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曲亚明1 刘国英2 窦蕾2 曲宁1
( 山东省省立第三医院1 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邮编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维吾尔(维)族、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和影响因素,为耳鼻喉科临床医师早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57例的维、汉族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收治维族524例,其中,高胆红素血症101例,新生儿肺炎26例,母妊娠合并糖尿病儿38例,新生儿窒息46例,新生儿宫内感染53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3例,新生儿湿肺15例,溶血病10例,早产儿222例;收治汉族1533例,其中,高胆红素血症611例,新生儿肺炎61例,母妊娠合并糖尿病儿159例,新生儿窒息65例,新生儿宫内感染12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37例,新生儿湿肺25例,溶血病27例,早产儿420例;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生后72小时进行听力初筛,对病例进行疾病构成比、听力筛查未通过率、听力未通过疾病构成比分析,通过χ2检验,比较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15.56%,其中维族为25.19%,汉族为12.26%。以早产或极低体重、新生儿宫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母妊娠糖尿病、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湿肺为序,维族疾病构成比(%)为 42.37、10.11、19.27、8.78、4.96、7.25、2.48、1.91、2.86;汉族疾病构成比(%)是27.40、8.35、 39.86、4.24、3.98、10.37、2.41、1.76、1.63,两者构成有差异(P < 0.05)。以上维族疾病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为:24.77、47.17、16.83、26.09、30.77、15.79、30.77、30.00、13.33;汉族疾病未通过率:17.86、17.97、4.91、24.62、13.11、10.06、29.73、22.22、12.00。以上疾病维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病例构成比(%):41.67、18.93、12.87、9.09、6.06、4.55、3.03、2.27、1.52;汉族听力筛查未通过疾病构成比:39.89、12.23、15.96、8.51、4.26、8.51、5.85、3.19、1.59。 结论 早产或极低体重是NICU中维汉族新生儿听力未通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对维族新生儿影响更甚于汉族。其次宫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也是维汉族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对维族新生儿影响高于汉族。母妊娠和并糖尿病相对于维族是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听力筛查;维吾尔族、汉族;新生儿;对比分析
Uygur and Han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Uygur and Han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factors affecting hearing screening. Methods Both 524 Uyghur and 1533 Han newborns in NICU [ Including 222 Uygur and 420 Han premature infants and small for full term infants, 46 Uygur 65 Han newborns with asphyxia , 26 Uygur and 61 Han newborns with pneumonia, 101 Uyghur and 611 Han newborns with high bilirinbin, 53 Uygur and 128 newborns with intrauterine infection, 13 Uygur and 37 Han newborns with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10 Uygur and 27 Han newborns with neonatal hemolytic disease, 15 Uygur and 25 Han newborns with wet lung, 38 Ugyure and 159 Han newborn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received hearing screening test by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 (TEOAE)and the effective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passed rate and the effective-factors,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premature, intrauterine infection, hyperbilirubinemia, asphyxia, pneumonia, gestational diabetes,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neonatal hemolytic disease and wet lung in NICU Uygur newborns was as 42.37, 10.11, 19.27, 8.78, 4.96, 7.25, 2.48, 1.91 and 2.86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 constituent ratio of Han newborns was 27.40, 8.35, 39.86, 4.24, 3.98, 10.37, 2.41, 1.76 and 1.63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1). Of the Uygur newborns in NICU, 132 unpassed the TEOAE screening and the unpassed rate was 25.19%. Of the Han newborns, 188 unpassed the TEOAE screening and the unpassed rate was 12.2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newborns in NICU(P<0.01). The Uygur unpassed rate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small for full term infants, newborns with intrauterine infection,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newborns with asphyxia, newborns with pneumonia, newborn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newborns with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newborns with neonatal hemolytic disease and newborns with wet lung were as 24.77, 47.17, 16.83, 26.09, 30.77, 15.79, 30.77, 30.00 and 13.3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Han newborns(17.86, 17.97, 4.91, 24.62, 13.11, 10.06, 29.73, 22.22 and 12.00), the Uygur unpassed rate in premature infants and small for full term infants, newborns with intrauterine infection,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newborns with pneumonia and newborn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Conclusion The premature infants and small for full term infants in NICU are primary risk people for Uygur and Han hearing loss. Besides, the newborn hearing is also affected by many diseases such as intrauterine infection, hyperbilirubinemia, asphyxia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These diseases are more harmful to the hearing of Uygur newborns than to the Han newbor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asphyxia. The early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can reduce new born hearing loss .
