,对学生多问一些“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总之,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敢于提出问题,争论问题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大胆发问,有效地激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对中国学生说过:“不做实验,有安培也不会出安培定律。”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是安全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实验方案,并自主进行实验探索,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反冲》一课时,我让学生自主做气球喷气实验。学生在“玩”气球前只提出要求。学生吹鼓气球,罩住它,观察空气从气球里怎样出来?听到什么声音?再次吹鼓气球,松开手观察气球内的空气怎样出来的同时,气球本身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实验研究后充分讨论求同小结出:气球内喷出空气的同时,它会象相反的方向运动。接着安排学生完成第二个实验塑料瓶喷水。教师此时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实验。实验前先请同学充分讨论,自主创新设计实验方案,使每一个学生大胆思维,勇于设计,这样学生的想象及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并让学生积极自主实验,探索研究,特别对小组协作,集体配合研究精神进行训练,学生充分发挥了手、耳、脑等各部分的作用,创造能力在自行探索中得到了培养、发展和体现,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可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采用建立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放科学实验室,科技室,组建社区或家庭小实验园地,让学生开展一些个人感兴趣,自己设计小实验方案,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真枪实弹”地去实验研究,勇于创新探索。并根据科学学科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学校建立科技活动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搞小实验。小设计、小制作、小发明和小论文等创造性活动。并即时给予指导、评价和奖励,使学生受到成功之喜悦。“研”劲倍增。学生长期这样坚持不懈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提高了创造能力。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断勇于探索创新研究,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做”,只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