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轻身消脂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
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赵倩[1] 闻新丽[2] 段盛蕾 寇媛
摘要:目的:比较自拟“轻身消脂汤”结合穴位埋线疗法与单独疗法在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本研究收集病例240例,随机分为自拟“轻身消脂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组(混合治疗组)、自拟“轻身消脂汤”组(中药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各80例(埋线组)。每14天治疗1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混合疗法应用于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并对比混合治疗与中药治疗和埋线治疗两种方法单独治疗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混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5%,而中药治疗组总的有效率为58.75%。经过3个 月的治疗后,三个治疗组别的患者体重、BMI及腰围、颈围等指标均显著地降低(P<0.05);三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体重差:混合治疗组>埋线组>中药组;针对腹围差:中药组>混合组>埋线组;针对颈围差:混合组>中药组>埋线组;体重指数差:混合组>埋线组>中药组。
关键词:轻身消脂汤、穴位埋线、脾虚湿阻、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其直接病因是由于机体热量的输入大于输出,从而造成脂肪在体内堆积,随着时间累积造成体重超常的一种病症[1]。肥胖是世卫组织重点防治疾病,可以诱发多种其他疾病。中国目前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已经接近总人口的1/4,而且由于城镇化的迅速加快,肥胖将随之成比例增加[2],肥胖造成的经济负担不论对于家庭还是国家将越来越重[3]。我科采用自拟“轻身消脂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对于早期截断疾病进一步发展,有深远意义,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6.10-2018.10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脾虚湿阻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240例,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临床实施时将纳入合格病例按照双盲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自拟“轻身消脂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组(混合治疗组)、自拟“轻身消脂汤”组(中药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各80例(埋线治疗组组)。混合治疗组年龄为14-64岁,平均年龄(49.1±14.85)岁;混合治疗组患者的病程从0.2到48年,平均病程为(16.1±12.6)年。中药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为18-54岁,患者平均年龄(44±15.1)岁;病程为0.1-46年,患者平均病程为(15±12.7)年。埋线治疗组患者年龄为17-5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14±14.78)岁;患者的病程从0.1-46年,病程平均为(14±11.6)年;三个不同治疗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肥胖症诊断标准参考《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以及普通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4]执行。具体为BMI>25kg/m2,(注: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中医辨证分型:参照1995年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标准,脾虚湿阻型: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倦怠乏力、院腹胀满、纳差食少、大便塘薄、脉缓或濡细、舌质淡、苔薄腻。包括舌苔在内的主症3项,或包括舌苔在内的主症2项外加次症1项,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达到前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自愿加入本项研究、接受相关治疗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未达到前述的诊断标准者;不能配合治疗者;妊娠期以及哺乳的妇女;由于代谢性或内分泌等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性肥胖;伴随其他脏器功能有严重障碍者。
1.5中止试验标准
研究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产生安全性问题者;受试者中途提出中止要求及因其他原因而不愿意继续进行者。
1.6治疗方法
三组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包括一定的运动和适当饮食控制,为了保证实验的可比性,基础治疗保证了一致性和可控性,运动方面规定每日餐后快速步行30分钟,依据患者情况调整;饮食控制方面仅仅要求患者进行一般性饮食控制,不要求患者节食,禁止患者在治疗期间暴饮暴食。
1.6.1埋线治疗组(穴位埋线组):穴位选取: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梁门(双)、天枢(双)、丰隆(双)、足三里(双)。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均取仰卧位,要求患者充分暴露操作部位。埋线时,操作人员采用7号一次性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使用75cm针灸针作针芯,操作人员用镊子镊取1-1.5cm 的羊肠线置于埋线针针管的前端,并将线体推入针管。操作人员在用碘伏消毒穴位后,根据穴位处方进针,在进针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植入皮下组织或深层肌层内。退出针管后,操作人员用棉签按压止血,并敷贴医用胶布。疗程:每14天治疗1次,共治疗3个月,1个月为1个疗程,6次治疗。
