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于妍,郑珠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的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本文立足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依据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教学的生成策略。以期为当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字】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存在问题;生成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的不断完善,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成为学校教室的必备系统,师生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操作、直接书写,可以将学习内容放大以突出重点,可以记录各种学习活动用以生成新的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在收集反馈信息、增加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机会等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不过,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先进,它也只是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之一,教育的核心是人,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立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还是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关键性应用,使其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李芒教授带领团队正式启动了国家级项目“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元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重构”的研究,力求以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实体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探寻交互式媒体教学的优质策略。全国42所中小学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提交完整的教学案例共186份,涉及数学的教学案例共63篇,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相关的有54篇,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环节的案例各27篇。基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笔者对这54篇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学生本位”的理念提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策略。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变了传统黑板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融合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无论是在课程导入、教授新课、习题巩固还是课堂总结环节,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师教授的内容上,不仅节约了记笔记的时间,而且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研究中,总结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中的优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建构理论在教学中的观点,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1]。用于本研究,要求教师利用媒体等有效的教学资源,将数学中的概念、几何图形、公式等,利用媒体资源的形式创设情景,并进行教学导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来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接受、探索,从而达到同化→顺应→平衡的目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鲜艳的色彩和活跃的学习氛围[2]

(二)课堂互动、提高效果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同时,达到了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要素的融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互动,弥补了传统课堂缺少互动性的缺点,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拖拽等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展示,可以更加清晰的展示数学知识点间的相互转化,既能复习旧的知识也能学习新知[3]。同时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知识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学习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等[4],从练习的形式上做出改变,达到知识延伸的作用。练习课,学生自由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各种概念的理解、图形的变换组合、公式的推导等等,使学生的知识的拓展也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的习得,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总结提炼、知识建构

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容,促进新旧知识的建构。以新的方法如聚光灯、荧光笔、预先出题等进行标注、操作和集体讨论,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如抓屏、批注、聚光灯、笔盒、屏幕录播等功能最大化实现知识呈现,强调教学重难点[5]。同学在总结课上不仅能够辨析自己已经习得和较难理解知识点,达到课后对知识的有效复习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一个知识系统图,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体系能够更清晰理解,也能让学生从小培养这种系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以后对其他知识学习的梳理,锻炼他们自学的能力。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众多教学案例中发现,有些教师在应用交互式媒体进行教学时,受到以往使用普通黑板的思维定势影响,依然被禁锢在单向直观演示的范围之内,大多仅为教师一方使用,仅关注师生与交互式媒体的互动,所发挥的作用只是停留在浅表层面的追求之中。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将交互式媒体作为引出人人互动的桥梁,也没有更好地利用交互式媒体展开师生的教学活动。这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深刻反思[6],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的策略,也是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应用研究的方向发展。笔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字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师进行情景导入时并未合理分析学生的特征

下面的案例是重庆某小学三年级新授课环节的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讲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备注

1.根据观察请学生汇报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协助学生用白板功能直观演示求出周长的过程。

 

 

 

 

2.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展台功能,将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拍照后按顺序排列展示在电子白板上。

3. 用白板的书写功能板书正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方法,优化形成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4.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前面的提问:他俩到底谁走的路多一些?

1.汇报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使用先缩小页面再用克隆后拖动的方法,拖动各条边进行组合,直观演示了求出周长的过程,边用书写功能进行求长方形周长方法的板书。

 

 

2. 观察、比较、沟通联系,优化求长方形周长方法。

 

 

 

3. 汇报并优化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形成公式。

 

 

 

 

 

 

 

 

 

 

 

 

 

4.解决前面的提问:“他俩到底谁走的路多一些?”对前面学生的猜测有了一个反馈,让学生明白任何的事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结果是否准确。

1.生上台展示长方形的周长不同的计算方法。

 

 

 

 

 

 

 

2.渗透优化的思想,建立数学模型。

 

 

 

3.迁移类推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4.渗透面对任何事情必须进行科学的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思想。

