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自动摆药机外摆药品的管理
张友春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台州黄岩318020)
摘要 目的:根据全自动摆药机的特性,探讨对外摆药品采用库位码管理方式,以建立合理可控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从多方面分析外摆药品的特点和管理的难点,讨论采用库位码管理方式,加强摆药机外摆药品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和结论:对摆药机中的外摆药品采用库位码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减少人为的调剂差错,有利于药品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全自动摆药机 外摆药品 库位码 药品管理
全自动摆药机(以下简称摆药机)在医院病区药房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经过对软件的改造升级,我院相关护理人员能够通过专用扫描器扫描自动摆药机打印出来的一次性可降解药袋上的二维码,便可知晓患者的有关药品使用及相关基本信息等,与药袋的信息相对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因此,病区药房用摆药机进行单剂量包装的药品品种日益扩大,这对药师的工作效率和药品管理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摆药机拆零药品的管理(1)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对于包括非整片使用药品、不常用及特殊的药品(非指精麻)等需用DTA外摆的药品管理难度更大。本文分析外摆药品的相关特点和管理难点,尝试结合药品库位码方式,对药品管理作一肤浅的探讨。
1. 外摆药品的特点和管理难点
1.1 非整片使用药品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房使用的药品规格不符合临床用药需求,要用适当的方式分割至所需的剂量,如半片、1/4片等,这些需要DTA外摆。
1.1.1 一些非整片使用药品用药量大或较大,在当前药学人员紧张状况下临时分割明显降低工作效率,并引起不必要的浪费和增加潜在的差错,甚至于影响护士的正常工作,需要提前准备。如美托洛尔、多巴丝肼、卡托普利片等根据临床需要分成半片、1/4片等,用药量很大的。
1.1.2 一些非整片使用药品虽然用量很小可以临时分割,但每次去病区药房的药架上取用很麻烦,整合药品挖取几片后很难看,况且这些药品的数量也不少,跑来跑去明显行不通。即使放在摆药机旁的药品架子上,如果没有固定的位置,效率低下并且容易拿错药。这二种均不利于药品的管理,是潜在药品差错的原因之一。
1.1.3 药品裸片很多为白色圆片、无明显标识、外观比较相似,有时大小相差不多,分割后更加难以辨识。在加入DTA时容易张冠李戴引起不必要的差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药师也不例外。这在病区药房是很常见,即使发生差错也不易发现。
1.1.4 药品拆零后储存条件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密闭或密封状态变成相对开放,光线、湿度和氧气等在很多情况下对药品本身的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使用有效期也会相应缩短,而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和规范之类的。如何保证拆零药品的质量,做到用药安全有效成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1.2 普通的非常用药品 由于病区患者病种多和病情复杂等,病区药房每天的口服药品品种比较散乱。一些非常见病药品临床用药量本身很少,或者随病人人数呈现一定的波动,有时用得多、有时完全不用,但总体用量较少。一些冷僻药品或者老药等没有成为多数医生的用药习惯,用药量也少而且不规律。其他原因如摆药机没有专用盒(摆药机装置内储藏并摆药时用于识别药品的装置)、用药数量也不大等需要外摆。这些药用药量虽少,品种却不少,使用摆药机专用药盒不经济也没必要,临时去他处取用不仅麻烦效率低,而且摆放紊乱易重复取,不利于药品管理。
1.3 一些特殊药品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不适合或不宜直接放摆药机内的药品,都需要外摆。
1.3.1 易吸湿和易裂片药品 一些药品在高湿度下尤其梅雨季节容易潮解变性,一些药品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易产生裂片,这与药品本身的性质和生产工艺等有关,拆零后发生上述现象在病区药房比较常见。这些药品放在摆药机专用盒内,一旦在一定时间内没有用完可能产生上述弊端。需要一提的是,中成药胶囊剂由于中药提取物成分繁杂易吸湿致胶囊内药物结块,如临床用于鼻饲患者则肉眼可见,一般情况下难以发现。
1.3.2 易碎裂和特殊性状药品 一些药片本身容易产生碎屑,进入摆药机运转后产生的碎片可能被机器误读为一整片而致少片,或者多余碎屑留在原包或产生串包现象。有些药品的形状特别,不能通过摆药机内专用盒,如我院使用的维生素AD为鱼形态的软胶囊。一些滴丸和软胶囊去掉包装后过很快会变软,产生形状变化,甚至色泽也有一定的改变,内置摆药机容易出错(有药情况下机器会显示药品用完了请加药),或产生多加、串包等现象。这些药品比较适合使用外摆,除非用药量很大可临时适量内置。
1.3.3 治疗窗窄或毒性比较大的药品 这些药品使用不当或用错患者,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如果没有明显的外观特征,加药时有可能放错位置而产生系统性风险。如华法林片剂量过大增加出血的风险、小了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根据病情和检验结果权衡后使用不同的剂量。而华法林药片本身为白色的小圆片,容易通过其他药品的摆药机内置专用盒,机器不易报警提示,作为外摆可能更加合理。
