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白细胞水平变化分析

肺部感染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白细胞水平变化分析

方婵娟(义乌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浙江义乌322000 )

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者的敏感度。方法 抽取2016年11月至 2018年11月11日期间88例肺部感染患者(观察组)和8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的SCC和WBC的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CC和WBC在肺部感染患者中水平变化情况及应用价值。 结果 观察组中SCC( 5.273±0.8446)和WBC水平(8.6457±0.60824)高于对照组SCC(0.833±0.0317)、WBC(5.9058±0.1797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肺部感染患者SCC和白细胞水平明显增高,是诊断肺部感染较有价值的指标和依据,且SCC较WBC更为敏感。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白细胞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主要以细菌、病毒或其它如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感染最为常见,其中细菌性肺炎较为典型,也最具有象征性。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肺部感染患者不断增多,以及抗生素、激素、雾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增多,导致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也在增高[1]本文回顾总结2016年11月-2018年11在义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的病例,对SCC和WBC水平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肺部感染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来明确诊断,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患者资料: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88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分布在47-96岁之间,平均年龄(75.35±10.815)岁;对照组为84例,其中女性健康者43例,男性健康者41例,年龄分布在2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213 )岁。

1.2.1  方法

 标本采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早晨空腹抽血,门诊患者在就诊当日采取静脉血。对检测SCC的患者用含分离胶试管采集肘静脉血3-5ml,离心10 min(转速3000r/min)后立刻血清分离出来;对于检测WBC患者采集肘静脉血2ml,采用EDTA盐抗凝全血,抽取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整个检测过程在2h内完成,质控品与样品一起测定,所有过程均按照仪器的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1.2 .2检测方法和试剂

SCC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用全自动i 2000SR发光分析仪上机检测;WBC采用迈瑞539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计数;试剂均采用原装配套试剂。SCC参考范围0-1.5ng/ml;WBC参考范围3.5-9.5×109/L。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样本均数使用t检验;所得数据以(x±s)表示,P <0.05 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肺部感染患者中SCC及WBC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SCC水平(5.273±0.8446)高于对照组的(0.833±0.0317 )ng/ml,阳性率69%;WBC水平( 8.6457±0.60824)高于对照组(5.9058±0.17973),阳性率35%;其中SCC升高61例,白细胞升高32例,白细胞下降5例,两者同时增高有26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分组            例数     SCC水平 (0-1.5ng/ml)           WBC水平(3.5-9.5×109/L)

观察组           88            5.273±0.8446                    8.6457±0.60824

对照组           84            0.833±0.0317                    5.9058±0.17973

T值                             5.207                                4.682

P值                              0.00                                 0.00

 

 

3. 讨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肿瘤标志物,主要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的血清学标志物,特异性好,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癌症的诊断(特别是起源于鳞状上皮细胞的癌症),主要包括宫颈癌、肺癌和食道癌等。[2]由于肺部感染的症状、体征、临床特征等不够典型,利用放射影像学等检查很难与非感染性肺病进行区分 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易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3] ,所以寻找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敏感、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创伤性小、容易接受等优点,目前认为它能为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多存在于食管、咽喉部、肺等器官的鳞癌细胞中,它是一种糖蛋白,其升高程度和病情发展密切相关[4]但在肺部感染时SCC水平也可不同程度地升高WBC主要包括N(中性粒细胞50-70%)、E(嗜酸性粒细胞0.5-5%)、B(嗜碱性粒细胞0-1%)、M(单核细胞3-8%)、以及L(淋巴细胞20-40%),它对病原菌的侵入、杀灭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显著和重要作用,其数值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以及体内的病原菌的感染情况[5]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细胞,它有防御病原菌入侵和吞噬功能的细胞。当病菌侵入机体时,白细胞能够经一系列的变形运动,使菌集中入侵部位,围绕并将其吞噬。假如体内的白细胞的总数大于正常参考范围时极有可能是细菌性感染[6]白细胞缺乏特异性,增高可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升高如下午较上午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暴热、寒冷等、新生儿、孕妇和分娩时都可使白细胞增高,但这都属于一过性增多,去除影响因素后可恢复正常。病理性升高如:炎症、急性感染、内出血、严重组织损伤、外伤、手术后、急性中毒、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等可出现白细胞持续性增高。SCC不一定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一些良性疾病也可使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指标出现不同水平的增高。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有很多诸如:上呼吸道感染、滥用抗生素、吸入性损伤、误吸、手术后、细菌、病原体和理化因素等等[7]。肺部感染会降低生活质量,它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认知度,防止受凉感冒与避免劳累过度,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来避免这类疾病的产生。一旦患病就需要规范的护理、积极的医治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本研究发现,肺部感染患者中SCC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白细胞,阳性率分别是69%(SCC)和35%(WBC),虽然白细胞有检测快速、价格低廉、创伤性小等优点,但它的日间波动大、特异性差且白细胞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肺部感染时,部分患者WBC不升高,仍在正常参考范围内[8]所以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检测SCC较WBC更有意义和指导价值。

综上所述,如果单独进行白细胞计数,极有可能会出现误、漏诊等情况,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进行WBC和SCC联合检测并综合分析判断,能为临床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提供较有价值的依据和重要的参考价值,但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敏感性大于白细胞,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PCT HsCRP和WBC于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的意义. 易李欢. 现代养生. 2018. (14): 127-128.

[2] 胃液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几种胃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赵世元, 农智新, 黄之虎, 赵晖, 张明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12): 1525-1526.

 

[3]  感染性肺部疾病中肿瘤标记物SCC、NSE表达水平的临床分析.古丽班努, 张占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8. 25(08): 1057-1058.

[4]  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戎荣, 程义壮, 沈佐君.山东医药. 2018. 58(01): 78-80.

[5]  WBC、PCT、CRP、IL6联合检测对长期卧床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倪刚, 李娜, 李桂芳, 李亚楠, 潘亚超, 谢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4(8): 1138-1141.

[6]  血清PCT、hs-CRP、WBC水平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陈樱君.医药前沿. 2015. 5(35): 141-142.

[7] 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祁玉. 健康大视野. 2018. (20): 137.

[8]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血沉评估肺部感染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胡德忠, 祝筱姬, 张艳艳等.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5): 8-10.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