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因素对濒危植物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黄明远1,范晶1,唐梅1,刘忠和1,李军2
(1.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2.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对影响绶草生长与繁殖的主要因素(栽培土壤及施用绶草益生菌、温度与光照、遮光度、湿度及施肥、栽培方式与植保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绶草栽培以褐紫色草坪土+绶草益生菌液为佳,其植株与土壤中的绶草益生菌有共生关系;绶草在不同的生长与繁殖阶段所需温度与光照是不同的,绶草成苗期遮光度以10%~20%为佳,孕果期遮光度以5%~10%为佳,夏眠后秋季出苗时,遮光度以20%~30%为佳;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阶段的初期施肥,植株的产量提高显著;栽植于草坪中的绶草对病虫害的拮抗性强。
关键词:绶草;栽培因素;生长与繁殖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为兰科绶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地生兰,是世界上最小的兰花[1]。因其花序呈螺旋状如绶带,植株矮小,故得名绶草。在20~30年前,绶草曾广布于全国各地及世界多个国家,由于大气环境变化、土地过度开发与药用采掘,现全国乃至全球,绶草现处于濒危状态,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Ⅱ中,并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中,为Ⅱ级保护植物[2]。绶草植株玲珑,花形别致奇特,有淡雅的香味,可引入园林观赏。绶草肉质根似人参,广为民间药用,称为盘龙参,具滋阴凉血、益气生津、补气助阳、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临床上用于病后体虚,神经衰弱,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小儿夏季热,糖尿病,白带,腰酸,头晕,遗精。外用治疗蛇咬伤,疮疡痈肿[3]。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绶草中所含的阿魏酸二十八醇酯(octacosyl ferulate)已被证实有抗肿瘤作用[4]。
绶草开发利用的前景看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濒危植物。由于绶草在野外只有散生分布,无纯群落,植株矮小,数量稀少,制约了这一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因此,进行绶草的野生变家种及半野生栽培,探索其生长习性及遗传特性等系列工作,值得重视。在绶草引种栽培与繁殖试验中,我们发现,绶草的野生性较强,种子细小如沙,发芽率极低,人工繁殖栽培具有难度。当前我国绶草栽培与繁殖处于初始阶段,绶草的栽培繁殖技术尚需深入探索。关于对绶草生长与繁殖较深入的文章笔者未见报道。本文以近年来对绶草栽培与繁殖方法的试验探索,进行了撰稿,旨在为濒危植物绶草的引种栽培繁殖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把2006年来本地收集的野生绶草,进行半野生种植,经选育种子繁殖的生长基本一致的1年生幼苗,作为试验栽培材料。
绶草益生菌液为自制,通过液体培养,改良PDA培养配方,从绶草植株中分离的多种内生菌培养的混合菌液,检测为3.24×105cfu/ml。
1.2试验方法
1.2.1不同土壤及施绶草益生菌液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按王良信方法[5],在四川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选用丘陵低段(海拔537M)棕黄色山地土、坝区(海拔486M)褐黄色草坪土、大渡河滩(海拔432M)沙壤土设立试验地,试验面积各为90㎡,共为270㎡。周围土地为同一栽培与管理水平的蔬菜。4月初在各试验地规划受试区组位段、重复及隔离带,平整土地,做1.25M宽的土厢,厢沟深15cm左右,供绶草栽培。试验分组:A棕黄色山地土组、B褐黄色草坪土组、C坝区组沙壤土组、As棕黄色山地土组+绶草益生菌液、Bs褐黄色草坪土组+绶草益生菌液、Cs坝区沙壤土组+绶草益生菌液。绶草益生菌试验组在供试土厢地段土壤上,下午16:30 h,将3.24×105cuf/ml绶草益生菌液稀释100倍,每组取3000ml均匀喷施后,再进行栽培。每组栽培绶草(1a生同等大小植株,块根带3.5×4.0cm原栽培土)60株,按 25×25cm株行距在土厢上进行栽培,进行一致的地间管理。连续2a观察其生长状况。
1.2.2 温度与光照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把1a生绶草栽培于15cm×15cm塑料营养钚中,栽培基质采用褐紫色草坪土+绶草益生菌液。设4个处理:Ⅰ自然(放置于室外草坪中,30盆);Ⅱ大棚(置于棚内,30盆);Ⅲ植物组培室,置于组培架上(30盆),温度与光照(光源为LED)模拟自然;Ⅳ光照培养箱培养(30盆),温度与光照(光源为LED)模拟接近自然设置。4处理进行常规日常管理,观察其1a中生活史状况。光照培养箱型号MGC-300A,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造。