1.6.2中药治疗组(自拟“轻身消脂汤”组):中药配伍:红曲20g 荷叶12g 竹叶12g 茯苓15g 白术12g 泽兰15g 佩兰12g 干姜10g 生薏苡仁30g 猪苓15g 泽泻15g 赤芍12g 厚朴6g,口服,每日1剂,水煎400ml,患者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6.3混合治疗组(自拟“轻身消脂汤”+穴位埋线治疗组):埋线治疗方法及中药汤剂同上,全部病例观察3个月。
1.7观察指标
测量三组患者治疗前后3月体重指数、体重、颈围、腰围。
1.8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第二届肥胖症研究学术会所制定的疗效标准评价,分为四个等级。
临床痊愈评定:患者体重恢复到标准重量以下;
显效评定:患者体重减少5kg以上,或患者腰围能够下降10cm以上,有关的其他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评定:患者体重减少3kg以上,或患者腰围能够下降5-9cm,有关其他症状得到减轻;
无效评定:患者体重减少3kg以下,或患者腰围能够下降l-5cm,有关其他症状未见明显减轻。
2.0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误(M±SE)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患者测定的相关指标,对于测得的数据如果不满足正态分布或者数据方差不齐,使用非参数检验,三个不同的治疗组分别做治疗前后两个相关样本的配对t检验来检验各自的治疗效果,三组治疗后不同疗效评价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治疗3月后,根据体重及平均腰围指标考察,混合治疗组患者显效的为22例,达到有效的为54例,治疗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到95%,埋线治疗组患者中显效为14例,有效为45例,无效为21例,总有效率73.35%,中药治疗组有10例达到,有37例为有效,无效为23例,总有效率为58.75%。对于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三组疗法均有效。(见表一)
表一:三个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在有效性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中药+埋针 |
80 |
22 |
54 |
4 |
95% |
埋针 |
80 |
14 |
45 |
21 |
73.35% |
中药 |
80 |
10 |
37 |
23 |
58.75% |
2.2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BMI及腰围、颈围等考察指标,三个不同的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体重、BMI及腰围、颈围等指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二、图一)
表二:三组治疗前后体重、BMI及腰围、颈围的比较(M±SE)
组别 |
例数(人) |
|
体重(Kg) |
腰围(cm) |
颈围(cm) |
BMI(Kg/m2) |
混合治 疗组 |
80 |
治疗前 |
80.33±3.68 |
102.17±2.15 |
37.6±0.85 |
29.84±1.03 |
治疗后 |
77.48±3.39* |
94.67±2.22* |
36.33±0.81* |
28.81±0.96* |
||
埋线治 疗组 |
80 |
治疗前 |
79.93±2.9 |
102.4±2.19 |
37.35±0.7 |
30.29±0.88 |
治疗后 |
76.66±2.71* |
95.57±2.14* |
36.07±0.64* |
29.06±0.82* |
||
中药治 疗组 |
80 |
治疗前 |
80.33±3.68 |
102.17±2.15 |
37.6±0.85 |
29.84±1.26 |
治疗后 |
77.48±3.39* |
94.67±2.22* |
36.33±0.81* |
28.81±0.96* |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图一:三个不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BMI及腰围、颈围的比较
2.3治疗3月后,对比体重、BMI及腰围、颈围等考察指标, 比较埋线组VS埋线+中药VS中药三组治疗前后在改善体重、BMI及腰围、颈围等指标的疗效,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三)。针对体重差:混合治疗组>埋线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针对腰围差:中药治疗组>混合治疗组>埋线治疗组;针对颈围差:混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埋线治疗组;体重指数差:混合治疗组>埋线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见图二)。
表三:三组体重、BMI、腰围、颈围之间的比较
组别 |
Mean Difference |
Std. Error |
Sig. |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
Lower Bound |
Upper Bound |
||||||
体重差 |
埋线治疗组 |
中药治疗组 |
0.41333 |
0.926 |
0.657 |
-1.4485 |
2.2752 |
|
|
混合治疗组 |
-0.37333 |
0.926 |
0.689 |
-2.2352 |
1.4885 |
|
中药治疗组 |
埋线治疗组 |
-0.41333 |
0.926 |
0.657 |
-2.2752 |
1.4485 |
|
|
混合治疗组 |
-0.78667 |
1.00019 |
0.435 |
-2.7977 |
1.2244 |
|
混合治疗组 |
埋线治疗组 |
0.37333 |
0.926 |
0.689 |
-1.4885 |
2.2352 |
|
|
中药治疗组 |
0.78667 |
1.00019 |
0.435 |
-1.2244 |
2.7977 |
腰围差 |
埋线治疗组 |
中药治疗组 |
-0.67619 |
1.23381 |
0.586 |
-3.1569 |
1.8045 |
|
|
混合治疗组 |
-0.52952 |
1.23381 |
0.67 |
-3.0103 |
1.9512 |
|
中药治疗组 |
埋线治疗组 |
0.67619 |
1.23381 |
0.586 |
-1.8045 |
3.1569 |
|
|
混合治疗组 |
0.14667 |
1.33266 |
0.913 |
-2.5328 |
2.8262 |
|
混合治疗组 |
埋线治疗组 |
0.52952 |
1.23381 |
0.67 |
-1.9512 |
3.0103 |
|
|
中药治疗组 |
-0.14667 |
1.33266 |
0.913 |
-2.8262 |
2.5328 |
颈围差 |
埋线治疗组 |
中药治疗组 |
-0.04286 |
0.27755 |
0.878 |
-0.6009 |
0.5152 |
|
|
混合治疗组 |
-0.25619 |
0.277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