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分析 ——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多重分解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分析

——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多重分解

王长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操龙升(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赵景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采用Trade Map数据库2001-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平衡两方面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基于此,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波动主要依赖于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变化、中国农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及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且出口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国自身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提升。(2)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与沿线市场需求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微弱。(3)对不同种类农产品的测算发现,各类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一带一路;恒定市场份额

一、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代下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寻找对外开放突破点的重大举措,对未来中国和世界的经济与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由2001年的21.58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26.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59.39%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加深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挖掘中国农产品出口潜力,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贸易指数及竞争性、互补性分析,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现状、竞争关系及增长潜力。如李婷等(2011)运用修正的RCA 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1]。孙致陆(2013)基于1995-2012年农产品HS二位编码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等,从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及增长潜力三个方面对中印农产品贸易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2]。何敏等(2016)通过计算RCA指数和TCI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贸易双方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更强[3]。二是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中国的贸易效率进行讨论。如张晓倩等(2015)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上合组织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的影响[4]。王瑞(2017)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5]。三是基于促进农产品贸易视角,研究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对策。如孙大岩等(2015)探讨了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新趋势,认为应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合理利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6]。张宁宁等(2017)认为应在把握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贸易合作机制建设及基础设施投入[7]。四是探索双边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李萍(2015)选取2000-2013年贸易数据,运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额动态波动的影响因素[8]。陈俭等(2015)基于CMS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东盟茶叶出口的增长因素[9]

本文旨在利用CMS模型全面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相比于现有研究,本文尝试在如下两个层面做出一定的贡献:一方面,虽然已有研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因素进行了初步考察,但考察对象仅限于一带一路沿线的个别国家。本文尝试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分析,以更为全面地讨论中国对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利用Trade Map数据库200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选择更偏向贸易口径的HS分类法,以H2为基础选取第01—24章,基于分类农产品角度,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特征及增长因素进行多重分解测算

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规模与平衡性

(一)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增长空间广阔

从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变动趋势看,除2004和2009年受制于进口国绿色壁垒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规模下滑波动外,总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仅为21.58亿美元,到2016年,农产品出口额增加至160.67亿美元。在不考虑汇率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增加了7.4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40.28%

从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占沿线国家农产品总进口额比重的变动趋势图来看,2001-2016年间,中国农产品出口占比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且总体偏低,出口份额由2001年的3.15%增加到2016年的5.01%。其中,2001-2003年和2014-2016年期间增长态势较为明显,但总体来看,近十几年来,中国出口到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占沿线国家总进口的份额均不超过5.1%,说明沿线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中国对一带一路市场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1 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TRADE MAP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2.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的空间差异较大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不同,导致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贸易增速差异性。按所属区域划分,本文选取的样本国可分为中亚、中东欧、南亚、西亚、独联体和东盟六个地区。在观察期内,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与中亚、南亚、西亚、东盟地区比重增长,与中东欧和独联体贸易比重下降的趋势。2016年,中国对中亚、南亚、西亚和东盟的贸易比重分别为:1.39%6.34%12.37%、及69.47%,比2001年的0.98%3.71%9.11%64.29%有所提升,增长率分别是41.43%70.79%35.87%8.06%。对中东欧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比重由2001年的12.62%减少至2016年的4.25%,减少了8.37%。近十年来,中国对独联体农产品出口贸易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最高值20.40%下降至2016年的11.59%,主要原因是中国与中东欧、独联体在减少非关税壁垒、基础设施建设等贸易便利化领域的合作程度较低

2001-2016年,中国对东盟、独联体和中东欧地区的出口贸易占主导地位,三个地区农产品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重达75%以上。2016年,中国对东盟、独联体和中东欧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分别为:111.62亿美元、18.62亿美元和6.83亿美元,占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85.31%

 

2 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比重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TRADE MAP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二)农产品出口贸易平衡

    1.农产品出口由顺差变为逆差,且逆差额不断扩大

20012003年,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处于顺差状态,2001年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顺差额1.87亿美元,贸易顺差幅度8.69%2002年贸易顺差额增至7.83亿美元,贸易顺差幅度25.95%,达到观察期的最高点,之后双边贸易失衡程度逐渐下降,2003年贸易顺差额下降至6.69亿美元,贸易顺差幅度为18.15%

