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质互作型不育系材料y220A的选育及鉴定

        核质互作型不育系材料y220A的选育及鉴定

朱文超1,   胡明文1,2* 陈林3   廖芳芳1,   苏丹1.  白立伟1.  

1.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3.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Breeding of y220A,a Nuclear mutual Male Sterility Line of pepper

ZHU Wen-chao1 , HU Ming-wen 1,2*, CHEN Lin 3,LIAO Fangfang 1 , SU Dan1,BAI Li-wei1,

(1.Guizhou Capsicum Institute ,Guiyang , Guizhou 550006 2. Guiyang vegetable technology extend station , Guizhou)

Abstract:y220A(Nuclear mutual Male Sterility Line ) and y220B(a maintainer line)were br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M06A introduced form Sanya ,a key self-line after backcross of multiple generations. The sterile plant rate and sterile degree of y220A both are up to 100%.y220A with strong heterosis and 100% restorer rate is of the high utilization value in pepper breeding.

Key words: pepper;male sterility ;y220A breeding

贵州省种植辣椒历史悠久,据官方统计,2018年全省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辣椒种植以成为我省贫困农民脱贫的主导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农户意识的变化,除地方椒等品种还是常规种外,辣椒杂交种越来越被种植户青睐,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人工制种费用的增加及制种面积的缩小,导致种子成本日益高涨,而种子质量却在下降。普通的杂交种一般为两交种或三交种,蕾期需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成本高 ,所得种子难以保证纯度。而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将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保证种子质量,增强种子的市场竞争力。 早在1974年,保加利亚就育成了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并成功应用与生产上,1979年又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出了杂交种子[1]。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在辣椒雄性不育研究和利用方便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国内多家单位已成功选育出辣椒CMS系,并应用与杂交制种[3]. 在此背景下,贵州省辣椒研究所以选育安全高效型优质雄性不育系为目标,有效利用优良种质资源进行多亲本杂交遗传改造与筛选,于2014年选育出了育性稳定、杂交率高、配合力强、结果性好、品质好等优良性状与一体的线椒型核质互作不育系材料y220A及其保持系,2018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田间鉴定。利用不育系材料y220A为母本与优良恢复系配组成高产、优质的辣椒新品种,大大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保障种子供应,是当前保障种子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2]

关键词:核质互作不育系;辣椒;y220A

一、选育过程

1、不育源的获取

2006年在三亚引进雄不育材料M06A,为大果型牛角椒。

2、测交

2011年冬在三亚利用课题经连续5代纯化筛选的线椒型辣椒5份(含y220A)与引进的雄性不育系(M06A)进行测交,收获了测交一代种子及对应父本种子。开展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工作。

3、测交后代观察

2012年夏季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播种测交一代种子,通过花期镜检花粉,发现3份材料田间不育株率达46%、52%、40%(其中y220最高为52%)所有不育植株不育度达均达95%。

4、回交一代

2012年夏季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利用测交一代不育株,选y220二株为父本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父本自交(分别标记为y220-1和y220-2)。

5、回交二代

2012年冬季在三亚观察回交一代,经田间花期镜检,两对材料田间不育株率达57%、46%,所有不育植株不育度达均达100%,发现其不育性没有提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不育系基因型为S(msms),保持系基因型为F(msms)),判断可能我们选取的两个单株基因型极有可能为F(Msms),根据不育系转育低世代多样本少群体,高世代多样本少群体的理论,我们及时调整方向,在父本y220-1中选取8个单株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父本自交(标记为y220-1-1、y220-1-2…y220-1-8)。

6、回交三代

2013年夏在园艺所试验地观察回交二代,发现有三对材料回交后代为全不育,分别是y220-1-1A,y220-1-2A、y220-1-4A,且株型,叶型等农艺性状与y220基本一致,立即对这三对材料进行了回交三代转育,同时父本自交留种。

7、回交四代

2013年冬季在三亚试验地观察回交三代,发现这三对材料回交后代仍为全不育,通过花期镜检,发现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100%,其株型,叶型等农艺性状与y220已完全一致,同时对这三对材料进行了回交四代转育,父本自交留种。

8、回交五代

2014年夏季在贵州省园艺所试验地观察,三对材料田间花期镜检不育株率及不育度仍为100%,至此,不育系y220A转育成功,并选育出相应的保持系y220B。

二、主要特征特性

2.1育性表现

 雄性不育系y220A与保持系在长势、株形、叶形、果形、单果种子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主要区别在株高及花器上,经田间观察(观察株进行了套袋隔离),雄性不育系花器变小, 花朵开张度和花瓣均小于正常花,花丝变短,花药瘦小、干瘪、不开裂或部分开裂 ( 但开裂时间晚于花朵开放),无花粉粒或仅极少数花粉粒。 碘化反应表明:保持系花粉粒圆形,内含物充实,碘化反应呈蓝色;而雄性不育系花粉粒畸形、解体,内含物稀薄,碘化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浅。

2.2主要农艺性状

 y220A为线椒,辣味浓,植株生长势强,株幅47×45㎝。型紧凑,茎秆中粗结果性好,田间表现为抗病抗倒伏。叶形卵圆形,深绿色,茎秆略有绒毛;花单生向下,花瓣白色,花药紫色,花器变小,花瓣张开角度和花瓣均小于正常花,柱头变长,同时花药干瘪瘦小。青果深绿色,单生向下,果面光滑,老熟果红色,线型,平均果长12.8㎝。

2.3育性田间鉴定

不育系y220A的选育过程中,保持系自交完全可育,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后代完全不育,表明该不育系为CMS不育系。2012年恢复组合F2代育性分离统计,经卡方测验,可育株与不育株符合31的分离规律,说明CMS不育系y220A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4]植株长势及单性结实特性在三亚表现明显,后期长势明显比保持系高大(1份材料不育系比保持系增高1/3),后期单性结实现象较明显,多数无种子,有种子者种子数很少,田间试验无发芽率。不育系稳定性强,2014年前期连续低温多雨(14℃~20℃)的情况下,均能达到100%不育。

三、繁殖技术要点

不育系y220生长期中等,需严格按照“核心”种子生产程序,防止育性恢复。不育系繁殖保存基本程序:单株选择并编号—肉眼检查育性—镜检花粉粒—保持系选择并编号套袋—一一配套授粉—原种—生产用种。

选择有充足营养的田块作为制种田,科学安排不育系及保持系的播种时间及播种比例,(3:1)为了便于授粉,母本种植株行距为40㎝×50㎝,单株定植,田间正常肥水管理,开花结果期追肥一次,防止结果期养分不足引起落花落果。

授粉前先观察不育株育性,拔除其中的可育株及杂株,授粉时动作轻缓,防止挫伤柱头,提高授粉结实率。授粉后做好标记,严格控制水分管理,确保种子质量,加强后期田间病虫害防治,成熟期适时采收。

参考文献

[1]尚宏芹,刘建萍,高昌勇,等.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5(1)35-38

[2]王恒明,王得元,李到颖,等.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3(5):16-18

[3]邹学校,马艳青,戴雄泽,等.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规模制种技术[J],中国蔬菜,2008(5):45-47

[4]戴祖云,徐继萍.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选育配套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6242):173-174

 

 

基金项目: CARS-24-G-20(2017-2020)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09;黔科合成果[2018]4308;黔科合支撑[2018]2374-2;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71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5]24号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