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聂祥远1 石荣军2 周星娅1 吴 兰1 张宗庆3
1..毕节试验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551700)2.七星关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551700)
3.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551700)
摘要 在七星关区选择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平整,不积水,长度与宽度达到试验要求的地块开展20个青贮玉米品种3个重复的比较试验,通过对生物产量、果穗产量及植株高度的对比分析,黔玉3号、金玉908、雅玉69号、筑青1号、富华3号、保玉12号等6个品种适合该区推广。
关键词 品种 筛选 试验
为持续推进七星关区草食畜牧业发展,我们根据毕节市畜牧水产局安排部署,在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冲锋村(海拔1550米)组织开展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旨在选择出适应七星关区自然气候条件栽培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
1.试验方法与材料
1.1参试品种编号、名称及来源
编号 名称 来 源
01 黔玉3号 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02 筑青1号 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03 亲瑞3号 云南绿晶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04 贵单8号 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05 富华3号 云南滇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06 毕单10号 毕节地区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07 镇单3号 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08 青丰8号 贵州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
09 青丰9号 贵州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
10 红单10号 贵州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
11 雅玉26号 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2 雅玉04889 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3 雅玉青贮8号 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4 金玉908号 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5 金玉818号 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6 雅玉69号 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7 保玉12号 云南石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8 QZHY001 北京正道种业有限公司
19 QZHY002 北京正道种业有限公司
20 QZHY003 北京正道种业有限公司
1.2小区设计
1.2.1 每个小区长4.2m,宽4.9m,面积20.58m2。每小区种植7行,行距0.7m,每行种植10窝,窝距42cm,每窝2株,种植密度4535株/亩。
1.2.2 品种20个,设3个重复,第Ⅰ重复小区排列顺序为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Ⅱ重复小区排列顺序为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01、02、03、04、05、06;第Ⅲ重复小区排列顺序为14、15、16、17、18、19、2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
1.2.3 小区间距40cm,重复间距80cm。
1.3 试验前准备
1.3.1 试验地选择:要求整块试验地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平整,不积水,长度与宽度达到试验要求。土壤翻犁后进行整地,要求土壤颗粒直径不大于1㎝,耕作层无前茬作物根茎,无石块,无杂草。
1.3.2 肥料准备:每亩用有机肥1000kg,钙镁磷肥100kg作底肥,每亩用尿素120kg作追肥。
1.3.3、标牌制作:每1个小区制作1个40㎝×20㎝的标牌,上面注明编号、重复号、品种名称,如1-Ⅰ黔玉3号,1-Ⅱ黔玉3号,2-Ⅰ筑青1号。共计60个标牌。
1.4 田间管理
1.4.1 每窝播种4-5颗玉米种子,匀苗时留2株。
1.4.2 分蘖期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1次,同时匀苗补苗和追肥1次,每亩20kg尿素,中耕除草前按须“每窝两株”的要求进行。孕穗期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同时追肥1次,每亩40kg尿素。
1.5 观察及测定内容
1.5.1物候期调查:详细记载各品种出苗期(玉米萌发后的幼苗露出地面达50%)、分蘖期(有50%的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1㎝以上)、孕穗期(50%植株出现剑叶为孕穗期)、开花期(50%的植株抽雄)。