1.2.3遮光度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此因素试验在葫芦镇坝区(海拔486M)褐黄色草坪土试验地实施,试验面积为360㎡,栽培方式及喷洒绶草益生菌液见上1.2.1。设4个处理组:0%遮光度,即裸栽(出现杂草即除);10%左右遮光度,即利用禾本科草坪禾草类进行控制遮光;20%遮光度(用遮阳网);30%遮光度(用遮阳网)。各受试组栽培绶草按要求进行日常地间管理。观察其1a生长状况。
1.2.4水肥条件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水肥试验采用褐紫色草坪土+绶草益生菌液,1a生绶草在春季栽培于15cm×15cm塑料营养钚中进行,各供试处理为30盆。土壤相对含水量设3个处理:30~40%、50~60%、70~80%,观察其生长状况。肥料试验营养钚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肥料采用腐殖质、鸡粪、麻枯饼(5:3:2)配比,经半年的密闭堆沤,充分腐熟,稀释成1:1000浓度,每次按钚定量施50ml。设3个施肥处理:Ⅰ绶草春季出苗后施1次肥;Ⅱ绶草春季出苗后与夏初花葶出芥时各施1次肥;Ⅲ绶草春季与初秋前后出苗苗高2cm时和夏初花葶出芥时各施1次肥;CK用清水50ml(不加肥)作参比。来年夏季盛花期收获全株,进行重量比较。
1.2.5栽培方式对绶草植保抗性的影响 试验在沙湾区加农镇(海拔463M)实施,供试绶草均为1a生。按园林设计布局把绶草引入城镇绿化草坪中,与禾本科草坪混栽,受试草坪面积为721㎡;地栽采用褐紫色草坪土+绶草益生菌液,栽培方式见上1.2.1,试验地面积为100㎡。日常管理分别按园林草坪管理方式与药材种植地间管理方式进行。持续2a观察其生长抗性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三种不同的土壤与施绶草益生菌液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绶草入药生长年限要3年以上,长势好的2年亦可,故本文以1年生的绶草种苗栽培2年,设为1个试验栽培周期。绶草尽管螺旋状无限花序产生的可孕育蒴果较多(通常20-40个左右,花序上部孕育的瘦瘪蒴果,种子不育,未统计),每个蒴果有数粒细小如沙的种子,种子具双翼;成熟的蒴果开裂,种子散落土中,发芽率很低。原因为种子太小,很容易失水丧失萌发力;且种子无胚乳,胚发育不完全,胚要经过后熟阶段才能完成胚的分化,形成胚根与胚芽,并要有土壤中一定的萌发菌[6]参与。种子发芽率低,种子出芽后由于种种原因,仅少数能成长为植株, 繁殖率极低,故表1种子繁殖用植株的增殖比体现。
表1 三种栽培土壤及绶草益生菌液使用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2年生植株
Table1 Effects of three culture substrates and the use of bacteria solution on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Spiranthes sinensis Biennial plant
土壤 soil |
肉质簇状根 Fleshy tufted root |
植株 plant |
基茎 basal stem |
叶 leaf
|
花 flowers
|
孕育蒴果 Breeding capsule
|
植株 plant
|
||||||||
类型 type |
数量 number 根 Root |
横切 transect cm
|
长度 length cm
|
鲜重 Fresh weight 株 plant |
鲜重 Fresh weight 株 plant |
横切 transect cm
|
数量 number 片 lamina |
长度 length cm |
宽度 width cm |
花序 inflorescence 长 long cm |
花数 Flowers Number 朵flowe
|
果长 Fruit long cm |
果宽 Fruit width cm |
数量 number 个 individual |
种子 seed 繁殖比 Breeding ratio
|
A |
4.3 |
0.29 |
4.3 |
5.6 |
10.2 |
0.38 |
3.1 |
10.7 |
0.53 |
8.6 |
39.3 |
0.46 |
0.18 |
28.3 |
1:8.2 |
B |
5.2 |
0.31 |
5.1 |
5.8 |
10.8 |
0.49 |
3.7 |
11.8 |
0.55 |
10.0 |
45.8 |
0.53 |
0.22 |
33.8 |
1:9.6 |
C |
4.7 |
0.30 |
5.5 |
5.7 |
10.5 |
0.46 |
3.5 |
11.4 |
0.49 |
9.8 |
42.9 |
0.49 |
0.19 |
30.6 |
1:9.3 |
As |
5.4 |
0.30 |
4.6 |
6.5 |
11.9 |
0.52 |
3.8 |
12.2 |
0.55 |
9.4 |
47.4 |
0.55 |
0.20 |
32.7 |
1:11.9 |
Bs |
6.5 |
0.32 |
5.9 |