由于国内外供求形式的变化及“绿色壁垒”的存在,2004年开始,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出现持续逆差,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贸易逆差额比2004年下降5.1亿美元,逆差规模收敛,贸易逆差幅度16.63%,到2015年,贸易逆差规模增加至71.94亿美元,贸易逆差比2004年增加了13.11倍,农产品进口依赖性较强。2016年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基本稳定,竞争力有所提升。全年出口额160.67亿美元,同比增长31.67%,进口额164.37亿美元,同比减少15.28%,贸易逆差3.71亿美元,逆差收窄56.62%

 

3 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平衡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TRADE MAP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2.顺逆差来源产品类型稳定,顺逆差增长趋势波动

从贸易顺差看: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果蔬类(涉及HS07章、第08章和第20章)、烟草类(HS24章)、咖啡及茶类(HS09章)、油籽类(HS12章)、肉或鱼制品类(HS16章)。2001-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述五类农产品出口的累计顺差额达412.33亿美元,占总顺差额489.66亿美元的84.21%。其中,果蔬类的贸易顺差额为242.64亿美元,占总贸易顺差额的49.55%,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顺差来源产品。2001年贸易顺差前五类产品的贸易顺差额为7.54亿美元,占当年贸易顺差总额的58.11%,到2016年顺差额达到42.83亿美元,占总贸易顺差额的86.62%,贸易顺差来源的产品集中度不断扩大。

1 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顺差产品类型单位:亿美元

 

2001

2005

2009

2013

2014

2015

2016

累计额

果蔬类

2.62

9.59

21.07

15.86

13.03

10.03

26.47

242.64

烟草类

1.98

2.28

3.79

6.73

7.33

6.48

7.58

67.36

咖啡及茶类

1.10

1.62

2.92

2.66

2.72

3.61

3.91

37.63

油籽类

1.18

2.81

3.08

0.55

0.65

0.75

0.93

32.50

肉或鱼制品类

0.65

0.96

1.41

3.79

3.95

3.92

3.94

32.21

食品工业残渣

0.69

0.20

1.55

1.00

2.52

1.74

1.69

17.42

活植物类

0.01

0.10

0.25

0.50

0.34

0.34

0.27

4.16

杂项食品类

0.31

0.77

1.99

3.66

3.26

2.56

2.86

33.34

资料来源:根据TRADE MAP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从贸易逆差看:处于逆差的产品类型主要有动植物油脂、谷物、淀粉及乳制品、水产品及饮料。2001-2016年五种产品累计逆差额962.94亿美元,占总逆差额的96.74%。其中,动植物油脂的贸易逆差额687.75亿美元,占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逆差总额的69.1%,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逆差来源产品。2001年逆差来源的三种主要产品类型(上述五种产品类型中谷物、淀粉及乳制品呈贸易顺差)的逆差额8.89亿美元,占当年逆差总额的95.43%,到2016年前五种产品类型逆差总额达到75.63亿美元,占逆差总额78.49%亿美元的96.37%,贸易逆差来源的产品集中度更高,从而贸易风险增加。

2 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逆差产品类型单位:亿美元

 

2001

2005

2009

2013

2014

2015

2016

累计额

动植物油脂

-5.11

-18.28

-49.89

-63.39

-59.28

-55.14

-46.74

-687.75

谷物

1.52

0.65

-0.66

-18.99

-26.60

-31.24

-13.19

-92.26

水产品

-3.76

-2.21

-3.64

-12.68

-6.09

-9.81

-5.58

-74.21

淀粉及乳制品

0.43

-0.43

-4.65

-13.09

-14.14

-15.97

-8.06

-80.50

饮料

-0.01

-0.66

-1.67

-3.98

-3.65

-3.26

-2.07

-28.23

可可及制品

-0.22

-0.50

-0.76

-1.60

-2.23

-2.01

-1.91

-16.88

植物原料

-0.20

-0.23

-0.77

-1.00

-1.13

-0.81

-0.88

-10.96

乳蛋类

0.07

-0.0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