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择时敷贴神阙穴预防肛肠术后便秘疗效评价

中药择时敷贴神阙穴预防肛肠术后便秘疗效评价

颜景颖,汪慧敏,姜新根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广东深圳 518172)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中药择时敷贴神阙穴预防肛肠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1组运用中药敷贴择时疗法,观察2组运用中药敷贴常规疗法,对照组为空白组,观察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及便秘总评分。结果:观察1组首次排便时间(30.66±4.97h)、便秘总分(18.08±10.56分)低于观察2组(34.41±5.51h,29.26±9.24分)、对照组(40.45±6.48h,40.74±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贴神阙穴预防肛肠术后便秘确有疗效,且择时法优于传统法,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 中药敷贴;择时;预防;便秘

 

Evaluation of efficacy of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on preventing constipation after anorectal operation

Yan Jingying,Wang Huimin,Jiang Xinge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enzhen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on preventing constipation after anorectal operation. Methods:Ninety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nstipation for anorectal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1 for observation and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For observation,group 1 was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timing therapy,group 2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routine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blank, and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and total constipation scor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total constipation score and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of group 1 was lower than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It is effective to prevent constipation after anorectal oper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at shenque point.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Plaster;Selective Application;PrecautionConstipation

 

    随着肛肠外科手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术后便秘逐渐成为困扰患者的一大病症。临床多表现为术后大便量少、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伴长时间用力甚或弩挣排便以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1]。该症在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可能会持续在整个术后恢复期的过程中,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双重负担,而且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所需费用,甚至导致切口裂开、出血、水肿甚至愈合延期等不良后果。若能及时预防,将极大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及生活质量。因此,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肛肠科与制剂室共同开发“肠泰贴”中药制剂,在2016年08月-2018年08月期间针对90例肛肠病术后病人探索择时贴脐疗法,以减少术后便秘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研究中所涉及疾病混合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西医诊断参照第八版《外科学》[3]

1.2  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无重大脏器损害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者;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不符合纳入标准及未遵医嘱按规定用药者;(2)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代谢疾病者;(3)合并心血管、泌尿、造血等疾病或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4)合并特定疾病不可停止服用抗胆碱药及解痉药者;(5)服刺激性泻剂达6个月以上者;(6)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7)患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8))脐部有皮肤破损、溃疡、感染的患者。

1.4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90例病例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肛肠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术后患者。按照 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择时贴敷神阙穴(观察1组)、中药常规贴敷神阙穴组(观察2组)、空白贴敷神阙穴(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性别(例)

疾病分类

年龄(岁)

混合痔

肛瘘

肛裂

肛周脓肿

 

观察1组(n=30)

15

15

16

6

5

3

38.7±12.2

观察2组(n=30)

11

19

14

7

7

2

39.9±9.64

对照组(n=30)

20

10

15

5

6

4

39.12±11.3

P

0.834

0.957

0.896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1组  单取神阙穴敷贴药物,药物由三妙丸合小承气汤加减(苍术、黄柏、牛膝、厚朴、大黄、枳实、当归等)组成,医院制剂室将诸药研成细粉,均匀混合于含4.8%聚丙烯酸钠、0.13%EDTA-2Na、22%甘油的混合液中,配制成规格为8 cm×10cm大小,厚度1.3mm巴布贴备用。贴敷前详细告知,于术后第1天晨05:00贴敷神阙穴处8h后取下,持续5d,每日贴1次即可,结束后记录详情。

1.5.2 观察2组  贴敷时间为科内常规贴敷时间,每日08:00。余同观察1组。

1.5.3 对照组  敷贴为空白敷贴,余同观察2组。

1.5.4  注意事项:①敷贴过程中观察局部是否有红肿、痒痛等过敏症状,情况严重者及时停止,并予以抗过敏治疗。②观察并记录病人排便次数、性状及每次排便持续时间,若有腹泻及时停止③密切观察患者敷贴情况,更换敷贴动作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3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及第3~5d便秘评分情况。敷贴5d为1个疗程,5d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

便秘积分评分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编制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4]。包括排便困难程度、性状、不尽坠胀感、排便时间及频率,根据严重程度进行等级评分,得分越高情况越严重,总分即为便秘评分。①排便费力情况:不费力0分,稍费力1分,较费力2分,需手法协助3分。②大便性状:成形软便0分,稍干有裂纹1分,团块状2分,羊屎状3分。③大便不尽感:无计0分,轻度不影响生活1分,轻度影响生活2分,明显影响生活3分。④排便时间:10分钟内0分,10~20分钟计1分,20~30分钟计2分,超过30分钟计3分。⑤排便次数:1天2次或2天1次计0分,3~51次计1分,5~7天1次计2分,超过7天计3分。

1.7 疗效标准

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定标准[5]大便正常,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85%为痊愈;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h以内,便秘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50%~85%为显效;便质干结改善,或排便间隔时间缩短4d,症状积分减少20%~50%为有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症状积分减少20%以下为无效。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满 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组间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比较时用方差分析,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有显著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试验结果  

2.1.1  三组疗效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观察2组较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缩短,便秘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比有意义,差异明显。具体数据详见表2。 

2 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便秘评分比较(±s)

组别

n

首次排便时间(h)

便秘评分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总分

观察1组

30

30.66±4.97

9.45±4.38

6.68±4.33

3.45±3.10

18.08±10.56

观察2组

30

34.41±5.51

12.13±2.9

10.95±4.08

8.03±4.11

29.26±9.24

对照组

30

40.45±6.48

13.05±2.68

13.49±2.45

13.64±2.75

40.74±7.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1.2  三组总体疗效评价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3。