6.9 |
12.7 |
0.57 |
4.4 |
13.9 |
0.59 |
10.5 |
58.6 |
0.59 |
0.23 |
40.3 |
1:13.5 |
Cs |
5.9 |
0.31 |
6.2 |
6.7 |
12.4 |
0.55 |
4.2 |
13.5 |
0.52 |
10.2 |
55.8 |
0.52 |
0.21 |
36.9 |
1:13.1 |
n=3
绶草为兰科绶草属草本植物,并不是在同一土壤类型及气候环境下就能生长,生存的前提条件土壤环境必须有一定量的绶草益生菌[7],故移栽时,根际周围要带原生长土,这种土含有绶草益生菌。表1显示,本地3种不同的土壤,绶草从栽培到繁殖情况看,褐黄色草坪土栽培最佳,坝区沙壤土稍次,再次为棕黄色山地土。从肉质根长度看,坝区沙壤土栽培最长,其次为褐黄色草坪土,再次为棕黄色山地土,这与土壤质地有关。坝区沙壤土疏松,表层沙土蒸发快,故肉质根往下扎;这种土虽宜水透气,但保水保肥性不强。棕黄色山地土,土壤虽保水保肥性能强,但偏粘重,土壤透气性较差,故肉质根长势不如另2种土壤。褐黄色草坪土,团粒结构较好,土壤透气湿润宜水性较好,草类根系自身产生的内生真菌,根际间的交流在土壤中可能衍生出有利于绶草生长的有益微生物[8],虽肉质根长度比坝区沙壤土稍短,但更肥壮、肉质根簇状分支数更多、鲜重更重,植株长势、繁殖好于其它2种土壤。3种不同的土壤添加绶草益生菌液后,生长势与繁殖率提高,这是因为植株与土壤中的绶草益生菌有共生关系,这些益生菌在土壤中生活与繁殖过程能为绶草提供所需营养元素,促进土壤矿质元素转化,帮助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对植株生长有益的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代谢产物,促进植株健壮,提高其抗逆能力。
2.2温度与光照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绶草在本地,通常2月底5℃左右开始冒芽,8℃以上新叶伸出。幼叶发育至成叶(4月下旬),白天温度在8-28℃左右,午时光照强度在3000-15000Lx左右。4月中旬花芽从叶基部伸出,5月上旬至中旬为花期,白天温度在20-32℃左右,午时光照强度在15000-50000Lx左右。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果期,白天温度在23-36℃左右,午时光照强度在17000-55000Lx左右。6月中、下旬,蒴果种子散发完后,地上部分逐渐枯萎,绶草进入夏眠越夏。夏季至初秋,本地气温可达37℃以上。季节与天气是变化的,故温度与光照是随之变化的。2月至6月,这段时间为绶草生长与繁殖最重要的阶段。夏眠后初秋左右,在温度与光照适宜时再出苗,在初冬(大约11月上旬),温度在11-17℃左右,午时光照强度在2500-9000Lx左右,绶草地上部分枯萎,进入冬季休眠,第2年春季又出苗,完成其1年的生活史。
图1 温度与光照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变化影响
Figure 1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on the growth and propagation of Spiranthes sinensis
温度与光照的Ⅰ-Ⅳ处理,在1年中绶草的生长势见图1。Ⅰ在室外自然(8~37℃左右)状态下,生长良好,花葶发育健壮,螺旋状花序长,蒴果多而饱满;Ⅱ田间大棚(9~36℃左右)幼苗前期长势比Ⅰ好,花葶发育正常,螺旋状花序长,蒴果正常,但蒴果饱满度比Ⅰ略差;Ⅲ植物组培室与Ⅳ光照培养箱培养,幼苗前期生长发育均优于Ⅰ与Ⅱ植株。在成苗后期与进入生殖生长期,两者生长势从渐差到更差,表现为植株及花葶变细长,花果少,种子瘦瘪,基本无发芽能力。Ⅲ与Ⅳ两者比较,Ⅲ优于Ⅳ植株。Ⅳ尤其为花果少,种子瘦瘪。究其原因,Ⅲ与Ⅳ为LED光源,光谱特征与日光有所不同;其次与自然的风霜雪雨等润育因素有关,Ⅳ的植物体呼吸交换空间小,故Ⅳ比Ⅲ差。绶草生活史表明其在进化繁衍中适应了四季温度等自然条件,就繁殖器官发育而言,一定的日光积累,才利于绶草花序的发育,使蒴果大而饱满。从试验结果看,植物组培室及光照培养箱的利用,适用于育种幼苗培育,到成苗中期后,移置或移栽于室外,可获得生长健壮的植株;在室内怎样才能培育出具有果多、繁殖力强、生长势好的优良植株,还需进行探索。
2.3遮光度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由表2看出, 绶草的生长过程,幼苗期喜较荫的环境,成苗期需要向阳微荫的环境,花果孕育需阳光较强,花序才能发育健壮,达到一定的光积累后蒴果才会充实饱满。种子表现为趋弱光敏性。绶草的种子细小如沙,种子无胚乳分化,自然萌发力低。蒴果弹射出的种子,若失水后很快失去活力,故阳光过强土壤干燥,种子很难发芽;但光照不够,绶草品质退化,花果发育差,果实瘦瘪,种子无发芽力。
表2 遮光度对绶草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2年生植株
Table2 Influence of shading degree on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Spiranthes sinensis Biennial plant
遮光度Shading degree
|
基茎 basal stem |
叶
lea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