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
长安大学附属中学 谌亚芳, 尤喜丹
谌亚芳(1974.3-), 女,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 任职于长安大学附属中学, 通讯地址:西安长安中路237号 邮编:710064
摘要:英语课外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作业既是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有效手段,更是过程方法目标的培养途径,也起着促进情感体验作用。英语教师对课外作业相当重视,但是作业设计方面出现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事倍功半。有效作业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趣味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根据新课标要求,课外作业形式分为知识巩固型作业;技能训练型作业;开放型作业。
关键词:课外作业 三维目标 有效教学 作业设计
一、 问题的提出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已经把减负作为10项改革试点项目之一。目前,陕西西安已经被教育部列为“减负”工作改革试点地区。减负工作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而有效的延伸,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如此,作业设计也应该是有效的。然而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致不高,即使按照要求完成作业,成绩的提高也不明显。学生为什么对做作业持消极态度、作业效果为什么低下?这与学生有不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听课效益低以及教师课堂授课效果欠佳等常见原因有关,也与作业缺乏建构性的设计有关。从有效作业设计入手来解决作业费时低效问题应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中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试图使课外作业更科学、更有效,从而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做作业、有兴趣做作业、做了作业能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课题研究前期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在任教的一所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学生中作了关于英语课外作业的调查(调查内容及其结果统计见附录)。调查研究发现,英语课外作业仍然倾向于传统的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练习题,缺乏建构性的作业,很少有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性能力培养方面的作业,也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关注,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学生普遍希望教师增加有趣味性的、有创造型的、形式新颖的作业。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①把过程方法视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②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课外作业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应该考虑这三个维度目标的达成。
二)国外有关课外作业理论的相关研究
1、课外作业的价值
在20世纪以前,受行为认知主义的影响,人们将作业视为对大脑的“外部刺激”,因而对家庭作业的价值深信不疑。但随着西方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人们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家庭作业的价值随之受到了质疑。不少西方国家甚至禁止给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但随着西方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家庭作业的价值已经不存怀疑。苏联教学论专家凯洛夫曾指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作业从根本上具有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具有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的使命。”(钱宇,2006)
2、课外作业的类型
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作业;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作业,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陈剑华,2001) 利和皮瑞特(Lee&Pruitt)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主要有四类: 1)练习型;2)准备型;3)扩展型;4)创造型。德国学者迪茨和库特(Dietz&Kuhrt)认为作业可以分为六个类型:1)巩固知识和技能;2)扩大知识领域;3)使知识和技能系统化;4)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特定的事例和情况;5)运用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6)介绍新的课题。(姚利民,2003)
3、课外作业的量
近二十年来国外专家对家庭作业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课外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和课外作业完成量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首先表现在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哈特利和布莱斯怀特(Hartley and Branthwaite)(2000),库柏(Cooper)(1999)等发现,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即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越长,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越好。温斯顿(Weston)(1999),奥斯古和凯斯(Osgood and Keys)(1998)等研究发现家庭作业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曲线相关,即当作业时间达到最佳时间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而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而DeJong,Westethof and Creemers(2000)在荷兰对于学生家庭作业完成量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美国教育专家哈里斯·库帕对作业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对美国学生家庭作业量的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每周需有一至三项家庭作业,时间在45分钟左右;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周需有二至四项家庭作业,时间在60分钟到180分钟之间;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每周需有三至五项家庭作业,时间在225分钟至375分钟之间;十至十二年级的学生每周需有四至五项家庭作业,时间在375分钟至600分钟之间。(邹强,2007)
三)国内有关课外作业理论的相关研究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有“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他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如何巩固消化?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即为典型的形式。关于作业的类型, 我国教师更倾向于识记性和积累型的课外作业,较少布置实践性作业或者合作性作业。作业内容大多是书面习题或阅读教科书,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目的。 谈振华在《课堂教学理论读本》第三章第五节中指出学生的课外作业可分为:预习或复习教科书,完成书面练习(习题、作文、绘制图表等),完成口头作业(朗读、背诵、复述、答问等),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完成实践活动作业。 施良方和崔允漷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中,根据作业的目的不同,把作业分为三种,即练习型作业、准备型作业、和扩展型创造型作业。练习型作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准备型作业,使学生能从随后的课程中得到最大益处;扩展型和创造型作业,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技能,考查学生能否把熟知的技能和概念应用到新情景中。
四)有效教学的概念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而有效的延伸,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如此,作业设计也应该是有效的。所谓有效,是有别于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所谓有效教学,应该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最有影响的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标准框架之一是由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开发的“有效教学”的五条评价标准。标准一: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标准二: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标准三: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标准四:培养学生复杂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标准五:通过对话进行教学。
