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MSCT和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方面的不同价值
田爱民(山西省陵川县人民医院,山西 陵川 048399) 马国林
摘要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诊断方面的不同价值。方法62例AP患者均接受MS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AP的征象特点、对胰腺及周围病理改变的显示结果以及诊断AP的效果。结果 MSCT与MRI诊断AP征象均较为典型,大部分征象相似;MRI对胰腺积液或胰周积液及胰腺比邻结构改变显示率显著高于MSCT(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胰腺改变、胰腺轮廓改变显示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AP的正确率以及病情评估准确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与MRI对AP的诊断价值相似,但MRI图像更清晰,诊断准确度更好。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
Tian Aimin Ma Guolin
lingchuan people’s Hospital,Lingchuan Shanxi, 048399
Comparison of the value in AP inspect by MSCT or MRI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lue in acute pancreatitis(AP) inspect by 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Methods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P were inspected byMSCT and MRI. The sign characteristic, pathologic change of pancreas and peripancreatic, diagnosis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sign characteristic of AP inspected byMSCT or MRI were representative, and the most of them were the same; The display rate of pancreas effusion, peripancreatic effusion and peripancreatic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for the MRI were higher than the MSCT(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display rate of pancreas change and pancreatic contour change between the two way(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disease assessment accuracy between the two way(P>0.05). ConclusionThe value of AP inspect by MSCT or MRI are the same. But the 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MRI are better.
KeywordsAP;MSCT;MRI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以胰酶激活和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典型特征,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死亡风险高,需及时进行救治[1]。及早发现并确诊是把握AP治疗时机的关键,因此研究有效的影像学手段为AP的准确诊断提供直观的影像依据具有重要价值。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在AP诊断中快捷、简单,但受到分辨率以及患者配合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轻度AP早期病理改变中敏感性略差,易出现漏诊或误诊[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则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液体信号敏感度也较好,在诊断早期轻度AP方面有所优势[3]。本研究即对MSCT与MRI在AP诊断中的整体表现和优劣进行比较,以期为影像学检查手段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50.22±5.65)岁,病情:轻度36例、中度15例、重度11例,10例入院前有过度饮酒或暴饮暴食史。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初诊病例;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4]中AP相关诊断标准;临床以急性、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为典型表现;经实验室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等检查结合多项影像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的血清淀粉酶升高;有肝肾、胰腺疾病史者;合并严重感染或出血性疾病者;有其他影像影像学检查结果或影像质量的疾病者;影像检查配合度差者。
1.3 方法
1.3.1 MSCT检查
使用日本东芝公司制造的TOSHIBA Asteion/Super4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患者检查前禁食8h,检查前30min口服温水800ml。先进行常规腹部平扫,之后以2.5~3.0ml/s速度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商品名:欧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58,规格:100ml:30g)100ml。对比剂注入完毕后25~30s开始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25~30s)、静脉期扫描(70~80s)、延迟扫描(180~300s)]。平扫与增强扫描范围为肝顶部至肾脏下极,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电流250mA、扫描视野16cm×16cm、矩阵512×512、层厚5mm、螺距1。将MSCT重建获取的图像传输至配套EBW处理工作站中进行处理和计算。