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1组

30

29

1

0

100

观察2组

30

15

8

7

76.77

对照组

30

1

5

24

20

3 讨论

肛肠术后便秘是待解决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疼痛导致的括约肌痉挛,隐忍便意导致水分吸收造成大便干硬,是造成排便困难的罪魁祸首。甚至有患者因害怕疼痛采取减少饮食、主观延迟等方式来减少排便,结果愈演愈烈,加重便秘,加重痛苦。若排便时强行弩挣易引起伤口崩裂、出血、水肿,创面愈合延迟,降低手术效果,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因此,术后有效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如何预防,临床上各执一词,办法挺多,但各有利弊6。泻剂可暂时缓解症状,停药易反复,甚至可有腹痛、腹胀及腹泻等不良反应,长期易产生依赖,甚至导致大肠黑变病;开塞露是术后便秘常用的药物,局部刺激作用有时效果欠佳,且侵入性操作易损伤肛门直肠黏膜及术口Galia Niv等[7]研究报道中提到灌肠剂常用来治疗便秘,但是操作不当或者药物成分过于刺激肠黏膜,易造成肠穿孔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中医药有其独特的优势,方法众多8,内服中药、外用灌肠及针灸治疗,各类疗法效果不一。中药择时敷贴神阙穴避免了口服中药的不良口感导致的依从性差,也没有塞肛、灌肠、针灸对切口及身体局部带来的痛苦;此疗法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同时也避免了西药常见的毒副作用,如依赖性、成瘾性、胃肠反应及肝肾损害等。

子午流注属于传统医学中时间医学的一部分,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投入研究,但其实中医古籍中已有记载,且丰富的内涵,源远流长,自成体系。该学说分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哲学、历法均有涉及,甚至延伸至传统医学诊疗各个方面,古籍说:“天人相应律”、 “天人共通律”及“因时制宜”“择时而治”,这些思想在现在的医学中仍产生着较大作用。子午流注学认为:人体经脉的气血盛衰开阖周流全身时固定于不同时辰,气血在不同时辰流经不同经脉,相互对应,依次流注,流注到所属时辰时,该经脉气血最强,功能最旺盛,因此按时辰选择行中药贴敷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9]。根据子午流注理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气血于卯时( 5:00~7:00) 流注大肠经,此时气血最盛,大肠经活跃当令,此时治疗,乘气血灌注之机,因势利导,调理胃肠气机,促进胃肠蠕动,效果最佳。

肛肠常见疾病多属中医湿热下注证,故本研究取以三妙丸清热利湿,配伍小承气汤行气通便;佐以肉桂、当归引药入经、温经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制贴敷脐,预防肛肠术后便秘。祖国医学中的经络理论认为,脐是任督冲三脉的交会穴,同时和脾、胃、肾、心经又有很大的联系, 通过经脉气血的运行联系到五脏六腑、皮肉筋膜,起到了补益健脾、益气活血等作用[10-12]。脐部皮肤层最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利于药物穿透弥散吸收,达到相应的治疗作用[13]。中药穴位贴敷通过将药物敷于皮肤,达腠理,透皮肤,经经脉,摄体内,融津液,合二为一,具内外一贯之妙14,透皮给药,更简便实用、高效安全。

本研究在子午流注理论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贴敷与经络循行,发现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快捷、无毒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的预防肛肠术后便秘的方法,通过观察中药择时、中药常规、空白敷贴神阙穴三组临床病例首次排便时间及第3~5d便秘评分和最后总体疗效,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中药预防便秘效果明显,且择时敷贴疗效更佳。三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外敷脐部,操作简便,患者使用体验优势明显。

便秘,备受患者困扰一难题,特别是已行肛肠手术患者,其痛苦程度不言而喻。我们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副作用小的药物及能更好发挥药效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减轻甚至根除便秘所给人们带来的痛楚[15]。中医外治法显示了出独特的优势[16]。中药择时敷贴神阙穴预防肛肠术后便秘,充分挖掘祖国医学瑰宝的同时,引入时间医学的理念来预防便秘,体现“治未病”的理念,该方法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且易操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本研究数据有一定主观性,下一步将进行长时间大样本临床观察,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健,高玉宝,韩轲,等.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肛肠手术后便秘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90-9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52-55.

[3]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13-419.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35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0.

[6]李莉,杨燕青,李达,等.中药敷贴联合按摩点穴治疗功能性便秘35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694-1696.

[7]Niv G,Grinberg T,Dickman R,et al.Perforation and mortality after cleansing enema for acute constipation are not rare but are preventab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2013(6):323-328.

[8]关威,李师.肛肠病术后便秘中医治疗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0):83-84.

[9]罗道珊.子午流注纳子法优越性探讨[J].河北中医,2010,32(7):1079-1080.

[10]梁君妃,王亚莲,马立海.温中止泻散贴敷神阙穴佐治小儿泄泻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4,13(3):274-275.

[11]李海燕.神阙与足三里穴艾灸护理干预机械通气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121.

[12]戴亚端.艾灸关元、神阙穴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 学学报,2015,18(3):36-37.

[13]康薇.按摩疗法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9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04):73-74.

[14]汪永坚,陈晓洁,胡婵娟.复方大黄膏敷脐预防乳腺癌化疗后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1):82-83.

[15]黄小丽,陈琳,孔桂美,张蕾,胡荣,卜平.便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6,22(10):105-107+114.

[16]罗敷,王燚霈,朱莹.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7,23(02):86-8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