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李学红推出如下有效教学的标准:1.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多向互动;3.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 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 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 让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文信提出有效教学的五条标准是: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 用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发展;3. 学生主动参与;4. 重视学习策略的教学;5. 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 课外作业设计原则
基于目前中国特别是陕西省的现状,课外作业设计研究结合新课程目标结构,制定作业设计的目标,及使得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展,从而形成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作业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在教学中长期使用单一的作业形式也会使学生厌倦。因此就要力求设计有趣的作业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动用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如“go for it ”八年级第五单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学习了有礼貌的发出接受、拒绝邀请和第十一单元“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有礼貌的提出请求和有礼貌的请求允许做某事。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我设计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办一个圣诞晚会,从制作邀请卡,向其他组的同学发出邀请,请他们来参加本组的圣诞晚会。并相互询问组内其他人能否为本次晚会做一些事情。
设计意图:这两个单元都是学习让学生有礼貌的提出请求,接受或拒绝邀请,让学生用英语筹备一个圣诞聚会。既培养学生逻辑表述能力,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人际交往的能力。
2、作业设计要具有多样性
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初中英语的作业设计应尽可能地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兴趣,走出形式单一、内容呆板、只重应试的误区。因此,教师应将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动手动脑收集材料相结合,独立型作业与小组型作业相结合,使学生对英语作业一直保持新鲜感。
3、 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一般人认为,作业题随手可得。但教师要设计出一个高质量的作业题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 ,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是侧重知识技能,还是侧重过程体验。因为作业类型不同,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如“Go for it ”在学完了八年级Unit11“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我设计了调查研究作业,让学生调查各自家里常做的家务活是什么,并列出一份清单,调查这些家务活通常是由哪些人完成的,以及大家从中得到了那些启发。
本作业设计意图: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学会说出多种家务活名称,如何有礼貌的请求允许做某事,既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逻辑表述能力,又使得学生认识到每位家庭成员都应该积极承担一些责任。
4、 作业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思维能力是促进交际应变能力的核心机制和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作业设计中也要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心智,发展学生智力的目标。如“go for it ”九年级第九单元 “When was it invented.”在学习了各项发明的用处和特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了理由,我设计了 “我是小小发明家”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了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项发明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最后在班里展出“事项最有创意的发明”。
本作业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情,发现问题,继而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每位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肯定是不尽相同的,同一个班的学生也肯定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避免“一刀切”。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让不同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树立自信。
6.作业设计要具有循序渐进性
学生掌握知识是阶段性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有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因此在教新知识之前要有一些与新知识有联系的作业,为知识迁移做好准备。
四、课外作业的形式
新课标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而目前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为知识训练型作业,关注结果,忽视过程,作业靶向单一,与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很大距离。因此,作业类型应该形式多样,以实现三维目标。
根据作业的产出形式,将作业分为以下三种:一、知识巩固型作业,用以巩固知识,如温习课堂笔记、做练习题、总结各单元知识等。二、技能训练型作业,用来培养技能,如听读背诵类作业、课外阅读类作业等。三、开放型作业,用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发展合作精神,如问题探究型作业(如做project、采访并撰写调查统计报告)、质疑问难(查词典或语法书解决疑难等)以及阅读思考(对比阅读,写读后感)类作业、学习策略总结与学后反思(如阅读策略使用评价-Reading strategy employment evaluation、考后反思等)、文化意识(就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去查阅资料、上网浏览等)等方面的作业。
五、总结与反思
1. 英语成绩的提高依赖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改进
研究注重将传统的知识巩固型作业与技能训练型作业以及开放型作业相结合,促进了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效果有所提高,研究获得了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但是由于本人所带的班级程度悬殊,无法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只能分别在两个班进行纵向比较。学生普遍反映,作业的改革使得英语学习不再枯燥乏味,高不可攀,趣味化的作业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倍增。鉴于研究的时间有限,加之英语成绩的提高依赖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改进,单一的作业设计不足以显著提高学习成绩,所以期待今后更进一步跟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的相辅相成。
2.作业设计方面的教研应该加以重视
设计作业是教研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师们在研究布置作业的原则、作业内容及形式、指导学生如何规范作业、作业批改、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还需要加以研究。教师备课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作业。设计作业的要求是目标明确、内容科学、分量适当、难度适中、形式多样,多维发展。既不否认知识技能型作业在夯实基础方面的作用,也不忽视开放型作业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意识方面的作用。既重视达到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也考虑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年级组和教研组应该设专题研究。年级组统一认识,制定作业减负措施,加强检查督促。教研组组织专题讨论,并且在教师之间交流优秀的作业设计方案
3.课外作业的检查与反馈是作业有效性的保障
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效果还有待学生对作业的认真完成来体现,传统的知识训练型作业多数有标准答案,易于检查,而技能训练型作业和开放型作业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要研究这两类作业的检查反馈方式。对学生书面作业的书写质量、口头作业的语音语调质量、改错订正类作业的整理质量都要检查督促。开放型作业适宜展示,让学生之间开展评价,激发学生自我意识。作业批改与反馈要以人为本,爱护学生的自尊心,鞭策鼓励与严格要求并重,同时将作业本作为师生沟通的媒介,有效进行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参考文献:
邹强,国外家庭作业研究及其启示,教学与管理 ,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2007年 19期
哈里斯·库帕 ,王建军 ,林明. 美国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 1995,(06) .