1.3.2 MRI检查
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MAGNETOM ESSENZ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患者检查前禁食、禁水8h。使用体部线圈+呼吸门控进行扫描,先进行常规腹部冠状位trufisp屏气序列扫描;然后在冠状位上定位,采用自由呼吸方式采集T2WI图像(T2-balde-fs-tse-tra-256,FOV380×380,TR3500,TE78,Bandwidth467,Echo space5.36,Resolution256×256),层厚为3mm;选用Flash 2D in-off序列,扫描屏气采集T1WI图像,出2幅图像-正相位、反相位,层厚为3mm;扫描DWI序列,采用EPI序列,b值使用50,400,800。之后以2.5ml/s速度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Gd-DTPA(药品名称: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60002,规格:15ml:7.04g)用VIBE(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息扫描)进行增强扫描。
1.3.3 图像分析
由两名资深放射科专家共同对MSCT与MRI图像进行阅片,观察胰腺改变(大小、形态、密度及信号)、胰腺轮廓改变、胰腺积液或胰周积液、胰腺比邻结构改变(包括十二指肠、胆总管等)。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AP的征象特点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胰腺及周围病理改变的显示结果、诊断AP的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最终结果以均数±标准差显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最终结果以百分率显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AP的征象对比
MSCT征象:AP患者MSCT图像显示胰腺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多数呈均匀性强化(见图1a),部分患者可见胰周少量积液。单纯水肿型胰腺炎密度可正常或轻度减少;而坏死性胰腺炎则密度不均匀。肝内胆管未见异常,胆总管近端与胰管略有扩张,胆囊略显臌胀,胆囊壁未见明显增厚,胆囊内也无异常密度影。胰腺坏死区与蜂窝组织炎平扫不易显示,使用造影剂增强扫描可见低密度坏死区。有胰周改变者胰腺周围脂肪内可见模糊条网状密度影(见图1b)。有出血坏死者增强扫描时可见散在点状或斑片状低密度灶或在密度减低区夹杂密度增高影。
图1 AP的MSCT诊断图像(a 胰体尾部存在囊实性病变,胰管扩张且有附壁强化结节;b 胰体尾部明显增厚,边界不清,邻近脂肪絮样高密度水肿出肝密度降低)
MRI征象:AP患者MRI图像显示胰腺不同程度肿大,花边样轮廓消失,胰腺边界模糊不清(见图2a),部分患者为局部改变,胰腺T1与T2信号略长。单纯水肿型胰腺炎腺体T2WI信号有所升高,T1WI信号有所下降,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显示均匀强化;而坏死性胰腺炎则腺体T2WI信号呈不均匀混杂状态,且存在局灶性的T1与T2长信号。部分有胰周积液者呈混杂信号,有出血者T1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可见不均匀强化。有坏死灶者病灶为低密度不强化区,增强表现与MSCT相似。MRCP显示胰管与胆管有不同程度扩张,能良好显示胰周、肾周及盆腔的胰液流注情况,部分患者可见肾周被膜增厚、肾旁前间隙积液(见图2b)。
图2 AP的MRI诊断图像(a 胰体尾部存在囊性占位,胰管扩张且内部存在强化结节;bT2WI TSEFS序列显示双侧肾周被膜明显增厚,肾周间隙与网膜囊有积液)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及周围病理改变的显示结果对比
MRI对胰腺积液或胰周积液及胰腺比邻结构改变显示率显著高于MSCT(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胰腺改变、胰腺轮廓改变显示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及周围病理改变的显示结果对比[n,%]
检查方法 |
胰腺改变 |
胰腺轮廓改变 |
胰腺积液或胰周积液 |
胰腺比邻结构改变 |
MSCT(n=62) |
49(79.03%) |
47(75.81%) |
37(59.68%) |
21(33.87%) |
MRI(n=62) |
54(87.10%) |
49(79.03%) |
57(91.94%) |
35(56.45%) |
χ2 |
1.433 |
0.185 |
17.589 |
6.382 |
P |
0.231 |
0.668 |
0.000 |
0.012 |
2.3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AP的效果对比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AP的正确率以及病情评估准确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AP的效果对比[n,%]
检查方法 |
诊断正确 |
漏诊 |
误诊 |
|||
病情评估准确 |
过高评估 |
过低评估 |
合计 |
|||
MSCT(n=62) |
46(74.19%) |
3(4.84%) |
3(4.84%) |
52(83.87%) |
8(12.90%) |
2(3.23%) |
MRI(n=62) |
52(83.87%) |
2(3.23%) |
1(1.61%) |
55(88.71%) |
6(9.68%) |
1(1.61%) |
χ2 |
1.752 |
1.033 |
0.208 |
0.614 |
0.322 |
0.342 |
P |
0.186 |
0.309 |
0.648 |
0.433 |
0.570 |
0.559 |
3 讨论
AP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后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胰腺腺体与周围组织的水肿、出血及坏死[5]。目前,临床上常根据上腹痛等AP典型症状配合血尿淀粉酶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进行诊断[6]。近几年,重症AP发病率逐年升高,随之而来的感染、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风险大增。因此,及早对AP进行准确诊断和病情评估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