1.利用电子白板的缩小功能缩小页面,便于学生在展示周长计算方法时拖动各条边时能够在页面上完全展示。

2.利用电子白板展台功能和图片拖动的功能,将学生计算周长不同的方法拍照并按顺序排列,学生汇报时,利用书写功能进行批注、勾画、对比。

3.利用拖动克隆功能,把学生计算方法中需要的边在原图上进行拖动、旋转,重新组合,直观展示计算过程。

 

4.利用书写功能,板书正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方法,优化形成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是采用学生汇报的形式,进行的是问题导入式,而在教学当中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互动性更未体现,也未进行主体分析即学生特征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了,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书面语言水平逐步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点应该在兴趣上,而且三年级是由低年级步入高年级的重要阶段,游戏的成分也不应过多,具体先依据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寻找课程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展开教学,否则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就会出现课堂开小差的情况,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也应该是交互式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二)在教学上出现为了用电子白板而用电子白板,并未产生学生的互动

下面的案例是府谷县某小学四年级探究课上的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讲授三角形的分类: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

探究三角形按角类

 

    教师引导学生按角分类,讲解如何判断三角形中的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

 

 

猜一猜。(猜角游戏)(课件演示)

 

看大屏幕老师是怎样画的?(课件演示)

 

探究三角形按边分类。

    教师提出要求:可以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给这些三角形按边分类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按角分)

小组合作,观察三角形各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或几个钝角?填在表中。(课件演示)

 

1、同桌合作,自主探究,量一量,折一折,你发现这些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些三角形起个名字吗?填在表中。(课件演示):

 

猜一猜。(猜角游戏)(课件演示)

 

 

    教师提出要求:可以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给这些三角形按边分类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小组合作,集体探究三角形按边可以分几类。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动手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加深学生用角进行对三角形的分类。

 

 

 

 

 

 

 

 

 

 

区分它们有多少条边相等的特点,通过练习更加明确它们的关系。

 

放松心情,知识回顾。

通过露出几个不同角的猜测,使学生在观察、想象的过程中,围绕这些角进行思考。

 

 

 

 

书写和标注工具

 

 

 

 

图形的拖拽功能

 

 

 

 

智能工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几何画板

 

电子白板

从上述案例可知这是一节探究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总结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边的特点,进而探究出三角形按边可以分几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去发现——分析——总结。而应用电子白板似乎在此时是和黑板的角色雷同,并没有激发师生、生生互动行;游戏探究中,教师可以实际组织游戏进行角的辨析,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课件演示似乎只能让学生简单的“看懂”,并不能达到“学懂”的目的。所以在探究课上,必备的工具和黑板,组织者教师即可,无需交互式电子版。在这似乎有种为了用白板而用白板,并未考虑其必要性。

(三)未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

下面的案例是重庆某小学校五年级练习课的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习得知识进行练习,达到知识的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备注

1、带领生找寻身上的三角形。红领巾需要多大的布,该怎么办?

2、让生尝试做一做三角形图形的面积。

 

3、让生选择适当的数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4、请生判断面积大小,邀请生上台画三角形。

5、带领生感受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 积极思考回答,上台演示。

 

 

2、先思考,再拿出课堂练习本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请生上台板书过程。

 

4、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猜想;拖动验证;得出结论。

5、欣赏图片,找寻生活中的三角形。

1、找寻身上的三角形:红领巾。

 

 

2、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3、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正确运用。

4、运用三角形公式,判断三角形面积,得出结论。

5、三角形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没有系统的教学设计,针对于练习课程应该在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目标,如认识三角形、计算三角形面积、判断面积大小等等的模块设置不同的教学,再在模块目标下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对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的选择等等,本案例缺乏对教学基本的设计。学者杜平认为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资源设计存在缺陷,处理不好教学进度和思考吸收知识之间的关系,也处理不好教师电子白板操作能力和学生电子白板操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片面的展现教学技术,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从而难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7]

