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天下 放飞五彩梦
——宝鸡巾帼发展电商脱贫致富纪实
2011年,宝鸡面皮“擀”动中国,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CCTV-9巜舌尖上的中国》,将宝鸡岐山擀面皮传遍全球,使小小擀面皮名声大作!
2017年,眉县的猕猴桃以其香甜可囗的优质品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让世界共享中国猕猴桃之乡的美味 ……
西府美食甲天下。宝鸡也成为“最中国美食城市”之一。《汉书》说关中,沃野千里,四塞之固。关中人在這片土地上耕耘了几千年,以种植小麦为主,很自然,吃饭以面食为主。他们用自己种的小麦做成了臊子面、擀面皮、油酥锅盔、肉夹馍等名优小吃,成就了一碗碗劲道十足的,备受市民欢迎,挤入非遗名录的擀面皮。使原来农家餐桌上的一道名不见经传的小吃,承载着漂泊游子无尽乡愁,通过抽真空包装和网络把独特的饮食文化传遍华下,走向五州。今年“双11”期间,陕西宝鸡的擀面皮网络销售火爆,销售额达到1800万元。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优质水果猕猴桃,销售额也突破了1611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小小的擀面皮、香甜的弥猴桃成为宝鸡电商发展新的双子座。在骄人成绩的背后,“巾帼电商”发展高歌猛进,异军突起。
织网架金桥 甘当引路人
有人说,要想亲近一座城市,美食是最好的切入点,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气质和文化特点。西府美食在宝鸡百姓心中的地位,不亚于青铜器、法门寺、太白山。电商兴起后,宝鸡市委、市政府谋定而动,出台加快发展电商的文件,从政府层面进行扶持和推动。市妇联抢抓这个机遇,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各级妇联帮助女大学毕业生、创业女青年、具有专业技能的女性群体创办电商企业,让更多的妇女投身电商、做大做强电商。建立加强妇女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培训基地,与市人社局、商务局等部门联合办班,大力开展巾帼电商技能培训,为大家提供政策咨询、热点问答、论坛交流等服务。功夫不负有心人,广大妇女在妇联的指导带动下,创办了一批优秀的电商企业和个体网店,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增收致富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妇女创业就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近年来,成长起来一批理念先进、精通网络营销的巾帼电商,她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和信誉,把擀面皮、猕猴桃、苹果、土蜂蜜、核桃等宝鸡特色美食,把名优产品销售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让宝鸡的美食享誉全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还带动了2500多户脱贫人口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
小小擀面皮开路当先锋
“带走还是现吃?”“辣子多少?”在宝鸡市金台区斗鸡市场陈王氏大辫子面皮店,在与操着浓浓西府口音的顾客交谈的三言两语中,就已快速切好了面皮,随后,抓起大盆,放入切好的面皮,加入面筋,油泼辣子,盐水和醋,黄瓜丝,快速搅拌,或装盘或装袋,两三分钟,麻利仓仓,一道让人唇齿留香垂涎欲滴的面皮便端上桌来。很多驾车到宝鸡的外地客人,下西宝高速的笫一站,便是先去她的面皮店,咥一盘面皮,真过瘾!由于大辫子面皮老板娘待人真诚热情,又留着一头油亮水滑的长辫子,被叫做“大辫子擀面皮”。她只是宝鸡众多擀面皮品牌中的一个缩影,宝鸡擀面皮品牌还有八亩沟、宝宝丶唐老鸭、祁胖女人等等,然而,在电商兴起前,擀面皮都是在小店“小打小闹”,销售和收入不是很高。2000年以后,随着面皮机的普及,电商的介入,面皮行业也有了自己的组织——面皮协会,30年风雨艰辛经营的陈王氏大辫子擀面皮,也通过学习参观,转变观念,开始重视网络销售,买来了真空包装机,通过智能手机动动手指,在淘宝店里就可以完成订单,一碗面皮3、5元,真空包装卖到6元,主要靠数量,一天就要网销1500多份。大辫子擀面皮凭着精益求精的经营,开拓出人生新的维度,从最早的露天小吃摊脱胎换骨,如今搬进了窗明几净的店面,注册了商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为精品陕货亮相第34届韩国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擀面皮网上销售、真空邮寄等营销应接不暇,在新疆、河南、甘肃等地建立众多分店。
不仅仅是这些老牌的经营者,面皮行业目前已经成了许多80后、90后创业者的首选。宝鸡岐正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静2012年返乡创业,办的面皮加工厂现在年产值600多万元。目前,正在办自营出口手续,办好后,可以自己做出口。李文静说:“以后,还要给企业做全程电子化监控,消费者买到面皮后,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从小麦到面皮生产的全过程”。
在一批“巾帼电商”的带动下,在宝鸡几乎随便一家擀面皮店都可以抽真空,通过快递直接寄到外地,电商这个概念已经完全渗入到每一个经营户的心里。宝鸡市面皮协会秘书长高颖告诉我们,协会自成立至今发展会员单位120余家,从业者知识层次越来越高,形成了以宝鸡面皮为依托的“辣椒、醋、耗材、包装、营销”等完整的产业链生产规模,具有SC认证的大型加工生产企业21家,通过形成产业链,带动数万人就业。宝鸡面皮现日销量75万份,已远销至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年出口额5000万元,2017年宝鸡面皮全年销售额30亿元。