KEY WORDS: NICU;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otoacoustic emissions; risk-factor
Uygur;Han
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配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能为高危儿的救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救治的高危儿待病情稳定后,均行听力筛查,目的在于尽早筛查出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查找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在其听觉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时,及时给予早期有效的干预策略,使其言语发育及认知发育得到最大限度的治疗和恢复,以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是新疆最大的专科医院,也是多民族孕妇分娩聚集地,分娩的新生儿中以维吾尔(简称维)、汉族居多。在NICU里这两民族新生儿听力未通过比率和高危因素是否存在差异?伴发疾病谱是否不同?为此,我们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维、汉族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两民族听力筛查未通过率和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筛查对象 选取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NICU病房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57例的维、汉族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维族524例,男229例,女295例,胎龄均在27⁓40周,出生体质量980⁓4000g,顺产310例,剖宫产214例;汉族1533例,男946例,女587例,胎龄均在27⁓40周,出生体质量1120⁓4000g,顺产911例,剖宫产62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维、汉族高危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1.2听力筛查方法 均使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耳声发射分析仪,选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法,采用短声刺激测试,结果以“pass”(通过)或“refeer”(未通过)表示。足月儿病情稳定在生后3天后,早产儿待病情稳定后,自然睡眠状态下在安静的房间进行测试,测试前清除外耳道盯聍,选择合适耳塞,探头密塞于外耳道。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天进行TEOAE复筛,仍未通过者转诊耳鼻喉科进行确诊。
1.3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设计统一表格,查阅电子病历,记录重症监护病房维、汉族新生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孕周、出生体质量;同时记录是否存在:窒息、呼吸机应用、母孕期合并妊娠并发症、高胆红素血症、湿肺及先天性宫内感染、败血症等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室维、汉族新生儿疾病构成比
重症监护室维、汉族新生儿疾病构成情况:以早产或极低体重、新生儿宫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母妊娠糖尿病、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湿肺等为序,维族疾病构成比(%)为 42.37、10.11、19.27、8.78、4.96、7.25、2.48、1.91、2.86;汉族疾病构成比(%)是27.40、8.35、 39.86、4.24、3.98、10.37、2.41、1.76、1.63,两者有差异( χ2 =100.1 P < 0.0001)。
2.2 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比较
本次NICU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2057例,听力筛查未通过率15.56%(320例),其中维族新生儿未通过率25.19%(132例),汉族新生儿未通过率12.26%(188例),维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明显高于汉族(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8.70, P <0.0001)。两组维、汉族新生儿在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出生体质量、耳毒性药物的应用、颌面畸形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重症监护室维、汉族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过疾病比较
表1 重症监护室维、汉族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过疾病构成
疾病因素 |
维 族 |
|
汉 族 |
χ2 P |
例数 贡献未 构成 (例) 过率(%) 比(%) |
例数 贡献未 构成 (例) 过率(%) 比(%) |
|||
早产或极低体重 55 10.49 41.67 75 4.89 39.89 新生儿宫内感染 25 4.77 18.93 23 1.50 12.23 高胆红素血症 17 3.24 12.87 30 1.96 15.96 新生儿窒息 12 2.29 9.09 16 1.04 8.51 新生儿肺炎 8 1.53 6.06 8 0.52 4.26 6.746 0.5643 母妊娠糖尿病 6 1.15 4.55 16 1.04 8.51 胎粪吸入综合征 4 0.70 3.03 11 0.72 5.85 新生儿溶血病 3 0.60 2.27 6 0.40 3.19 新生儿湿肺 2 0.38 1.52 3 0.20 1.59 合 计 132 25.19 100 188 12.26 100 |
维族听力初筛未通过率中,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例数最多,贡献初筛未通过率10.49%,其次为新生儿宫内感染贡献未通过率4.77%,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听力筛查未通过数也较高,各贡献未通过率3.24%、2.29%,而新生儿溶血病及母妊娠糖尿病小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数较低,分别贡献0.6%和1.15%;汉族听力初筛未通过率中,早产或极低出生体重儿例数最多,贡献初筛未通过率4.89%,其次为高胆红素血症贡献未通过率1.96%,而新生儿宫内感染位居第三,贡献未通过率1.5%,母妊娠糖尿病小儿、新生儿窒息小儿初筛未通贡献率比较高均为1.04%,新生儿溶血病及新生儿湿肺初筛未通过贡献率仅为0.4%和0.2%。 影响NICU维、汉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6.746,P=0.5643),即影响维汉新生儿听力的疾病构成相似。
