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移动学习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蒋文亚

摘要:

移动学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并逐步进入中职课程教学。但是,移动学习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具体实施并不如预期中那么理想,甚至陷入到了困境之中。要进一步推进移动学习,需要扬长避短,正视移动学习的便利性与局限性,做到精制资源、精心导学、精选内容。

关键词:移动学习    互联网    移动通信    智能手机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利用移动互联技术通过移动设备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而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2000年出现“移动学习”的概念,发展至今,移动学习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在CNKI中国知网上,用“移动学习”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2000年到2017年论文发表的数量从1篇增至1136篇,表明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移动学习。

 

 

一、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人们对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越来越深入,移动学习也从研究机构、高校悄然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一些中职教师纷纷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这些“挑战者”对新知识敏感性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擅长运用互联网辅助教学,喜欢探索新名词后的新课堂(云课堂、雨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积极尝试各种学习平台(蓝墨云班课、微助教),最先在各级各类的竞赛课、公开课中脱颖而出,这些身怀绝技的高手用丰富的资源,积极的互动,线上线下的生成,展示着自己对移动学习的理解、实践。但是,移动学习在中职课程教学中还属于高手们的绝技,还只是部分教师在部分课程、部分场合中实施,并没有进入寻常课堂,并没有成为中职课程教学的日常。观察发现,移动学习目前这种“不容乐观”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的原因。

第一,中职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早就要求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因此,能教授本专业的理论课,同时能指导本专业的至少一项技能实训的教师很多,但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教师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习惯,有的教师只达到普通的PPT制作水平,有的教师能熟练运用一些实用软件,有的教师掌握了多种媒体的使用……而在影视制作、数字资源库建设、学习平台使用等方面普遍处于等待和依赖的状态。

第二,中职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不正当使用现象严重,比较普遍的是用于游戏和聊天。为了不影响教学,中职学校一般对手机会进行统一管理,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早上进班级后把手机交给班主任统一管理,放学再领回;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上课时将手机放置在教室的指定区域(柜子的小格子或者小袋子里)……手机的善意管控不经意限制了移动学习的实施。

第三,有些家长认为用手机学习,会影响学生的视力。

二是技术层面的原因。

第一,智能手机是随身可携带的物品,便携性决定了它的尺寸不大,导致屏幕太小,有些复杂的图形不能表达,像机械制图课程中要完成“读图”任务就很不方便,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所有图形、尺寸、技术要求不能全部完整地呈现。显然,其他一些课程必然也会存在一些小屏不适应的内容。屏幕太小也决定了它必定缺乏窗口,不能像电脑学习一样可以进行多窗口操作。

第二,智能手机的费用比较贵,移动网络收费和通讯资费对中职学生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中职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有些学生甚至是因为国家对中职学生免学费才能继续学习的,运用智能手机上网学习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第三,智能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不强,持续操作一般为3个小时左右。

 

二、移动学习未来的推进与策略

移动学习是第四代教育“互联网+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未来重要的学习方式,如何在中职课程教学中更好地推进移动学习呢?

首先,中职教师要戒掉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提高课程与技术融合的能力,精制资源——保证移动学习的先进性。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传承技术技能、为社会培养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的职责,中职教师尤其应该关注技术的革新,成为新技术最有力的倡导者。学会使用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建设个人的课程资源库,和同行共享优质资源,或者购买优质资源,把课程学习平台创建成为优质课程资源的“淘宝平台”。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有20多个奖项,对照移动学习的课堂来看,包括最佳影片(一堂课)、最佳剧本(教案和学案)、最佳导演(教师)、最佳表演(教师)、最佳摄影(技术)、最佳美工(技术)、最佳音乐(技术)、最佳剪辑(技术)、最佳服装设计(技术)、最佳化妆(技术)等,有一项最佳就可以获奖,所以,教学资源也需要有且至少有一项吸引学生的地方,或者是视频优美、或者是情境生动、或者是逻辑严密、或者是动画形象、或者是互动愉快、或者是课件精致、或者是文本精炼……教师融制片、导演、编剧、演员、技术人员于一身,就需要不断提升课程和技术融合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教师要研究学习对象的特点,精心导学——保证移动学习的实效性。

