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延续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留置尿管家庭护理中的影响
李东云 冼燕群 莫优练
广东中山市博爱医院小儿外科 528403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留置尿管家庭护理中的影响,为制定合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尿道下裂术后带管出院患儿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尿道下裂术后带管出院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常规责任护士对患儿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内容包括阴茎血运观察,有无出现尿瘘的表现,尿管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饮食、活动,复诊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出院患儿信息档案登记,定时电话回访,添加所有尿道下裂术后携带尿管出院患儿家属建立微信群。比较两组留置尿管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照顾者对留置尿管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续护理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携带尿管出院患儿十分重要,通过延续护理提高照顾者的家庭护理中的知识与技能,减小留置尿管护理并发症,减轻患儿不适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低尿道下裂并发症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小儿尿道下裂 留置尿管 家庭护理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可位于海绵体部尿道的任何部位。伴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尿道开口越靠后弯曲越严重,勃起时不能充分伸直,直接影响排尿和成年后性交生殖功能。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率为8%,其发病率近20年里有增长明显。[1]目前,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治疗,使尿道下裂患儿尿道伸直,尿道口移至到正常位置,实现尿道修复目的。由于手术难度大,精细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尿道狭窄、尿道瘘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30%。[2]为减低此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一次成功率,我院对在院期间出现术口出血,阴茎根部持续潮湿,排便时术口旁有渗尿患儿采取延长留置尿管,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3]一般留置尿管时间为3~4周,拔出尿管后仍有狭窄,漏尿者再次留置尿管3~4周,最长不超过3个月。由于患儿家属对留置尿管相关医学知识不熟悉,护理措施不到位,家庭护理尿管极易发生尿路感染,尿管堵塞,出血,脱管,断管等相关并发症。[4]可直接影响患儿预后,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家庭护理留置尿管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我们值得探讨护理问题。其实患者出院后仍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需求,在安全用药,饮食指导,活动与休息指导。复查指导与心里疏导等方面均需要延续性护理指导与服务。[5]通过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留置尿管出院患儿实施延续护理,提供院外护理指导,减少留置尿管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提高照顾者尿管护理的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行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并携带尿管离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小儿尿道下裂一次尿道成形术患儿。②小儿尿道下裂一期阴茎矫直术,二期行尿道成形术的患儿。③尿道成型术后出院后又出现尿瘘,尿道狭窄回院后重置尿管患儿。④患儿家属配合随访工作。⑤有电话联络。⑥留置尿管≧3个月。排除标准:不配合随访者,未按时复诊,中途退出者。本次纳入研究病例78例,均为男性。年龄2~7岁,平均年龄(3±1.8)岁,住院天数10~14d,术后无尿管并发症,均携带尿管离院。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尿道下裂术后带管出院患儿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尿道下裂术后带管出院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7岁,平均年龄(3±1.6)岁。临床分型:20例冠状沟型,13例阴茎体型,5例阴茎阴囊型。观察组年龄1.8~7岁,平均年龄(2.3±3.4)岁。临床分型:17例冠状沟型,10例阴茎体型,10例阴茎阴囊型,3例会阴型。两组患儿年龄,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儿常规责任护士对患儿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内容包括阴茎血运观察,有无出现尿瘘的表现,尿管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饮食、活动,复诊指导。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本组患儿出院当日由责任护士建立出院患儿信息档案登记,内容包括手术次数,医保情况,患儿一般资料, 有无尿瘘并发症,确定家庭照顾者,建立联系人通信号码及方式,全部登记入库,全面了解掌握患儿的病情。定时电话回访,添加至尿道下裂术后携带尿管出院患儿家属建立微信群。
1、2、2、2 延续护理实施包括①科室做好留置尿管离院的健康小册子,交给患儿家属。让患儿家属在家护理时出现问题及时查找,找出相应处理措施。闲时可以阅读加深记忆。在院期间教会患儿家属正确更换尿袋,观察尿色及尿量。活动时尿管不能高于尿道口,妥善固定尿管,避免前后移动,避免摩擦损伤尿道粘膜。用“工”字型胶布高举法将尿管固定于患儿腹部。陈月清等[6]认为腹部位置平坦,容易固定,可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尿管受压,不影响患儿腿部活动,避免因腿部活动引起尿管牵拉导致出血、疼痛等不适及意外脱管发生。不易被大便污染,减少尿路感染。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打折、牵拉、受压、扭曲、堵塞。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保持尿管有效引流。平时多饮水,包括汤类、奶类、粥类食物。增加尿量,如有尿管出现大量絮状物或尿量沉淀,则适度按压尿管,确保其通畅性。禁止擅自回抽及冲洗。③患儿带尿管出院前均应补充尿管水囊水量,保持其充盈状态。减少尿管意外脱出。如有脱出,及时回医院就诊。④平时避免患儿进食辛辣、煎炸食物,调整饮食结构。多进食水果、蔬菜,木耳,蜂蜜水等。饮水量1000~1500ml,避免便秘。术后便秘是导致小儿尿道下裂术口切口裂开,感染,尿瘘的主要原因之一。[7]⑤日常生活注意会阴部清洁,家庭自备专用毛巾及脸盆,将温开水凉至37~40°C左右清洁会阴部及肛门周围。尿道口每日用消毒水消毒1~2次,动作轻揉,避免太用力。⑤患儿合理安排活动,避免长时间蹲立,禁止骑跨坐。避免碰撞外阴,避免提重物。穿宽松透气裤子。