2.4 NICU维、汉族新生儿不同疾病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比较
表2 新疆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室维、汉族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
疾病因素 |
维 族 |
|
汉 族 |
P |
例数 未通过 未通 (例) 数(例) 过率(%) |
例数 未通过 未通 (例) 数(例) 过率(%) |
|||
早产或极低体重 222 55 24.77 420 75 17.86 0.0396 新生儿宫内感染 53 25 47.17 128 23 17.97 <0.0001 高胆红素血症 101 17 16.83 611 30 4.91 <0.0001 新生儿窒息 46 12 26.09 65 16 24.62 1.0000 新生儿肺炎 26 8 30.77 61 8 13.11 0.0705 母妊娠糖尿病 38 6 15.79 159 16 10.06 0.3874 胎粪吸入综合征 13 4 30.77 37 11 29.73 1.0000 新生儿溶血病 10 3 30.00 27 6 22.22 0.6788 新生儿湿肺 15 2 13.33 25 3 12.00 1.0000 合 计 524 132 25.19 1533 188 12.26 |
新生儿宫内感染,维族听力初筛未通过率高达47.17%,汉族只有17.97%。 新生儿肺炎,维族未通过率达30.77%,汉族仅13.11%。胎粪吸入综合征,维、汉族未通过率近似,30.77%和29.73%。新生儿溶血病,维族未通过率达30%,汉族族未通过率22.22%。母妊娠糖尿病,汉族听力初筛未通过率达10.06%,而维族为15.79%。新生儿窒息,维、汉族未通过率相近,分别为26.09%、24.62%。维族入住NICU最多的早产或极低体重儿听力初筛未通过率达24.77%,汉族未通过率为17.86%。汉族入住NICU最多的是高胆红素血症,其听力初筛未通过率仅为4.91%,而维族未通过率为16.83%。新生儿湿肺,维、汉族未通过率接近,为13.33%和12.00%。
讨 论
据国内文献报道,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 ⁓ 3‰,而在NICU抢救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高,约2% ⁓ 4%,其中重度以上者为1%;国外Mason等报道,入住NICU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达5%[1]。听力障碍的患儿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的影响,不能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建立正常语言学习,最终导致聋哑,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学习困难等心里行为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主要内容之一,是对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婴儿予以早期发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早期干预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通常采用DPOAE方法,即产生于耳蜗的声能经中耳结构再穿越鼓膜,通过听骨链以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产生瞬态弹性波,具有敏感、客观、无损伤、快速、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势[2]。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常谷文等对新疆正常足月维、汉族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率在9.93%。而对于NICU不同民族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监测及危险因素的探讨,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中,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NICU中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2057例,新生儿未通过率15.56%显著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说明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较正常新生儿高,是听力 损伤的高危人群。其中维族新生儿未通过率25.19%,汉族新生儿未通过率12.26%,维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比汉族新生儿高12.93%,是什么原因导致维族听力筛查未通过率高于汉族?
NICU中维、汉两族高危儿疾病构成比明显不同(P<0.05),维族新生儿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是早产或极低体重儿,构成比42.37%,听力筛查未通过率24.77%,对NICU维族新生儿未通过贡献41.67%,占所有维族NICU新生儿疾病影响听力的第一位;而汉族早产或极低体重儿排在NICU汉族新生儿疾病的第二位,构成比27.40%,听力筛查未通过率17.86%,对汉族新生儿未通过贡献39.89%,占所有汉族NICU新生儿疾病影响听力的第一位;说明早产/极低体重儿是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主要疾病影响因素。有研究显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发病率高的原因是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耳蜗外毛细胞发育不成熟(耳蜗外毛细胞在33⁓35周时才发育)[3],影响听力筛查的通过率。维族未通过率比汉族高6.91%,这样与维族早产儿出生胎龄比汉族小,体重更轻有关,即发育更不成熟所致。维族早产或极低体重儿在NICU新生儿疾病构成比高、未通过率高,是NICU维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显著高于汉族新生儿的主要原因,说明早产或极低体重儿对维族NICU新生儿听力损害更为严重。因此,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是降低耳聋发病率的关键。
维族新生儿排在NICU第二位的疾病是高胆红素血症,构成比19.27%,听力筛查未通过率16.83%,对维族新生儿未通过贡献12.87%,是维族在NICU对听力影响疾病的第三位;然而在汉族新生儿排在NICU疾病的第一位,构成比39.86%,听力筛查未通过率4.91%,对汉族NICU新生儿未通过贡献15.96%,占汉族对听力影响疾病的第二位。说明高胆红素血症是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重要疾病影响因素。胆红素存在广泛的神经毒性,是对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神经元突触有20%属于神经节苷和神经鞘磷脂,游离胆红素是亲脂性物质,与其结合力是其他结合力的2-25倍[4]。而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肝脏酶活性差,游离胆红素过高可抑制Na-KATP酶,造成神经传导延缓,使脑干听觉、视觉诱发电位损伤,有文献报道,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未通过率较轻度患儿明显增高,且恢复率低于正常新生儿[5]。虽然汉族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入住NICU比高,但是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低,拉低了NICU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与汉族“有病及早救治预防不良后果”的意识有关,不待出现严重情况才入住。所以提高维族育龄夫妇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早期干预、及时治疗防止黄疸过高,降低新生儿听力障碍的一关键因素。