四、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在课堂上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以期能够实现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的内在交互,可现实存在的问题是课上教师只重视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知识组织缺乏条理;只重视内容的传播,忽视情感体验;只把技术停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水平,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没有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育的融合还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理念的变革。由此,笔者提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生成策略,以需求应用为导向,更好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深入分析学习者特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李龙教授对教学设计的观点,他认为教学应该是对学习需求分析之后,进行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才能进行教学实施,并不断评价修改循环往复的过程[8],可见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在教学实施之前进行的,是教学设计中的环节之一。学者何克抗也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一)》一文中指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9],这与李龙教授的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所说的:教学设计包括的的基本要素相一致。两位学者都将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基本的教学设计元素,可见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而学者乌美娜在《研究与应用教学设计理论,提高远距离教学质量》一文中指出,从目标确定、策略制定都着眼于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提高学习的能力。而学习最终是学习者完成的,因此对预期学习者的分析格外重要[10]。由此总结,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师在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时,应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设计一个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使学习者与交互式电子白板所展示的教学内容达到无缝衔接。

(二)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情景创设

教师在授课时,一切的课程安排都应该以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分析及知识点的顺序[11]。在确定的教学目标下,进行情景创设。根据建构理论的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2]。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情景创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三)根据教学内容分析,确定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必要性

在诸多教学中,教师只是设计完成了教师、学生与白板的互动,却忽略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13],同时暴露出的问题是教师为了使用白板而使用白板,并未考虑其必要性。电子白板虽然具有很多强大的、先进的交互功能,但是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理性对待[14],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呈现方式。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问题处理能力

我们发现在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时都缺少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根据李龙的教学设计一书,无论是基于“教”还是基于“学”的教学设计,评价是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环节,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杜平学者在论文中提到建立一个质疑的评价体系,以达到学生查缺补漏的目的[15]。可以采用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和小组互评的方式。每一个小组在数学课结束后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总结,最后归纳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其他小组针对这个小组的观点进行评析,最后归纳问题,目的也是查缺补漏,加强知识的巩固学习。

    (五)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白板的操作及问题处理能力

   教师对电子白板的应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电子白板的普及。即使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水平也不是整齐划一的[16]。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不仅能够处理课堂上突发的状况,也更透彻的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更好的将教学内容体现在白板上,也能懂得如何更好的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定期的教师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五、总结

针对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依据教学设计理论,笔者总结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践提出了解决策略,其策略概括如下:(一)深入分析学习者特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二)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情景创设;(三)根据教学内容分析,确定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必要性;(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问题处理能力;(五)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白板的操作及问题处理能力。相关策略的具体内容笔者已在本文进行详细赘述,旨在为当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教学提供参考。但由于本研究针对的是课程是小学数学,其他学科从知识的特点、内容的呈现的先后顺序与本研究的还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只就小学数学这一学科展开案例探究,在其应用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用其他学科应根据学科特点做适当调整,而对其他科目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今后研究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12]https://baike.sogou.com/v7592550.htm?fromTitle=%E5%BB%BA%E6%9E%84%E4%B8%BB%E4%B9%89%E7%90%86%E8%AE%BA

[2]陈燕.关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55.

[3]赵鹏宇.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臧斌. 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的“春天”[J]. 江苏教育研究,2011,(35):58-60.

[5]杜书珍. 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2(12):29-31.

[6]现代交互式媒体教学策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李芒,陈鑫,马佳佳,李营,乔侨,刘洁滢.2017.

[7]杜平.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111 

[8]李龙.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9]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一)[J].开放教育研究,1998(02):20-25+28.

[10]乌美娜.研究与应用教学设计理论 提高远距离教育质量[J].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01):1-10.

[11]蔡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及问题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13][14]金文龙,袁磊.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2012,11(08):214-216.

[15]杜平.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111.

[16]李军.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 江苏教育研究,2013,(14):64-66.


 Case study of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Yu YanZheng Zhu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as a new technology applied in the classroom, not only provides abundant teaching resources, greatly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lso facilit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as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eaching design,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summed up the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i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and conform to the produc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Keywords: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ase study;problems existing; Generation strategies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