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护理
质量管理中实践与体会
韩苗
(河池市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广西 河池, 54700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C1717-13)
【摘要】目的:探讨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践与体会。方法:将2016年03月—2017年09月在我科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行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模式,即(信息采集、资料整理、绘制家庭树和时间轴、人形骨骼图、制作查房PPT汇报) 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掌握并行功能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肢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质量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骨折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住院费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实践人文护理,提升护理质量和改善护理关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人形骨骼图 个案护理查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文关怀、护理质量管理
随着中国社会的老年化,全球每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高达130万[1],骨质疏松成为了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隐形杀手,常由轻微外伤引起,其平均发病年龄66-76岁[2],也称老年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治疗和康复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身心痛苦,手术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康复,但是术后患者因卧床时间长,易引起压疮、便秘、下肢静脉血栓、激发基础疾病等,导致患者护理上增加难度,患者康复计划受到阻滞。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护理活动,是检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增进临床护理人员知识积累和训练护理思维的有效工具[3],目前临床采取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有前瞻性护理业务查房模式[4]、三级护理查房模式[5]、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模式[6]、高年资护士相互搭配的多媒体查房模式[7],在临床中都得到很大的效果。近年来,我科采用人形图个案护理查房模式在骨折患者中取得很大成效,它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健康为出发点,以骨科专科为特色,深部解剖患者现存问题及隐型问题,提供人文关怀及个性护理,在个案患者及护理目标上更有针对性,突破了往常照本宣科标准护理计划,使个案富有活力及意义,提高护士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解决患者难题,提高专科疾病护理能力,使护理安全质量得到保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标准纳入76例患者,入院后均同意在伤后1周内行手PFNA内固定治疗,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项目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年龄均大于等于66岁。(3)患者均因交通事故骨折32例,因摔倒导致骨折患者30例,其他原因骨折患者14例。(4)76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肺心病6例,合并冠心病6例但排除严重的心肺、肝、肾、和精神疾病患者等手术治疗。(5)有明确外伤史,X线诊断均为单侧转子间骨折。(6)患者入院后均行骨密度检查测量,检查结果显示均以中度以下骨质疏松患者。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2)伴有严重并发症. (3)拒绝参与本研究者。(4)骨密度检查结果为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人形骨骼图个案查房的理由 为了体现骨科护理专科性,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用“人形图”生动直观用图说话,在查房时配合骨骼模型进行宣教,根据患者目前现存问题即通过个案小组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以问题为导向,以护理效果作为评价的个案护理质量查房。
1.2.1 培训阶段 科室进行培训“人形骨骼图”的概念、目的、意义,绘制人形图要点,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掌握骨科解剖学。科室通过讨论并制定个案查房模式及流程,科室分为2大组,四小组,分别有组长、组员,在进行个案护理进行查房前,小组内进行讨论病例选择,查房者资料收集、查找关键问题点、床旁查房流程、个案PPT制作,大组组长根据查房者PPT汇报提出建议性意见,通过改进方案后方可在护士例会上进行汇报查房内容。同时要求人人均完成一例人形图个案护理查房方可通过考核。
1.2.2 个案病例选择 查房者应动态了解患者及病房动态,根据本科室专科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病情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罕见、新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多、病情反复、家庭特殊的患者,并且能够给工作中带来启发或者思考的案例为查房对象,现将查阅患者病例,为查房进行下一步做准备。
1.2.3 查房共包括 7项内容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绘制”家庭树”;时间轴图绘制;了解患者病人的四种需求层面(感受、观点、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病人的期待);根据病人外貌体征绘制“人形骨骼图”;分析患者需求提出个性化护理;反思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1.2.3.1 患者基本情况 根据患者病情,收集患者动态资料,包括患者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吸烟饮酒史,家族史父亲有高血压病史;同时了解患者职业,受伤过程,配合治疗情况等。
1.2.3.2绘制家庭树: 收集查房个案的家庭成员情况,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图1)
图1 患者家庭关系图谱
1.2.3.3 绘制“时间轴” 患者入院后按照临床路径采取的相关治疗及护理用时间轴的形式标示,用横线作为时间轴,在时间轴上用O来表示治疗时间,及护理措施情况,用 表示病情变化及整治情况,依照时间顺利排列。(如图2)
图2 时间轴图
1.2.3.4 深入了解患者四个层面需要(简称FIFE),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应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受伤后的感受,做好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患者的观点希望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恢复到原有生活状态,患者发生转子间骨折后需要卧床休息,大小便不能自理,护士应协助患者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患者的期待:患者相信现代医学技术,尽早通过手术解决病痛,并且就诊其实最权威机构。
1.2.3.5 根据患者相貌体征绘制“人形图” 人形图科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情况而画,它不局限于如何画,可自由想象,只要根据患者体貌特征找出护理要点即为个性化的护理问题即可[8],并且放置解剖图,同时罗列出护理问题,分析其原因,剖析个案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护理问题及预防措施,从中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
1.2.3.6 剖析患者需求提出个性化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应用护理程序,按照首优、中优提出相应护理问题,相应的护理计划:如图
诊断及相关因素 |
症状表现 |
预期目标 |
护理措施 |
评价 |
|
|
|
|
|
1.2.3.7 反思 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为什们患者仍然出现一些护理或者治疗上的难题,查房者在次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文献循证、小组讨论确定下一步康复护理计划,小组成员分工,督导专科护理落实及追踪问题解决效果。
1.2.4 个案PPT汇报 查房护士通过PPT形式汇报如下:①个案查房目的②相关疾病的治知识包括疾病的定义、病因、解剖位置等③介绍目前疾病治疗的方式,患者最终治疗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④个案资料及护理评估⑤护理计划⑥通过查房后对患者的重点及难点剖新⑦护理体会。PPT汇报结束后由查房人先评价自己自己护理查房中的有点急不足之处,再而由各层级护士自主发言提出对解决护理问题的建议及意见,最后由护士长做出总结。
