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原住民就业现状满意度及再就业心态研究

雄安新区原住民就业现状满意度及再就业心态研究

肖少英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张文静(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李建华(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300401

摘要:雄安新区的设立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举措,其未来产业结构以高端高新为主,传统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原住民面临再就业问题,如何处理好原住民再就业过程中的心态问题以及帮助原住民顺利实现再就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雄安新区原住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立足于原住民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深入分析原住民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就业心态变化问题,从政府、社会及个人角度提出能够促进原住民顺利再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雄安新区;就业满意度;再就业心态;原住民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地,其产业结构以高端高新为主与原有产业结构相差较大,与原住民未来再就业需求契合度较低。如何妥善解决雄安新区原住民再就业问题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增强原住民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的参与感,帮助原住民顺利完成再就业,对原住民就业现状满意度及再就业心态的调查、研究与评估成为原住民实现再就业的关键。

此次研究对象为雄安新区三县原住民,采取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取雄安新区成立后,原住民对再就业问题心态变化的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调研数据,对雄安新区原住民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预期、对政府的需求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雄安新区原住民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意见。

1.调研方法和对象

1.1调研方法

本次对雄安新区原住民就业现状满意度及再就业心态的调研采取了两种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发布调查问卷以及到雄安新区发布问卷,网上回收调查问卷116份,在雄安新区发布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56份,回收率56%。(2)访谈法。在雄安新区与原住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以访谈形式对雄安新区设立后原住民对再就业问题的态度及心态变化进行数据收集。

1.2调研对象

为保证所选调研对象具有代表性,分别从雄县、安新、容城三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涉及区域范围广、年龄跨度大、学历水平层次丰富。

2.原住民就业现状满意度现状

通过对调查问卷与访谈数据分析,原住民对就业的满意度受收入水平、性别年龄差异及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年收入水平与满意度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年收入水平在1万元以下,原住民的满意度走势呈双峰分布,在对就业现状不太满意与比较满意处达到峰值,究其原因,该收入水平仅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生活幸福感极低,因此,对就业现状不太满意人群达到第一个峰值,但是,此收入水平的部分原住民表示,自己不具备专业技能,对收入能够满足自身生存需求表示比较满意,因此,对就业现状比较满意人群达到第二个峰值;收入水平在1-3万元与3-10万元之间,原住民的满意度呈正偏态分布,在对就业现状不太满意处达到峰值,该收入水平的原住民中,大部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及社会地位,认为就业现状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期望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以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上,原住民的满意度呈负偏态分布,在对就业现状比较满意处达到峰值,该收入水平的原住民大多从事与自身专业技能相关的工作,且收入水平能够满足个人日常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如图1)

2)性别差异与满意度分析

根据调研问卷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原住民对就业现状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男性原住民表现出远低于女性原住民的满意度(如图2),在对就业现状表示基本满意与不太满意的原住民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大,44%男性原住民对就业现状不太满意,大部分男性原住民表示,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期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而大部分女性原住民对就业现状表示满意,整体满意度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女性原住民表示,收入水平能够满足自身及家庭需求即可。

收入水平相同时,男性原住民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女性,以收入水平在3-10万元之间的原住民为例,女性原住民在基本满意与比较满意所占达到64.71%,而男性在此满意度上仅占40%(如图3)。根据调研数据及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大部分男性表示需要更高的收入来支撑家庭生活、社会交际等方面的消费,期望通过更高的收入来实现社会价值。此外,在非常满意与非常不满意方面,男女原住民所占比重与差距较小。

3)年龄差异与满意度分析

随着原住民年龄增大,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岁以下的原住民对就业现状满意度最高,整体满意度呈负偏态分布,在对就业现状比较满意处达到峰值,通过访谈了解,该年龄段原住民收入大多仅需满足个人生活需求,没有过多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且该年龄段大部分原住民认为自己未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无需对现状过于担忧;20-30岁之间的原住民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稍低于20岁以下原住民,整体满意度呈负偏态分布,在对就业现状比较满意处达到峰值;年龄在31-40岁、41-50岁以的原住民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均呈正偏态分布,在对就业现状不太满意处达到峰值(如图4),通过访谈了解,该年龄段原住民来自家庭的压力普遍较大,除需满足个人生活需求外,还需承担起孩子上学、父母养老就医等多方面的花销,因此,需要更高的收入维持家庭支出。

4)文化水平与满意度分析

随着原住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对就业现状满意度逐渐增强(如图5),其中,未上小学的原住民对就业现状均不满意,渴望改变现状,获取更多就业机会;文化水平为小学或初中以及高中或中专的原住民,整体满意度较低,呈正偏态分布,均在对就业现状不太满意处达到峰值,根据访谈内容分析,随着文化水平提升,对就业的期望值提高,但自身实际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造成心理期望与现实情况之间的落差,因此,对就业现状不太满意的人群达到峰值;文化水平为本科或大专及研究生的原住民中,满意度有所提升,整体呈负偏态分布,分别在对就业现状基本满意与比较满意处达到峰值,不满意人群所占比重减少,该文化水平原住民自身具备寻找职业信息、满足就业需求等方面的能力,收入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同时,该文化水平原住民对自己有着更高的标准、对未来发展有着更高的期望,因此,对就业现状非常满意的比重有所减少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原住民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广的就业领域、更丰厚的就业待遇,因此,原住民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增强。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发展,原住民对再就业的心理期望将会不断提升。收入水平是再就业过程中影响原住民再就业心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再就业过程中原住民对收入水平的期望与现实差距问题对原住民实现再就业过程中十分重要。