移动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但对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是件头疼的事情,有了智能手机,一般更愿意玩游戏,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教师怎么和游戏抢学生呢?教师需要了解游戏凭什么抢走了学生。调查学生喜欢的游戏,不难发现,有的游戏画质精致,配乐恢弘,对白悦耳,令人赏心悦目,例如仙侠类游戏《楚留香》;有的游戏模拟现实世界逼真,身临其境,扣人心弦,例如《绝地求生》;有的游戏有家族、门派、团队,让学生找到归属感,例如《地狱潜者》;有的游戏可以获得金币,可以换皮肤、买英雄,可以升级技能,享受胜利的愉悦,获得成就感,例如《王者荣耀》……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也可以让学生感觉资源的美,探究学习过程的紧张,合作学习的归属感,取得进步的满足和成就感呢?这就需要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导师,一个好的伙伴,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精心引导,适度管理,热情互动,恰当激励。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现成的学习平台,创建移动课堂,可以通过设置签到功能,提醒督促学生参与学习;可以设置讨论区,答疑解惑,开展头脑风暴,激发新思维,对好的发言评星级;可以设置学习区,上传优质资源,供学生学习,对学习满一定时间后可以给予积分奖励;可以设置答题区、互评区等。功能齐全的移动课堂让学生有习得知识的愉悦,团队参与的和谐,获得进步后的自豪。

最后,中职教师还需要考虑学习内容与移动学习的适配性,根据课程标准和智能手机的特点精选移动学习能进行的内容。精选内容——保证移动学习的操作性。

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全部适合用手机学习的。例如,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主要包括7块内容:制图基本知识、投影理论、基本体和组合体、机件表达、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零件图和装配图两块内容因为图形表达信息多,所以图形复杂,智能手机的小屏幕难以完整呈现,不适合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但是,可以通过手机播放一些动画素材,帮助学生了解典型零部件(例如滑动轴承、减速器、铣刀头、台虎钳等)在机器中或者工作时的位置和功用,理解零部件的空间形状和结构,从而分析清楚其结构,为看图和画图打下基础。组合体和机件表达两块内容重点在作图,三视图或者六视图需要满足三等关系,智能手机的小屏幕同时显示多个图形比较困难。而且,目前也没有与移动学习匹配的手机作图软件。由此,可以选择制图基本知识、投影理论、基本体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机件表达这块内容中对内部形状的认识也可以借助三维动画通过移动学习辅助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标准件和常用件这块内容中零件的实际运用可以借助生产现场视频通过移动学习完成,让学生的思维走出教室,走出书本,走向车间,走向生产。

移动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中职手机统一管理的大前提下,我们的移动学习可以先从课后入手,先从家里开始,先从学生练习着手,答题也可以从选择、判断和简答这种便于手机操作的题型开始,当学生学会移动学习的基本操作,培养了移动学习的自信,养成了移动学习的习惯,移动学习就能进入寻常课堂,教师可以在网上教学和辅导,学生用智能手机学习、作业和测试……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方式实现对话与协作,教和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受限于课时,移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日常。

当然,移动学习还期待利好政策,如果在移动学习上能够争取到一部分政府补贴,或者政府给企业降低税收让利给学习者,那都将更好地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移动学习也会迎来技术更新,电池供电能力相信会在将来有实质性地提高。不久的将来,当学生乐意学习了,家长会发现孩子用手机玩游戏的时间减少了,就会明白对视力的伤害其实并不是因为学习。

爱尔兰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早在他的《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一文中就提出了移动大学的概念,预言学生未来能够在家里、甚至旅行的途中都可以接受教育、取得学位。移动学习是未来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创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Anyone,Anywhere,Anytime)的新生态。

 

 

 

 

 

参考文献:

[1]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盛东方.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3,5.

[3]詹青龙,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