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以赛促学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刘玄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高校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上课玩手机、睡觉现象日趋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实行以赛促学教学改革。文章特色在于以具体课程为例,结合学校条件和特色研究以赛促学的实施,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以赛促学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以赛促学;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应用;实践

一、研究背景

“好品格、好习惯、好技能”理念提出以来,全院紧紧围绕“三好教育”开展各项工作。为培养“三好”学生,全院上下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严重影响“三好”的培养,尤其是好习惯、好技能的培养。

二、研究现状

通过院校之间的沟通及相关资料的查阅,现阶段各院校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对此,很多高校实行以赛促学,每年面向大学生举办多种类型的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竞赛现状和学习状况的分析,合理制定计算机培养方案和竞赛计划,阐明以赛促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分析和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为例证明以赛促学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培养对象缺乏学习积级性和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提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与实践方法。他们针对高校网络专业特点构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重庆科技学院将以赛促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比赛,每个专业每年至少组织1-2次专业比赛,通过以赛促学赛课结合,驱动实验教学改革并取得成效。

不难发现以赛促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实训课是技能培养的核心环节,我们应该结合学院特色和现有条件,开发出一种更完善、可操作性更强的以赛促学实施办法,有效解决当前学生存在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上课玩手机、睡觉等问题。

三、研究目的

本文以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为例实行以赛促学,将技能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周周比、月月赛”,通过开展和组织技能竞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促进学风建设,进一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劳动、严谨认真等良好习惯,将好习惯、好技能教育融合到日常教学中。

四、研究过程

1. 知识点及技能点提炼

确立“以赛促学”改革方针后,我们成立了教改小组,我们依据湖南省技能抽查标准、企业需求、三好教育理念等内容,重新梳理了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

技能点

汽车实训安全知识

维护作业常见工具的使用

常见设备、工具、量具

举升机的使用

汽车维护基本概念、意义

发动机舱维护

汽车维护作业原则与作业内容

空气/燃油/机油滤清的更换

发动机基本结构

节气门体的拆装与清洗

车身基本结构

车辆内部及四周检查

底盘基本结构

汽车常见电器件操作

电器元件组成与结构

车辆底部检查

汽车常用工作液的种类、牌号、等级、选用原则

车轮检查与换位

 

盘式制动器的拆装与检查

 

车轮动平衡

 

四轮定位及调整

 

2. 教学内容及安排

根据知识点与技能点,为了便于以赛促学的实施,重新编排了课程教学内容及进度计划表,如表2所示。

表2  汽车维护与保养教学进度计划表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

每日考核

周赛

月赛

星期一

集中式安全教育

2

工量具使用/6S

三滤更换

每月一赛

工位、设备仪器安全操作

0.5

课程介绍

0.5

工量具认知及使用

3

星期二

举升机使用

1

举升机使用

举升机使用考核

2

汽车基本结构及基本认知

1

车辆四周及室内检查

2

星期三

发动机基本结构

0.5

机舱认知/室内检查

发动机舱零部件认知、考核

3

发动机舱维护

0.5

星期四

三滤检查及维护、实操练习

4

节气门清洗

节气门清洗

1

机舱清洗

1

星期五

周赛组织及实施

4

周赛

周赛表彰、总结

0.5

实训报告、大扫除

1.5

星期一

底盘结构介绍

0.5

底盘认知

车轮换位或制动器维护

底盘认知

2

底盘认知实操及考核

3.5

星期二

车轮结构

0.5

车轮换位

车轮检查及换位、实操练习

3.5

车轮动平衡

2

星期三

汽车电器操作

2

电器操作

四轮定位

2

星期四

制动器维护

2

制动器维护

制动器维护实训

4

星期五

周赛组织及实施

4

周赛

周赛表彰、总结

0.5

实训报告、大扫除

1.5

3. 以赛促学的实施

1)制定以赛促学的实施方案。

2)根据制定的教学内容、比赛项目,重新编制了各项目的评分标准。

3)教学实施

课前  上课之前,学生干部将全班学生的手机收集起来,统一放在专门定制的手机柜中,杜绝学生课堂中玩手机的可能。

课中  在课堂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入了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以鼓励学生为主,提问的问题难度下降,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答出来,以提升学生自信。

课后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

4)比赛实施

赛前  在比赛开始之前,教师公布本周比赛项目,预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此外,还应将比赛场地进行布置,使学生重视比赛,尊重比赛,形成比赛气氛,使其有比赛获得感。

赛中  比赛进行过程中,确保两点:第一、公平公正,评分标准一致,评分当场完成;第二、严谨而活泼,保证竞赛场内严谨正规,竞赛场外轻松活泼。

赛后  比赛之后,教师对本次比赛情况进行总结,寻找学生亮点,积极正面表扬学生,对于问题,也应指出其产生原因,解决办法。

5)激励措施

为更好地激励同学参与比赛,设立了以下激励措施:

1)比赛即为期末考试,对成绩不满意的同学可以申请重新比赛,激励学生不断练习直至掌握技能;

2)对比赛前3名的同学或队伍,将在其平时成绩中分别奖励5、3、2分;

3)对比赛前3名的同学或队伍,将其名单公布在LED显示屏上;

4)对比赛获奖同学以及比赛中出现亮点的同学,口头予以表彰,号召其他同学为其点赞。

5)对月赛中获奖的同学上报学院进行表彰,并张榜公布。

五、以赛促学成效

1)实现了“周周比、月月赛”,全年级学生基本都参与了竞赛。

比赛类型

组织次数

参与人数

周赛

44

1228

月赛

3

122

市赛

1

49

合计

48

1399

2)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现象得到大大改善。其原因主要有:人人需要比赛,促使学生去学;教师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督促学生练习;手机已被放在手机柜中并上了锁。

3)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课后有不少学生请教问题;比赛前学生自发练习,甚至要求补课。

4)学生对课堂及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提高。该课4名任课教师学评教分数在98.5分以上,全院排名前3名均是该课任课教师。

 

5)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自信心增强。下图是以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为例统计的学生成绩。从图中可以看出,近80%的同学取得了良好以上成绩,且技能成绩优秀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这让大多数同学意识到技能的掌握并不难,只要肯练习,都能掌握,也因此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自信。

1 学生成绩分布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激励力度和表彰时效性不够

目前的激励仍然以教师课堂表彰、期末成绩加分,电子屏公布为主,缺乏荣誉感、仪式感和新鲜感,激励力度和表彰时效性不够。建议增加给学生发奖状或奖牌仪式。周赛次数多,建议由教务处统一制奖状或奖牌,任课教师负责发放并做好领取和发放记录,月赛及以上的比赛项目,由学校组织。

(2)实施过程不够严谨,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

以赛促学还处于试行阶段,没有严格的制度保证和监管措施,依靠教师的自觉性难以推广,也难以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建议形成文件制度,规范以赛促学的实行。

(3)本文所列举的课程是集中周上课,适合以赛促学的推行。每名教师所带学生少于25人,配有举升工位2个,配套工具2套。

 

参考文献

[1] 陈小波.以赛促学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09).

[2] 郑春华.“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10).

[3] 陶志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4] 杨清林.以赛促学,赛教结合,驱动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03).

[5] 张颖淳.以赛促学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1).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