1.3 效果评价 (1)采用Harris量表评价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活动度。采用Harris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活动进行测定。Harris量表包含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屈伸功能。(2)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量表于术前和术后7d、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内容包括进食、穿衣、洗澡、修饰、大便、小便、如厕、床椅移动、平地行走、上下楼梯,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自理能力越好。(3)出院前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
级别 |
例数 |
疼痛 |
关节活动度 |
关节屈伸功能 |
总分 |
对照组 |
38 |
4.2±1 |
32.4±5.0 |
20.1±3.1 |
56.7±9.1 |
试验组 |
38 |
2.5±0.5 |
36.2±5.2 |
27.6±4.5 |
66.3±10.2 |
t |
- |
3.8 |
7.4 |
14.0 |
11.8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注:两组患者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级别 |
术前 |
术后7d |
1个月 |
3个月 |
对照组 |
8.19±5.11 a |
11.62±2.39 b |
31.36±6.27 c |
35.66±5.01 d |
试验组 |
8.69±5.28 a |
15.37±2.59 b |
44.17±6.28 c |
58.67±6.28 d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注: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3),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查房护理质量效果评价(图4)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级别 |
例数 |
肺炎 |
压疮 |
泌尿系感染 |
深静脉血栓 |
发生率(%) |
对照组 |
38 |
2 |
2 |
1 |
2 |
18.42 |
试验组 |
38 |
0 |
0 |
1 |
1 |
5.26 |
表4 实施人形图个案护理查房质量比较
时间 |
查房质量 |
护理质量 |
关怀能力 |
患者满意 |
||||
n |
得分(X±S,分) |
n |
得分(X±S,分) |
n |
得分(X±S,分) |
n |
(例,%) |
|
对照组 |
18 |
79..80±5.26 |
30 |
82.13±4.23 |
50 |
172.27±8.55 |
38 |
(90) |
观察组 |
18 |
85.67±4.68 |
30 |
85.92±3.53 |
50 |
180.96±7.12 |
38 |
(98) |
统计量 |
|
t=2.266 |
|
t=3.376 |
|
t=3.659 |
|
Χ2=4.108 |
P |
|
0.032 |
|
0.002 |
|
0.001 |
|
0.04 |
3、讨论
3.1 应用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近年来,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能否得以快速康复,取决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干预措施,随着老年患者运动功能的减退,体质差、且多数合并有基础疾病、骨质疏松等,其发生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在上升,同时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观察组患者通过围手术期运用人形骨骼图个案查房,在查房中患者就诊过程,目前治疗、护理措施一目了然,存在的问题重点突出并通过进行讨论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从不同角度预见性的分析护理问题后剖新其原因,从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答案,通过询证护理从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环境、护理、治疗上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费用。
3.2 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提高老年性骨股转子间骨折护理质量管理。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后,提高了查房质量及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满意度、质控检查总成绩。查房者对病情有着准确的判断性和护理措施,在期间运用专科护理评估准确率指标(评估下肢血运循环、感觉运动、肌力评估、疼痛血栓评估、压疮风险评估、跌倒/坠床风险评)及疾病敏感指标,细化到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治疗上,提高护士对老年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健康评估能力,实现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从患者选择病例、收集治疗、绘制人形图、床边查房、PPT汇报,提高查房者对病情的观察能力,规范了各项护理操作,提高了床边综合考核成绩,推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增进医护患者和谐关系。护士通过PPT汇报可以提高查房者的表达及沟通能力,在查房中,每个层级均参与查房中,使查房由抽象变为具体化,形象化、共同化、人文性、创新性。
综上所诉,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管理评价工具,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管理中,能通过用图说话形象体现患者就诊过程,且注重患者细节管理,关心和重视患者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人员、管理上的不足及缺陷,全面正确的评估是保证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9],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主观性,转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护患满意度,成绩显著。
4、讨论
3.1 应用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近年来,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能否得以快速康复,取决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干预措施,随着老年患者运动功能的减退,体质差、且多数合并有基础疾病、骨质疏松等,其发生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在上升,同时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观察组患者通过围手术期运用人形骨骼图个案查房,在查房中患者就诊过程,目前治疗、护理措施一目了然,存在的问题重点突出并通过进行讨论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从不同角度预见性的分析护理问题后剖新其原因,从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答案,通过询证护理从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环境、护理、治疗上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费用。
3.2 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提高老年性骨股转子间骨折护理质量管理。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查房后,提高了查房质量及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满意度、质控检查总成绩。查房者对病情有着准确的判断性和护理措施,在期间运用专科护理评估准确率指标(评估下肢血运循环、感觉运动、肌力评估、疼痛血栓评估、压疮风险评估、跌倒/坠床风险评)及疾病敏感指标,细化到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治疗上,提高护士对老年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健康评估能力,实现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从患者选择病例、收集治疗、绘制人形图、床边查房、PPT汇报,提高查房者对病情的观察能力,规范了各项护理操作,提高了床边综合考核成绩,推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增进医护患者和谐关系。护士通过PPT汇报可以提高查房者的表达及沟通能力,在查房中,每个层级均参与查房中,使查房由抽象变为具体化,形象化、共同化、人文性、创新性。
综上所诉,人形骨骼图个案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管理评价工具,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管理中,能通过用图说话形象体现患者就诊过程,且注重患者细节管理,关心和重视患者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人员、管理上的不足及缺陷,全面正确的评估是保证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9],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主观性,转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护患满意度,成绩显著。
作者简介:韩苗、河池市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 手机:18807783733,邮箱:502492151@qq.com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