维族排在NICU第三位的疾病是新生儿宫内感染,构成比10.11%,听力筛查未通过率47.17%,对维族新生儿未通过贡献18.93%,是维族在NICU对听力影响疾病的第二位;汉族新生儿宫内感染排在疾病第四位,构成比8.35%,听力筛查未通过率17.97 %,对汉族NICU新生儿未通过贡献12.23%;是对汉族新生儿听力影响的第三位疾病。说明新生儿宫内感染是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学者报道,新生儿宫内感染尤其是CMV感染是感应神经性耳聋的首要原因,占耳聋患儿的30%-40%[6]。感染引起的听力损害可能与病毒诱导的迷路炎有关。同时病毒对脑室管膜细胞和听神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有特殊亲和力,直接损害耳蜗内结构,导致耳蜗、听神经及血管内皮等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7]。尽管新生儿宫内感染在NICU疾病占比在10%左右,然而维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高出汉族29.20%,明显拉高了NICU维族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与维族孕妇对妊娠后期和生产保健知识不足有关。加强孕妇孕产保健知识教育和宣传非常必要。
维族排在NICU第四位的疾病都是新生儿窒息,维族的构成比8.78%,听力筛查未通过率26.09%,对维族新生儿未通过贡献9.09%;新生儿窒息排在汉族NICU疾病的第五位,构成比4.24%,听力筛查未通过率24.62%,对汉族新生儿未通过贡献8.51%。杨崇玲等采用TEOAE法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听力筛查,得出新生儿窒息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本研究中新生儿窒息也是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重要影响因素。原因是缺氧窒息时可累及耳蜗组织,可使耳蜗组织产生类似于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过度激动引起的神经中毒[8]。窒息新生儿未听力筛查未通过率很高,危害大,因此加强孕、产过程的监测预防,发现异常及时救治。
母妊娠糖尿病位于汉族NICU新生儿疾病构成第三位,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一重要因素,构成比比维族排在第六位明显高,虽然未通过率低于维族,但是对汉族新生儿未通过贡献8.51%,排在并列第四位,母妊娠糖尿病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低的原因被认为是母亲孕期血糖高刺激胰岛功能引起红细胞增多,导致红细胞破坏产生过多的胆红素,引起脑干听觉、视觉诱发电位损伤[9]。汉族孕妇相对维族孕妇饮食摄入更多高糖高营养,发病几率增高,但发现后能愿意及早接受治疗控制[10]。
其他如新生儿溶血病,溶血后可引起黄疸在短时间内进行性加重,易合并胆红素脑病,出现胆红素脑病四联症,其中之一就是听力的损害[11]。而本研究中溶血病患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发病率较低,发病率低的原因与产儿科合作关系良好,孕妇孕期定期监测抗体,及时干预,胎儿娩出后早期给予换血治疗,避免黄疸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降低胆红素对听力的影响。
综上分析,早产或极低体重儿、新生儿宫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是维、汉族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上述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长期监测听力的发育,及时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患儿,给予帮助如使用助听器帮助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因此,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听力筛查[12]。
参 考 文 献
[1] 聂迎玖,戚以胜,赵啸天,等.耳声发射技术在围产期听力学中的应用价值[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9,6:203.
[2] 黄丽辉,解读2010年版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495.
[3] 吴红梅,任健.早产儿听力筛查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74.
[4] 郑友凤,韩军宁,淄博市2010-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383。
[5] 周平,曾刚,彭杰,80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14。
[6] 杨影,孙喜斌,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早期干预的影响因素[J],听力学及语言疾病杂志.2014,22:105。
[7] 王秀菊,李月梅,张会丰,等.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听力损害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1。
[8] 唐向荣,黄丽辉,李红辉,等,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的婴幼儿听力随访及干预情况[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424。
[9] 孙鹏程,梁勇,谭曼玲,1021例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与听力损失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594-893。
[10]卜行宽,国际新生儿听力筛查概况[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22(1):3-4.
[11]余红, 沈沛, 赵军.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 11(5):300-302
[12] 韩冰,历建强,兰兰,等,中国内地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的回顾性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