1.5.2 生物产量测定:每一个小区随机测量12窝24株的重量。
1.5.3 果穗产量测定:测定生物产量时同时测定果穗重量。
1.5.4 植株高度测定:刈割时,将植株拉直,测量其根部至最顶叶着生处茎的长度,每小区测量12窝24株,计算平均值。
1.6 数据统计
用F测验,检验重复间的土壤肥力和品种间的生物产量、果穗产量和植株高度的总体平均数是否有显著差异。用新复极差测验(LSR法),检验各品种之间生物产量、果穗产量和植株高度的差异显著性。
2 试验结果
2.1 物候期
通过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同一天播种,各品种出苗时间不相同,最短的品种11天出苗,最长的品种15天出苗,但差异不大。出苗后到孕穗期,最短的品种62天,最长的品种73天,且与播种到出苗的天数没有关系,仅与品种有关。孕穗到开花在8-10天,相差不大,说明与品种关系不大。由于同一日收割,成熟度不一样,以致成熟期天数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表1 物候期观测情况
编号 名称 出苗期 孕穗期 开花期 成熟期
01 黔玉3号 15 62 10 35
02 筑青1号 12 67 10 34
03 亲瑞3号 15 70 10 29
04 贵单8号 11 67 10 36
05 富华3号 12 65 10 36
06 毕单10号 11 72 11 31
07 镇单3号 12 71 10 31
08 青丰8号 11 66 9 39
09 青丰9号 13 65 10 36
10 红单10号 11 67 11 36
11 雅玉26号 15 62 11 36
12 雅玉04889 13 64 11 35
13 雅玉青贮8号 11 65 10 38
14 金玉908号 13 71 10 29
15 金玉818号 14 65 10 35
16 雅玉69号 13 73 9 29
17 保玉12号 13 66 10 35
18 QZHY001 13 65 9 36
19 QZHY002 13 63 11 37
20 QZHY003 11 65 10 38
2.2 生物产量
通过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重复间F为5.85,大于F0.05,品种间F为7.81,大于F0.05,说明3个重复和20个供试品种总体总体平均数有显著差异。用新复极差测验(LSR法),16号品种、02号品种、05号品种、14号品种、17号品种、03号、01号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分别为(22.75±1.77㎏)、(22.67±1.84㎏)、(22.17±0.47㎏)、(20.83±1.43㎏)、(20.33±1.18㎏)、(20.25±0.89㎏)、(19.75±2.76㎏)、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11号、15号品种,差异显著(P<0.05),高于04、06、07、08、09、10、12、13、18、19、20号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以看出,雅玉69号、筑青1号、富华3号、金玉908、保玉12号、亲瑞3号 、黔玉3号单产较高。
表2 生物产量统计情况 单位:㎏
编号 名称 Ⅰ Ⅱ Ⅲ 总和 `x ± s
01 黔玉3号 23.0 20.0 16.25 59.25 19.75±2.76
02 筑青1号 22.5 20.5 25.00 68.00 22.67±1.84
03 亲瑞3号 19.0 20.8 21.00 60.75 20.25±0.89
04 贵单8号 21.5 13.5 17.50 52.50 17.50±3.27
05 富华3号 21.5 22.5 22.50 66.50 22.17±0.47
06 毕单10号 16.0 10.5 14.50 41.00 13.67±2.32
07 镇单3号 15.5 17.5 16.00 49.00 16.33±0.85
08 青丰8号 18.5 13.5 14.50 46.50 15.50±2.16
09 青丰9号 19.5 17.0 13.50 50.00 16.67±2.46
10 红单10号 18.0 16.5 13.00 47.50 15.83±2.09
11 雅玉26号 21.0 17.5 16.50 55.00 18.33±1.93
12 雅玉04889 19.0 19.5 15.50 54.00 18.00±1.78
13 雅玉青贮8 15.5 16.0 13.00 44.50 14.83±1.31
14 金玉908号 19.0 21.0 22.50 62.50 20.83±1.43
15 金玉818号 17.0 20.0 17.75 54.75 18.25±1.27
16 雅玉69号 21.5 21.5 25.25 68.25 22.75±1.77
17 保玉12号 22.0 18.5 19.50 61.00 20.33±1.18
18 QZHY001 17.0 13.0 12.50 42.50 14.17±2.01
19 QZHY002 15.0 13.5 15.00 43.50 14.50±0.71
20 QZHY003 14.0 10.0 11.50 35.50 11.83±1.65
2.3 果穗产量
通过对表3数据进行分析,重复间F为3.54,大于F0.05,品种间F为1.96 ,大于F0.05,说明3个重复和20个供试品种的总体平均数有显著差异。用新复极差测验(LSR法),01号品种、14号品种、16号品种、02号品种、05号品种、17号果穗产量(6.60±0.94㎏)、(6.27±0.90㎏)、(6.23±0.21㎏)、(5.87±0.26㎏)、(5.83±0.24㎏)、(5.10±0.37㎏))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03(5.03±0.66㎏)号,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黔玉3号、金玉908、雅玉69号、筑青1号、富华3号、保玉12号果穗产量较高。
表3 果穗产量统计情况 单位㎏
编号 名称 Ⅰ Ⅱ Ⅲ 总和 `x±s
01 黔玉3号 7.80 6.50 5.50 19.80 6.60±0.94