水果vc王香甜润五州
与擀面皮一样,宝鸡的猕猴桃成为电商海洋里“驰骋万里”的“黑马”。50多岁的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妇女王红艳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戴上眼镜发朋友圈。她说:“一窍不得,少挣几百。村里人和我一样种猕猴桃,人家会网络销售,就比我家的卖得好。今年,我也不能落后!”“在网上销售,一亩地多卖半亩钱。”这些身边的榜样,激励着农民自发地通过微信朋友圈、淘宝生活圈等,不遗余力地销售自家的猕猴桃。
在陕西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常常会看到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线下收购、包装、发货;线上下单、收提交订单,热闹的网销景象。30岁的返乡创业负责人肖倩说:“以前主要是线下销售,年销售额也就是200多万,2015年注册电子商务公司,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经营,现在,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仅电商销售就1000多万。”公司共为本县30余家农户注册了电商网店,每年举办电商培训20期,培训人数150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餐饮、快递物流、包装、加工等各个产业,扩大了市场、拓展了销路,带动了全县136位农村青年失业人员进行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全国各地都有销售窗口,双11期间,一天接单7万,能让全国各地消费者品尝到家乡的美食,猕猴桃成了“致富果”。
唐家岭村主导产业是猕猴桃,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仅在价格上难占优势,也很难开拓销售市场。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专门为村民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帮农户统一销售。在她们的带动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发展线上销售,成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村”。村上过去由于季节性,导致妇女农闲时无事可干,现在,线上线下销售形成了产业链,从9月到来年4月妇女自己种完卖完猕猴桃,就可以到合作社从事包装等工作,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全都被吸纳到这里。以前,每个农户单凭销售一年收入5到10万元,现在线上线下一起卖,每家年收入翻一到两倍还多。
西府巧妇手拉手撑起半边天
推动电商发展过程中,针对广大妇女缺乏资金的现状,全市各级妇联将发展巾帼电商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巾帼电商解决资金瓶颈。目前,有近百名妇女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开办了网店,她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妇女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宝鸡秦麻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销售宝鸡美食为主的公司,公司由5个80后宝鸡女大学生组成初创团队,返乡创业,经过二年多的摸索锻炼,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协作,有凝聚力的核心团队,目前有300多人的包装发货团队,日发货量可达20000单。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之后,包装、储存、物流需要大量用工,她优先照顾贫困户,每年吸纳贫困户就业500余人,每一名贫困户每月都能领到1700到1800多元工资。目前,宝鸡巾帼电商已带动1500名妇女实现脱贫。市妇联主席王春霞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店小二’的角色全力服务好巾帼电商,采取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在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巾帼脱贫上借风而行,帮助她们提高经营水平,引领巾帼电商快速、健康发展。”
美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韵味,同时也散发着魅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宝鸡电商行业引发了新的创业热潮。市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借力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巾帼脱贫。从培育管理到电商网销,巾帼独领风骚,通过“入网行动”当好巾帼电商“领路人”,“触网行动”点燃“她经济”,成就“她梦想”,“强网行动”撑起扶贫攻坚“半边天”。西府女性借力电商让宝鸡美食走向世界,传播着中国饮食文化和民俗,群众的富足感、舒适感、安全感、自豪感不断提升,也让宝鸡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不仅仅是这些萦绕心间的西府美食,还有宝鸡的花椒、苹果、木耳……西府女性,正在用自己一双巧手编织着五彩斑斓的幸福美好生活,悉心地传递着文明印记,收获着指尖经济,铺就着一条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