杰克林·贝克赛奈特,张斌. 谈谈家庭作业[J]山东教育科研 , 2000,(Z1)
徐学福. 美国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与指导[J]外国中小学教育 , 2001,(03) .
朱仲敏. 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定位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 2003,(03) .
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3年 06期
陈剑华,关于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 , Shanghai Education, 2001年 24期
钱宇.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附录:
课外作业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答题说明:这是一项关于课外作业的问卷调查,共有30小题。目的是了解你在家庭作业方面的情况及看法,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注意:本调查不是英语考试,选题也没有正误答案。
A. 请选择
1. 西安市中小学学业减负,各位老师有提到吗?
[1]提到 [2未到
2. 你觉得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的量
[1]极少 [2] 较多 [3] 很多
3. 你觉得完成作业对取得好成绩帮助
[1] 没有 [2] 极小 [3] 较大 [4] 很大
4. 你觉得英语作业的量
[1]极少 [2] 较多 [3] 很多 [4] 太多
5. 英语作业容易完成吗?
[1] 太难 [2]很难 [3] 较难 [4] 不太难 [5]容易
6. 英语老师布置作业有没有一定的规律?
[1] 完全没有 [2]极少 [3] 较有 [4] 很有 [5] 总是有
7. 老师批改作业及时吗?
[1] 从不 [2] 极少 [3] 比较及时 [4] 很及时 [5] 总是及时
8. 老师批改作业有没有具体指出问题?
[1] 从不 [2] 极少 [3] 较多 [4] 经常 [5] 非常多
9. 趣味性的作业多吗?
[1] 完全没有 [2]极少 [3] 较有 [4] 很有 [5] 总是有
10. 创造性的作业多吗
[1] 完全没有 [2]极少 [3] 较有 [4] 很有 [5] 总是有
11. 作业需要与人合作吗?
[1] 完全没有 [2]极少 [3] 较有 [4] 很有 [5] 总是有
12. 作业都有固定的答案吗?
[1] 总是有 [2] 很有 [3] 较有 [4] 极少有 [5] 完全没有
B.请填空
15. 你每天的每科作业,(a. 语文 b. 数学 c. 英语 d. 理化生 e. 政史地) 按花费时间来排,从低到高依次是
[1] [2] [3] [4] [5]
16. 你的英语作业(a. 抄写及做语言知识练习题b. 听磁带和朗读背诵c. 阅读课外书d.收看英语节目或观看英语电影 e. 用英语来完成某项任务)按布置的频率来排,由低到高依次是
[1] [2] [3] [4] [5]
17. 下面几项学习任务(a. 预习b. 听课c. 复习 d.完成作业 e. 用英语来完成某项任务)你重视的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1] [2] [3] [4] [5]
18. 作业材料的来源(a. 课本上的练习b. 教辅资料的练习c. 老师编写的练习)由低到高依次是
[1] [2] [3]
C. 请简答
19. 你希望英语老师布置什么类型的英语作业 ?
20. 你觉得每天做英语作业的时间以多少为合适?
课外作业调查统计表
表1 |
|||||
题号及选项 |
1 |
2 |
3 |
4 |
5 |
1 |
107 |
45 |
|
|
|
2 |
55 |
90 |
7 |
|
|
3 |
10 |
23 |
86 |
33 |
|
4 |
59 |
86 |
3 |
4 |
|
5 |
3 |
6 |
29 |
73 |
41 |
6 |
7 |
8 |
55 |
58 |
24 |
7 |
2 |
2 |
31 |
62 |
55 |
8 |
5 |
7 |
27 |
66 |
47 |
9 |
10 |
40 |
51 |
33 |
17 |
10 |
12 |
57 |
68 |
15 |
5 |
11 |
8 |
49 |
70 |
19 |
6 |
12 |
30 |
61 |
50 |
10 |
7 |
13 |
9 |
42 |
51 |
29 |
11 |
14 |
28 |
29 |
73 |
13 |
9 |
表2
排序题15-18 |
||||||
题号 |
总数 |
a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