1.3.4 其他情况 有些药片体积很大,如碳酸镧片为很大的圆片、钙尔奇D咀嚼片大而不规则且易碎等,内摆容易产生碎裂或影响包装纸包装(粘在滚筒上),外摆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上述不足,但更合适些。有些药品价格较贵,如威凡(伏立康唑片)临时拆零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 外摆药品实行库位码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病区药房实行库位码管理的优点 库位编码在病区药房的应用已有报道(2)。我院病区药房对库架上的药品实行库位码管理很多年,具有较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药品库位编码的设置和及时维护更新,输入医院HIS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后,可在药房发药系统的相应位置查看,并在病区汇总发药清单中显示和打印,有利于减少差错和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对于摆药机外摆药品同样适用,外摆时根据DTA热敏打印纸上显示的代码,与药架上预留的代码相对应,即可快速提取相应药品。
2.2 外摆药品库位码编码规则及显示 摆药机外摆药品均为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药,品种也相对少,编码一般由1个英文字母和3位数字即可。英文字母代表药柜或者抽屉的层次,第1位数字代表每层的分区,第2、3位数代表药品在该分区的所在位置。如某药品在A层1区的第一的位置,则设置为A1.1,以此类推。A1.1等符号会在病区长期或临时口服用药医嘱(住院部已收费)由药师提交到摆药机系统后,在DTA打印纸上自动显示,便于药师快速寻找到相应药品。通过对外摆药品库位码的设置和及时维护更新基本杜绝了无序摆放,降低了摆药机在药师外摆药品时的暂停(外摆时摆药机会暂时停止工作,待设置完成后重新开始)时间,有利于减少潜在的差错和提高工作效率。
2.3 药品的分区管理 病区药房一般按药品的管理制度分为内服药、外用药、注射剂、精神药品、冷藏药品等等分区。用于摆药机的外摆药品均为口服片剂或胶囊剂,分区相对简单。为便于管理,可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非整片使用药品区、瓶装药品区、盒装药品区及高危药品区。其中高危药品区要有专门的醒目的高危标识,不得与其他药品混杂存放。
2.4 常用的非整片使用药品的管理 一些非整片使用药品,每天或者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外摆、数量较大,拆零后不易出现变色、潮解或软化等外观改变,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者,可提前切割成所需要的半片、1/3、1/4片等,存放在密闭性好的安全盒子里。前面已述片剂拆零后可能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因此使用抽屉式存放可能比开架式储藏相对密闭且避光,有利于减少药品质量的变化。并且从整体上给人一种整洁有序的感觉。为提高外摆效率,可在同一位置(如A1.1)前后放置二个写有相同药名和原规格(如倍他乐克25mg)的盒子,内装相应的药片(如倍他乐克25mg半片),供外摆时取用。使用二个盒子的好处在于,本文认为当某非整片使用药品用完后临时切割又回到操作麻烦的老路上,如在还有少量剩余的情况下提前补充日积月累不知道会留下啥时切割的药片不利于药品的管理,二个盒子则解决了此矛盾。具体操作如下:当前面盒子的药品剩余量不足一天时提前在后一个盒子切割一定数量的该药片,前面用完后与后面的位置交换,以此类推总保持着适当的数量。切割后应在盒盖上张贴注明药品批号、效期和操作日期的标签,具体数量应根据药品包装等实际情况而定,本文认为一般以一至二周的用量为宜,这有利于效期管理和药品质量控制。如遇药品使用情况改变,从切割之日算起二或三个月后药品还没有用完,为保证质量可考虑废弃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2.5 其他非整片使用药品的管理 一些非整片使用药品使用量少,更主要的是不是每天都用,可放在原包装里临时分割,未曾用完的非整片当天即弃。易潮解的药片尤其瓶装的存放数量尽量少些,用时分割,未曾用完的非整片即弃。治疗窗窄或 毒性比较大的药品,如华法林片虽然非整片用的比较多,但应放在相应的高危区并最好用原包装放置半片之类的(有注明操作日期的标贴),用后及时放回原处。不宜分割的胶囊,如儿科使用优思弗(熊去氧胆酸胶囊)1/2Bid,可外摆后提醒相关护士临用时处理。
2.6 原包装药品的管理 要求药品摆放整洁有序 、取用方便,使用后及时放回原处。盒装与瓶装分开存放,根据药房的实际情况可用普通药架或旋转式药架,一些瓶装药品也可放在抽屉。盒装药品可用原包装,不必额外拆零存放,以保证药品储存条件与原要求基本一致。瓶装药品使用后应及时旋紧盖子,一般情况下应一瓶用完后再打开另一瓶。冷藏药品临时从冰霜中取用,放在相应位置,在摆药机工作完成后,及时放回冰霜。易潮解药尽量少放,保存原有的干燥剂,注意温湿度的变化,如外观发生改变应弃用报损(其他药品也一样),以保证药品质量。高危药品按规定要求执行。
3.小结和讨论
病区药房使用摆药机进行药品单剂量包装,与传统人工摆药相比,各病区无需配备专职护士也明显减轻了病区相关护士的工作负担,避免了药品分发时的张冠李戴式差错,其各方面的益处显而易见。随着医院对安全医疗和患者感受的重视,理性地看待摆药机带来的机器和耗材成本的大幅提高,摆药机应用日益普遍,能使用的药品几乎全部用摆药机包装,包括非整片使用药品。这在保证药品的准确性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药品的质量管理等方面,对病区药房药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保证药品质量、避免潜在差错和提高工作效率构成病区药房工作的铁三角。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表明,我院对摆药机外摆药品包括非整片使用药品实行库位编码的管理方式,能够使药品摆放有序、药师快速准确无误地找到所需药品,有效地解决了药品质量、工作效率和调配准确率之间的矛盾。本文认为,对非整片使用药品采取预先切割和同一品种预备双药盒方式,能够在提高外摆速度的前提下也较好地解决了药品在拆零后的效期和质量保障。上述措施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探讨。
药师的执行力和及时的更新维护更加重要。药品的有效补充和对非整片使用药品切割后及时注明批号、效期和分装日期是基础。随着所用的药品品种和数量等的不断变化,除了对外摆药品品种和数量也要不定期地及时调整和更新外,有关药师对库位码的维护和及时更新也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青,张银霞,张晏苗,等. 应用“木桶理论”提高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药品质量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7):648-650
[2] 黄莹. 库位编码在住院部药房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