02 筑青1号 6.10 5.50 6.00 17.60 5.87±0.26
03 亲瑞3号 4.10 5.50 5.50 15.10 5.03±0.66
04 贵单8号 8.50 4.60 6.50 19.60 6.53±1.59
05 富华3号 6.00 5.50 6.00 17.50 5.83±0.24
06 毕单10号 6.70 3.50 4.40 14.60 4.87±1.35
07 镇单3号 4.10 5.50 4.65 14.25 4.75±0.58
08 青丰8号 6.80 6.20 4.45 17.45 5.82±1.00
09 青丰9号 5.50 5.10 4.50 15.10 5.03±0.41
10 红单10号 6.60 7.00 4.50 18.10 6.03±1.10
11 雅玉26号 6.60 5.50 4.50 16.60 5.53±0.86
12 雅玉04889 6.60 6.50 5.50 18.60 6.20±0.50
13 雅玉青贮8号6.00 5.00 4.10 15.10 5.03±0.78
14 金玉908号 5.00 6.80 7.00 18.80 6.27±0.90
15 金玉818号 6.50 7.10 6.60 20.20 6.73±0.26
16 雅玉69号 6.00 6.50 6.20 18.70 6.23±0.21
17 保玉12号 5.60 5.00 4.70 15.30 5.10±0.37
18 QZHY001 3.50 5.80 5.00 14.30 4.77±095
19 QZHY002 6.50 5.10 5.60 17.20 5.73±0.58
20 QZHY003 5.60 3.60 4.70 13.90 4.63±0.82
2.4 植株高度
通过对表4数据进行分析,重复间F为2.52,小于F0.05,品种间F为2.87 ,大于F0.05,说明3个重复间差异不显著,20个供试品种的总体平均数有显著差异。用新复极差测验(LSR法),02(228.33±11.95㎝)、16号(222.67±7.59㎝)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高于01号(198.67±8.18㎝)、14号(194.6±4.19㎝)、05号(198.33±2.05㎝)、17号(198.33± 2.36㎝),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以看出,筑青1号、雅玉69号植株较高。
表4 植株高度统计情况 单位:㎝
编号 名称 Ⅰ Ⅱ Ⅲ 总和 `x ±s
01 黔玉3号 198 209 198 596 198.67±8.18
02 筑青1号 215 244 226 685 228.33±11.95
03 亲瑞3号 210 207 192 609 203.00±7.87
04 贵单8号 201 192 200 593 197.67±4.03
05 富华3号 198 196 201 595 198.33±2.05
06 毕单10号 197 183 202 582 194.00±8.04
07 镇单3号 188 162 185 535 178.33±11.61
08 青丰8号 190 190 173 553 184.33±8.01
09 青丰9号 201 191 173 565 188.33±11.59
10 红单10号 201 179 171 551 183.67±12.68
11 雅玉26号 199 188 194 581 193.67±4.50
12 雅玉04889 212 186 197 595 198.33±10.66
13 雅玉青贮8号229 224 191 644 214.67±16.86
14 金玉908号 199 196 189 584 194.67±4.19
15 金玉818号 191 210 194 595 198.33±8.34
16 雅玉69号 229 212 227 668 222.67±7.59
17 保玉12号 195 200 200 595 198.33± 2.36
18 QZHY001 182 191 206 579 193.00±9.90
19 QZHY002 202 197 207 606 202.00±4.08
20 QZHY003 200 190 192 582 194.00±4.32
3 讨论
3.1 推广优良青贮玉米品种的目的在于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较优的饲草品质。本次试验结果显示,雅玉69号、筑青1号、富华3号、金玉908、保玉12号、亲瑞3号 、黔玉3号生物产量最高,相互之间无差异(P>0.05),但从果穗产量相比,亲瑞3号果穗产量低于黔玉3号、金玉908、雅玉69号、筑青1号、富华3号、保玉12号,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七星关区选择黔玉3号、金玉908、雅玉69号、筑青1号、富华3号、保玉12号等6个品种进行推广效果较好。
3.2 植株高的品种,抗倒伏性差,植株低的品种,抗倒伏性好,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筑青1号、雅玉69号植株高度高于黔玉3号、金玉908、富华3号、保玉12号,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在推广中,迎风的地块优先选择黔玉3号、金玉908、富华3号、保玉12号。
3.3 本次试验都是同一天收割,各个品种成熟度不完全一致,可能会导致生物产量、果穗产量有一定差异,推广中若把握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收割,会取得较好效果。
本试验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建设专项、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养殖小区母牛生态饲养与疫病综合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编号2012GA8200025)、毕节市科技项目《乌蒙黑牛选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毕科合字(2017)33号)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