3.原住民再就业心态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及访谈内容分析,原住民对雄安新区的设立基本持乐观态度,认为雄安新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就业发展前景广阔,对新区的建设充满信心与期待,希望能够参与到新区的建设中去,为新区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原住民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仍有一丝不安,担心自己能否跟上以“绿色、创新、协调、开放”为核心的雄安新区的发展步伐。本文对雄安新区原住民再就业的心态研究主要通过对再就业地心理期望、再就业方向心理期望以及再就业过程中对政府的需求等方面展开分析。

3.1原住民对再就业地区的心理期望

原住民再就业的心理期望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再就业过程中,再就业地点不仅影响原住民能否从主观意愿上顺利再就业,而且影响原住民再就业后能否迅速融入新的社会工作环境。其中,不同性别、文化水平对原住民再就业地的选择影响较大,相比之下,不同年龄层次对原住民就业地的选择影响较小。

1)性别与就业地心理期望分析

不同性别的原住民对再就业地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女性原住民比男性原住民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发展(如图6)。根据访谈内容分析,与男性原住民相比,女性原住民表现出更强烈的恋家情感,大部分女性原住民渴望更稳定的生活状态,且认为在家乡及附近地区就业属于稳定生活的一部分,此外,部分女性原住民认为京津地区虽就业机会多,但生活节奏过快、就业压力大,因此,女性原住民更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而男性原住民表现出更强的闯荡意识与闯荡精神,因此,更多男性原住民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其他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地区发展。

2)文化水平与就业地心理期望分析

不同文化水平的原住民对再就业地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期望就业地为自己家乡的原住民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期望就业地为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原住民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如图7)。究其原因,文化水平较低的原住民表示,能够在自己家乡有所发展就很知足,认为大城市的高新高端产业不适合自己的发展,而文化水平较高的原住民表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更多、发展平台更广阔,期望能够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发展,以充分运用知识、发挥才干、实现抱负。

3.2原住民对再就业方向的心理期望

再就业过程中,再就业方向与原住民的再就业心态与满意度密不可分,对再就业方向的选择上,不同文化水平的原住民之间存在差异,相比之下,不同性别、年龄层次对原住民就业方向的选择影响较小。

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原住民,其再就业能力较差,能够选择的再就业方向比较单一且多为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根据访谈内容分析,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原住民表示,期望从事零售餐饮业并非自身兴趣、技能使然,而是由于该行业门槛较低,能够迅速实现就业从而维持生活,此外,还有部分原住民表示,期望能够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从而进入企业工作。随着原住民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期望进入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发展的比重逐渐减少,期望进入企业工作的比重不断增加(如图8),文化水平较高的原住民期待进入工作环境、待遇相对较好的企业,谋求稳定的发展,同时,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原住民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加,更期望进入与知识技能相关的企业发展。

再就业过程中,由于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原住民对未来再就业方向的心理期望各有不同,因此,如何满足不同文化程度的原住民对未来再就业方向的不同需求是原住民再就业过程中心态稳定以及实现再就业的关键因素。

4.意见与建议

4.1如何提升原住民对雄安新区设立的未来期望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推进国家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举措,也是关乎国民经济的重要民生工程,新区的设立对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就业地点及方向产生巨大影响,原住民对新区设立感到欣喜的同时难免不安。

为提升原住民对雄安新区设立的期望值、增强对个人未来发展的信心。国家政府应加强对原住民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切实从原住民角度出发,让原住民深入了解国家政府对雄安新区的决策部署及政策扶持,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去,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取得更多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4.2帮助原住民树立正确的再就业价值观以及心理期望

雄安新区未来产业结构与过去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差异较大,再就业市场将出现明显的“供需错位”,原住民现有职业技能素质难以满足就业岗位对就业者能力素质的需求,因此,原住民应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与再就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树立正确再就业价值观及心理期望,通过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素质,以适应新区未来的发展。

再就业过程中,政府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健康状况、文化水平、个人能力、家庭状况的原住民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原住民自身特点采取相应对策。首先,青年是祖国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政府应加大对新区的教育投入,使新一代雄安人逐渐成长为与新区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顺势打造现代化社会所需的新型产业工人,同时,政府应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明确市场需求,为原住民提供相应的工种培训机会。此外,针对有实践基础但在企业管理、融资等方面有所不足的小企业主,进行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技术培训,使其能够在雄安新区发展的大环境中明确企业的转型方向。把握当下,眼见未来,使每一个雄安人在新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3引导原住民在再就业过程中发挥自身能动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是新区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原住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雄安新区的建设为原住民再就业创业、提升生活水平、升级生产方式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为其职业方向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挑战。原住民自主创业不仅能够通过抓住雄安新区发展的机遇解决自身再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周边其他原住民发展,解决其再就业的难题,紧跟时代的步伐,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为促进原住民自主创业就业,政府应完善相关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在促进原住民再就业创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除给予原住民创业充分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应在财政税收、项目选择、技术支持、法律咨询等方面加大对原住民创业的扶持力度,从而提升原住民的创业意愿与成功率。雄安新区原住民在政府引导下完整自主再就业与创业不仅能够改变生活方式,还能够使其观念更新、眼界开阔,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获得感”视角下雄安新区民生问题研究[A].周梦冉,黄晓雪.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6)

[2] 雄安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A].徐永利.河北大学学报.2018(01)

[3] 雄安新区原住民移居心态调研[J].刘志东,杨丽梅,吴昕妍,孙靖航,王祎炜.2018(01)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