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遵惠老师灵龟八法学术经验介绍
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易荣 ,王花蕾, 张 瑾
项目名称: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中医联合专项项目(2016年立项)
项目编号:2017FF116(-044)
【摘要】 管遵惠教授在继承家学和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通过对历代不同学术流派的整理研究,补充和完善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本文着重介绍了管遵惠老师灵龟八法的学术特点。
【关键词】 灵龟八法 学术经验
吾师管遵惠,国家级中医专家,云南省名中医,省首批名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家学渊源,衣钵亲传,幼承庭训,加以才思敏捷,而立之年即著书立说,学验俱丰,博采众长,遵古而不泥古,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独树一帜,发展了热针疗法,蜂针经穴疗法,管氏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针法,管氏过梁针法,管氏舌针等特殊针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
灵龟八法又名“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通的八个经穴为基础,按照日时干支的数字变易,采用数学演绎,推算人体气血的盛衰,采取按时开穴施治的一种传统针刺方法。兹将管老对灵龟八法研究的学术特点简介于下:
1、由博返约,阐发灵龟八法理论。
灵龟八法的理论,渊源于《易经》、《内经》等古代经典著作,由于涉及的理论深奥,上古文字,言简意深,内涵深邃,开穴冗繁,故近代针灸专业人员中,能够谙知理论,熟练应用者,可谓寥若晨星。管氏以其精深的《周易》认知,精通的医学理论,深厚的文学底蕴,对灵龟八法的理论作了由博返约、深入浅出的阐发,对认识、理解灵龟八法的理论,起到了启蒙和诠释的作用,这在近代的论述中,堪称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2、表解灵龟八法,开穴简捷明了。
灵龟八法的开穴方法,是临床运用的一大难点,管氏创新发展了灵龟八法表解法,为这门古法针灸的临床应用,开启了方便之门。
传统灵龟八法开穴方法的程序是:(1)求出当天的日干支;(2)根据“五虎建元”定出当时的时辰干支;(3)求出“逐日干支”和“临时干支”的代数和;(4)按“阳日除九、阴日除六”的规律去除这个和数,所得余数,即是应开穴位的代表数,用穴位代表数查对“奇经纳卦图”便可知应开穴位;(5)凡能除尽没有余数的,阳日为九,即开列缺穴;阴日为六,都开公孙穴。灵龟八法开穴,不同于子午流注十日一周期,五日同宗交错,刚柔相济,开穴可互用。灵龟八法在六十甲子(60天)内,各时开穴,不能互用,因此灵龟八法开穴,使初学者倍感繁琐,开穴困难。管氏根据临床经验,设计制作了《灵龟八法六十甲子逐时开穴表》使之由博返约,免去计算程序,快速简捷地查表开穴,这对灵龟八法的普及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3、提出了奇经八脉溢蓄调节式的经气运行特点
灵龟八法所用之八穴,通于八脉,而奇经八脉又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联系、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同时八脉之间还有会合关系。八穴又属正经穴位,所以八穴不但能治八脉的病症,而且还能治十二经的病症,其治病的范围很广。明·李梴曾在《医学入门》中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可见此“流注八穴”对全身调节的重要作用。管老总结了灵龟八法所用八穴的开穴规律:在60天中,每时辰开一穴,共开穴720次。通阴跷脉照海开穴220次,通阳维脉外关开穴107次,通带脉足临泣开穴106次,通阳跷脉申脉开穴98次,通冲脉公孙开穴96次,通阴维脉内关开穴32次,通任脉列缺开穴31次,通督脉后溪开穴30次,各经脉开穴次数各不相同。说明奇经八脉的气血盛衰和穴位开阖与十二经脉的气血按时盛衰的循行规律不同。将奇经八脉分为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和阳经(督脉、带脉、阳维脉、阳跷脉)两类统计:在六十天中,阴经、阳经各开穴6次的有33天;阴经开穴7次,阳经开穴5次的有23天;阴经开穴5次,阳经开穴7次的有4天。六十甲子,阴经共开穴379次,阳经共开穴341次。每日阴、阳经开穴次数,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现了奇经八脉溢蓄调节式的经气运行特点;提示奇经八脉中阴经气血较旺,八脉经气的运行比较依重于阴经。灵龟八法的开穴规律,体现了奇经八脉溢蓄调节式的经气运行特点 :奇经八脉存在着气血盛衰的变化,而以阴日(乙、丁、己、辛、癸日)的气血流注比较恒定,并有着以十日为一周期的经气循环;奇经八脉中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气血较旺,八脉经气的运行比较偏重于阴经;奇经八脉的经气不按时辰的顺序循环传注,但各条经脉在60甲子的阴时与阳时,总体上气血的运行是相对均衡的[1][2]。
4、验案举例
洪××,女,47岁。患者于1976年10月16日早上八时许,在挑菜下坡时,不慎跌倒,扭伤右脚及腰部,治疗5天,收效不显。遂于1976年10月21日上午八时送来针灸治疗。查:右踝外侧青肿,局部压痛,不能行走,腰痛不能俯仰转侧,从腰1到骶椎均感压痛,腰肌普遍压痛。采用灵龟八法取穴,按1976年10月21日日干支时丙午,上午八时,临时干支是壬辰;日干支代数丙为7,午为7;时干支代数壬为6,辰为5,四数相加为25。因丙午是阳日,当除9余数是7。故开兑卦督脉之后溪穴,配左申脉穴,行泻法后用半导体电疗机通电20分钟,起针后,患者腰部已可活动;又加针长强一穴,行龙虎交战手法,留针20分钟,起针后患者腰痛大减,已可俯仰活动。第二天,右踝肿胀全消,自己步行来诊,腰部基本活动自如,又针治一次,病痛完全消失。
按:督脉经气阻滞,故出现腰痛不能俯仰;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气起于跟中,出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按经络辨证,此乃督脉、阳跷经气阻滞所致。故开后溪,配取申脉。取左申脉穴,一则因为右踝青肿,不便针刺;更主要是寓意于《针灸大成》所言:“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之义[3]。
参考文献
[1] 管遵惠.试论经气的运行.云南中医杂志.1985;3:12-16
[2] 管遵惠.灵龟八法开穴规律探讨.云南中医杂志.1987;1:26-28
[3] 管遵惠.论经络学说的理论及临床运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