1、2、2、3 电话回访 出院后每周责任护士电话回访一次,满4周后每2周回访一次。内容包括健康宣教,尿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用药,饮食指导,提示尿袋,尿管更换。复诊时间等。告知医院科室固定电话,方便患者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1、2、2、4 建立微信群 选择经验丰富护师以上职称护理人员作为信息者,定时向群里发送信息,将所有携带尿管离院患儿家属,责任护士,经治医师拉入群中,让患儿家属与家属之间,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患儿家属与医师实行正面沟通。患儿家属及时反应病情,医生,护理人员及时处理。
1、3 评价标准内容
1、3、1记录患儿家属院外留置尿管期间情况,统计尿路感染,尿管堵塞,脱管资料。
1、3、2 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护理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3 照顾者对留置尿管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每日饮水量,尿管、尿袋更换时间和方法,低位引流,会阴与尿道口消毒,留置尿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共10条题目,回答错误0分,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留置尿管知识水平越高。在回访时或回院复查时调查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求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儿留置尿管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2组患儿照顾者对留置尿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率比较 例(%)
组别 尿管堵塞 尿路感染 脱管
对照组(n=38) 10 9 6
观察组(n=40) 3 3 1
x² 值 4.187 3.921 4.213
P 值 <0.05 <0.05 <0.05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n=38) 15 18 5 86.84%
观察组(n=40) 27 12 1 97.50%
x² 值 5.62
P 值 <0.05
表3 2组患者照顾者留置尿管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分
组别 留管1周 留管2周 留管1月
对照组(n=38) 3.1±1.25 6.32±1.08 9.23±0.52
观察组(n=40) 4.5±1.35 7.2±0.98 9.45±0.42
t 值 4.746 3.772 2.06
P 值 <0.01 <0.01 <0.05
3、讨论
从表1实施延续护理后留置尿管发生尿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从表2,表3实施延续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照顾者对留置尿管知识技能明显提高。延续护理是一种自住院护理延续至家庭的新型护理方案,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长期有效互动,以促进患者身体及心理恢复。[8]通过延续护理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尿道口清洁消毒,预防尿路感染,尿管的放置与固定。尿管引流通畅,及时倾倒尿液。尿液观察,更换引流袋等护理知识给予指导与强化。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减小尿管因尿液絮状物而堵管风险,减小由于长时间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并发症。使照顾者更能科学照顾患儿,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通过微信平台发送语音,图片,视频文字。随时随地发布健康宣教知识,患儿家属实时与专业医师沟通。减轻患儿家属焦虑,避免来回往返医院,节约患儿家长时间。节约患儿就医成本。延续护理是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生活行为的执行情况。[9]石彩晓[10]等研究表示患病儿童在有家庭成员支持下家庭环境中接受治疗与护理效果优于医院环境,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恢复阶段对家庭护理服务总体需求高达84.38%由此可见开展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家庭护理服务必要性。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携带尿管出院患儿实施延续护理,提供院外护理指导,减少留置尿管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 肖开虎,林涛. 尿道下裂治疗进展[J] .重庆医学, 2012, 41(29):3117-3120
[2]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85
[3]田军,张维平 ,孙宁等. 延长留置导尿管在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中的作用[J] 2014 35(9):679—682
[4]廖春霞,马红梅 ,张倩等. 老年慢性病病人延续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研究,2016,30:3175-3177
[5]王莺,汪志明.携导管出院病人延续护理实践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4(4):1371-1373
[6]陈月清,林炎坤等. 改良尿管固定方法在小儿阴茎术[J],护士进修杂志,2014,26(7):637-639
[7]于丽丽,栾析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定量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11):2219-2220
[8]袁菲 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后留置尿管管理中的应用比较 [j]广东医学,2016,37(23):3643-3644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1
[9]戴明辉,么莉,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0):27-30.
[10]石彩晓,段娟等 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家庭护理的需求调查 临床护理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