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
许娟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邮编 43400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并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48例血吸虫感染患者的临床样本,获取患者的STs功能和CD3+、CD4+、CD8+、CD4+/CD8+的检测结果,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血吸虫病患者STs功能、CD8+数量显著升高,CD3+和CD4+数量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与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相比较,晚期血吸虫感染患者的STs功能、CD8+数量显著升高,而CD3+和CD4+数量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吸虫感染患者CD8+与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分别呈正相关而CD4+/CD8+与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呈负相关。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感染;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T细胞亚群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pontaneous suppressor T cell function and T cell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Xu Ju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434000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spontaneous suppressor T cell function and T cell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ethods: The clinical samples of 48 patients with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1818 were collected. The STs function and CD3+, CD4+, CD8+, CD4+/CD8+ t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people, the number of STs function and CD8+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schistosomiasis patients, and the number of CD3+ and CD4+ and the ratio of CD4+/CD8+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While comparing with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the STs function and the number of CD8+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number of CD3+ and CD4+ and the ratio of CD4+/CD8+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D8+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ontaneous suppressor T 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and CD4+/CD8+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ontaneous suppressor T cell function.
Key words: chronic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spontaneous suppressor T cell function; T cell subset
血吸虫病是感染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1]。因此,早期预防感染和后期控制疾病传染非常重要。近年来,有研究提出,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STs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血吸虫病的免疫调控有密切的联系[2-3]。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血吸虫感染患者为例,探讨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48例血吸虫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其中慢性血吸虫病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在18~65岁,平均(41.35±12.45)岁;晚期血吸虫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40.27±10.34)岁,其中ELISA方法检测所有患者HBsAg和IgM抗HBc均为阴性。所有患者的临床信息完整且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同意,所有研究均得到本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2方法
1.2.1 STs功能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10ml,置入肝素抗凝管后行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洗涤后用RPMI 1640培养液将其调至109/L,经细胞悬液分为2份,一份为反应细胞,一份加入50μg/ml丝裂霉素并置于37℃水中30min,通过三次洗涤后将浓度调至109/L,由此得到STs[2]。将得到的STs细胞加入linbro 96孔平底培养板中,其中实验孔50μl STs加入100μl反应细胞,对照孔加入150μl反应细胞,终浓度均为5μg/ml的Con A[3]。最后,置入37℃5%CO2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在48h后再加入3H-TdR 1μci/孔,72h后用多头细胞收集器将收集到的细胞置入49型玻璃纤维滤纸上,烘干后再置入10ml闪烁液中,测量其抑制活性。
1.2.2 T细胞亚群的检测
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l,采用FACS Calibur BD流式细胞仪,以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D3+、CD4+、CD8+等指标。
1.3 统计学
统计学处理所有实验数据均经SPSS 20. 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血吸虫病患者STs功能、CD8+显著升高,CD3+、CD4+、CD4+/CD8+显著降低;与慢性患者比较,晚期患者STs功能、CD8+显著升高,CD3+、CD4+、CD4+/CD8+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STs功能及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
STs抑制率 |
CD3+ |
CD4+ |
CD8+ |
CD4+/CD8+ |
正常人 |
20.14±5.88 |
75.44±8.21 |
49.42±4.62 |
30.05±5.12 |
1.61±0.45 |
慢性组 |
32.17±6.34 |
68.17±6.99 |
43.08±4.55 |
34.26±5.06 |
1.48±0.53 |
晚期组 |
46.28±5.37 |
60.41±5.87 |
39.87±4.27 |
39.25±4.81 |
1.24±0.58 |
3 讨论
宿主感染血吸虫后,血吸虫为抵抗宿主存活下来就会产生血吸虫的免疫逃避机制,这其中涉及抗原改变和免疫调节机制[4-6]。抗原改变指血吸虫抗原的变异、模拟和伪装,免疫调节是血吸虫通过合成神经分子、蛋白酶、细胞因子等来抑制宿主的免疫细胞功能,从而得以存活[7]。此外,血吸虫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与宿主自身免疫调节有密切的关系。已有研究者指出,血吸虫感染宿主后会导致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而宿主的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T细胞亚群变化在血吸虫的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可以通过检测STs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判断血吸虫病的感染程度[8-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人比较,血吸虫病患者STs功能、CD8+显著升高,CD3+、CD4+、CD4+/CD8+显著降低;而与慢性患者比较,晚期患者STs功能、CD8+显著升高,CD3+、CD4+、CD4+/CD8+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血吸虫感染患者CD8+和CD4+/CD8+与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呈正相关和负相关[11]。感染血吸虫后,血吸虫虫卵周围的辅助性T细胞通过释放IL-2、趋化因子及移动抑制因子等促进多种炎症因子局部聚集,介导肉芽肿的形成。但在慢性感染阶段,肉芽肿内的TS功能更强,通过释放可溶性抑制因子抑制其他T细胞亚群[12-13]。因此,可见STs功能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数量显著升高说明患者对血吸虫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上述结果显示晚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更明显,这主要是由于STs功能升高更显著,血吸虫患者Ts活性随着病程的进展显著升高,根据其与T细胞亚群变化呈负相关的关系得出,晚期患者细胞免疫更低[14-15]。
综上所述,血吸虫病的发展与免疫调节有密切的关系,血吸虫感染患者CD8+与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分别呈正相关而CD4+/CD8+与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武其文,朱翔,王玉萍等.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im-3分子表达及与肝功能损伤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5):470-473,496.
[2] 齐倩倩,王小番,张丽娜等. 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60通过诱导CD4+CD25+Treg细胞表达IL-10和TGF-β增强其免疫抑制功能[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志,2018,30(1):42-46,61.
[3] 范小琳,高琪,杨俊齐等. CD4+T细胞亚群在血吸虫感染中的动态变化及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6):662-668.
[4] 唐春莲,申志琴,雷家慧等.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日本血吸虫病疫苗保护性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6,28(3):269-274.
[5] 王小番,齐倩倩,张丽娜等. 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糖酵解途径对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影响[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30(2):131-135.
[6] 邹洋,王磊,李小丽等. 北京市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2):150-154.
[7] 郑力, 胡媛, 王燕娟等. 四种刺激剂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及表面分子CD62L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3):218-223.
[8] 杨莹莹,杨俊齐. Treg和Th17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和卫生假说中的免疫调节[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1):116-121.
[9] 周永华, 杨莹莹, 范小琳等. Th17/Treg免疫失衡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1):89-92.
[10] 李燕榕, 谢汉国, 陈朱云等. 1例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的诊治[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1):108-110.
[11] 何亚, 李卓成. 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J]. 海南医学, 2017, 28(17):2822-2825.
[12] 任慧玲,耿媛.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9(2):80-83.
[13] 买日江古丽,阿布力提甫, 朱开春等. 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7, 26(7):538-539.
[14] 程虹, 乔文斌, 黄艳春.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7和Treg细胞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24):3401-3403.
[15] 吴敏娟, 胥萍, 徐俊驰等. 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在矽肺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