随着国内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X线、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AP临床诊断中也有不同的应用价值[7]。如何选择快捷、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对AP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效果有明显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影像学手段进行比较分析。X线与超声虽然操作简单,价格也相对便宜,但在AP诊断中准确率不能令人满意,本研究中重点分析MSCT与MRI对AP的诊断效果,以期为A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MSCT是一种分辨率较高的快速扫描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胰腺和周围组织的内部结构,受脂肪与肠道气体干扰较小,平扫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发现病灶出血和坏死等情况[8]。本研究中AP患者的MSCT图像征象十分典型,主要表现为胰腺的肿大、密度变化以及积液、出血、坏死等异常改变。但临床实践表明,MSCT自身分辨率仍需进一步提升,且检查前准备及患者检查中的配合度也会影响图像清晰度[9]。因此在轻症AP与AP早期改变的诊断中敏感性较低,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延误治疗时机[10]。而通过增强扫描能够提高分辨和对比效果,显示腺体不强化的低密度坏死灶,适用于鉴别坏死型胰腺炎[11]。但进行增强扫描也会明显增加检查费用,注入对比剂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而MRI则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对液体信号敏感性高,能够准确显示胰腺形态及其周边组织结构等情况,因此MRI对轻症AP及AP早期改变的诊断效果优于MSCT,使患者的病理改变能够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2]。国外专家也指出[13],胰腺组织血流丰富,AP患者早期病理改变发生后胰腺组织炎性状态能够对局部血流和微循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推荐MRI作为诊断AP的优选手段。临床实践表明,MRI在T1WI上胰腺和周围脂肪信号对比效果好,在T2WI上胰腺组织和邻近消化道信号对比效果好,同时MRI对患者出现渗出、积液等水含量变化情况信号显示十分敏感,加之抑脂、压水等成像序列更能够增加组织间对比度,从而为AP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丰富的信息[14]。另外,MRI平扫即对胰腺的坏死、出血情况有良好的敏感性,平扫表现与增强扫描符合程度高,较MSCT效果更佳[1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MRI对胰腺积液或胰周积液及胰腺比邻结构改变显示率显著高于MSCT,在诊断AP的正确率以及病情评估准确率方面略高于MSCT,可见MRI在诊断AP和评估患者病情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MRI对检查条件的要求较高,检查时间较长,部分携带体外设备以及呼吸无法有效配合的患者无法进行MRI检查,都限制了MRI的应用。另外,对于有条件的患者推荐采取MSCT与MRI联合检查,使得二者进行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综上所述,MSCT与MRI对AP的诊断价值相似,但MRI图像更清晰,诊断准确度更好,可作为优选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芬, 杨柳, 王浩, 等. 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15):2983-2986, 2979.
[2]刘永, 罗朝军.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7):1337-1338.
[3] 何晓浩, 段常青. MRI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0):10-12.
[4] 王春友, 杨明.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急性胰腺炎外科诊治现状与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1):8-10.
[5]孙备, 李乐. 急性胰腺炎诊治理念更新与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3):235-239.
[6]余贤恩. 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及严重性预测评估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2):234-237.
[7]刘莉, 李晶, 郝强, 等.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估的影像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 37(3):246-250.
[8]李勇. 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 河北医学, 2015, 21(8):1479-1481.
[9]曹文彬.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6):1093-1094.
[10]刘德樟, 周小忠, 莫小锋, 等. 多层螺旋CT动态检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 广西医学, 2013, 35(3):340-341.
[11]赖新波, 洪竞华. 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25(6):1125-1127.
[12]杨宇, 周智慧, 李平. MRI影像对比观察对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的探讨[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32(7):977-979.
[13] Graziani R, Mautone S, Ambrosetti MC, et al.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MR) findings in the Italian experience[J]. Radiol Med, 2014, 119(8):558-571.
[14]刘彬彬, 王蔚虹. 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3, 29(7):489-491.
[15]陈宏. CT、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