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陕西省眉县林业调查设计队 杨利利
摘要 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属于定期复位调查,是国家宏观管理森林的基础。工作环境艰苦,技术标准高。明年即将开展第十次一类森林资源调查,对做好本项工作的建议。
一、森林资源调查概述
森林资源清查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为编制林业区划、规划、计划和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森林资源档案以及确定森林利用方案和森林采伐限额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资源的种类、结构、数量、质量和分布,掌握资源消长变化的规律,客观反映自然、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提交准确的森林资源调查材料、图面材料、统计资料和调查报告等。森林资源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森林、林木、林地,林区的野生植物、动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已成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实现森林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划分为三类。即:一是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即一类调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位调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查结果具有权威性、连续性、可比性。
国家林业局建立的以省为单位每五年循环一次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行之有效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
二是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二类资源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
三是作业设计调查(即三类调查),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
二、一类资源调查的特点
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具有连续性,固定时间,每五年进行一次,固定地点,即复位调查,固定的样地,同一样木,同一部位测量调查。具有权威性,机械布点,样地位置不变,保证了宏观管理的准确性。
三、一类资源调查面临的问题
由于一类资源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时间间隔较大,加之机械固定布设样地,有些样地不可及,处于人迹罕至的地方,难以找寻,调查具有较大难度,不能复位调查就严重影响调查结果的精度有效性,为国家决策造成很大影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技术队伍的安排。一类资源调查样地僻远,时间跨度大,且大部分样地处于半原始森林区,常年无人到访,无道路无路标,难以寻找,复位难度大。人员年龄梯次不够合理,就会造成老同志身体不支,这次能参加下次去不了,年轻同志没去过没人领路,无法开展工作。
二是调查时间的安排。这项工作属于野外调查,受天气影响较大,处于原始森林的荒山野沟,无路可寻,遇到雨季就无法按时间完成任务。根据工作安排,这项工作多在5-8月进行。此时,正值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暴雨多发,蛇虫较多,加大了调查难度。
三是技术准备工作。一类资源调查工作非常重要,是国家宏观管理林业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林业政策决策部署有着重要作用。这项工作难度大要求高,为了保证调查质量,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这项工作市级安排较晚,一般在五月份,启动较晚,培训人次较少,影响了工作质量。
四是经费保障问题。一类工作非常重要,难度较大,但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2014年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上级补助眉县经费仅一万元,无法购置设备、装备,外业补助人均不足10元,面对辛苦工作,无人愿意参与,责任心不高,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四、工作建议
1、人员安排。建议一,资源清查工作按权属分别开展,利于落实主体责任,有助于责任明确,提高效率,防止推诿扯皮,影响工作质量。建议二,人员要按照中、青结合编组,做到年龄梯次衔接,每组5-7人,要有后备队员,防止因身体原因影响整队能否开展工作,为以后连续清查工作保证有向导,熟悉路线,提高工作效率。
2、调查时间安排。森林资源调查属于野外作业,与人员身体状况和天气、样地可及度密切相关,在工作计划方案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客观因素。根据眉县的气候规律,6、7月份多阵性降雨,8月后期至9月份连阴雨较多。因此,资源清查工作应于4月下旬,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始时可以先用3-4个平原和浅山样点练习方法、熟悉步骤,而后进入深山区难度较大的样点工作,平原区或浅山可在雨后合理安排时间,一般深山样地路难走,雨过天晴需5-7日才能上山,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免得影响工作进度。
3、设备及资料整理。去样地前一天应先熟悉样地信息,如样地位置、调查数据种类等,熟悉路线图,打好基础,防止走错路、调查遗漏数据。准备好制作样木号牌、围尺等相关调查工具材料。每天回来要及时给GPS和掌上电脑充电,填写纸质资料,特别是样地示意图等信息。在雨天要集中整理调查资料,核对纸质和电子数据记录,及时纠正错误和遗漏。
4、经费和后勤保障。一类资源清查对国家宏观管理林业有着重要意义,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建议将森林资源监测调查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在工作开展前,检查设备仪器,及时更新购置,联系上级调取前期资源调查相关资料,购置常备药品、野外装备等,确保调查工作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