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工视角看佛山市临终关怀志愿服务
谭晶晶 广州市红棉社会工作服务社
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初衷
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是指服务者在志愿行为下,通过服务来缓解生命周期接近后期的患者在生理、心理等层面的痛苦,旨在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人士提供优质服务,以缓解当下临终人士可能面临的困扰与难题,团队为临终人士提供日常生活上的照顾、医疗、护理的同时制定个体化心里服务,让临终人士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5年末,佛山市全市常住总人口为743.0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50.46万人,占6.7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1.61个百分点,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接近十万大关,老龄化趋势愈加严峻,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且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也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尤其是他们的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慰藉问题。
同时,据了解,广佛地区目前尚未形成城市的长者临终关怀心灵呵护体系,现有的临终关怀心灵呵护服务组织中仅有十方缘的服务体系相对比较成熟,而且是进行无偿服务和志愿者无偿培训,目前十方缘在广州已经建立服务中心,而佛山则是以不稳定的小组服务为主,另外也有部分社工机构在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有偿的长者临终关怀服务,但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远远未能满足广佛地区长者临终关怀的需要。此外,由于受传统生死观的影响,人们对“死亡”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未能很好地接受“临终关怀”这一形式的志愿服务,导致志愿者资源稀缺,从根本上限制了“长者临终关怀”服务事业的推进,综上,佛山地区还需一批有质量的长者临终关怀志愿者。
当前佛山地区临终关怀队伍尚处于发展阶段,呈现出以护理人员为主的团队结构,但通过社工介入临终关怀服务中尚处于浅层,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希望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临终关怀服务经验,从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和价值观以及工作技巧中探寻佛山市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临终关怀服务。在佛山建立一支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队伍,以学校社工系和社工中心、学校青年空间、禅城区合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基地,广州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桂城颐乐养老中心、佛山春晖颐养院、南海福利中心等单位为队伍提供服务技术的培训、指导和支持,组建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提高死亡的质量,缓解死亡的焦虑,实现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理念
社会工作是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服务活动,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以及有迫切需求的个人、群体或是社区,通过与案主共同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恢复和增强自我功能,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一种专业化服务行为。也因为社会工作更强调的是个别化原则,从个体了解其实际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心理帮助。因此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工作之间有着交织发展的联系。社会工作的理念、技巧可以实际操作到临终关怀服务中,同时临终关怀服务带来的经验也可以促进社会工作自身不断完善与发展。在临终关怀服务中,不仅需要通过医疗技术让临终人士得到更好地照顾,在他们面对各种病痛的时候,更需要的是的到心理上的慰藉,而社会工作恰好在这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病人的家属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运用同理心来理解和同感临终人士的家属,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陪伴、支持、鼓励让临终人士的家属度过心理艰难期,协助他们重建自己未来的生活,并帮助其恢复和增强个人功能。
因此,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要求上都是迎合临终关怀服务,二者工作上相辅相成,社会工作的介入,更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体系的多元化和深入化。
概念探析及专业反思
(一)临终关怀服务工作体系中融入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
目前佛山地区尚未有统一成文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虽然一些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会有自己的服务体系以及理念,但是一般都是接近医疗工作方面或者是人文价值观基础上而订立的,但是形成一套成文统一的服务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服务理念需要多元以及融合,因此临终关怀是包含了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服务性工作,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也是需要融入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中,如社会工作的社会使命,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专业使命看, 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理念的融合,更能促进临终关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能让服务让多元、深入的理论体系中更好的服务于临终人士及其家属。
(二)临终关怀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相结合
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其中,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其当下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努力协调好按着的社会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增强案主的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而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则是为临终人士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加强生命和死亡知识的传播。在临终关怀工作方法中融入社会工作方法,也能更好地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恰恰也因为专业手法的多元,可以弥补临终关怀工作服务中的盲区。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于临终关怀服务中可体现在为临终人士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也可以结合个人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案服务,为临终人士及其家属开展相关小组工作,个案工作手法和小组工作手法都可以介入到临终关怀服务中,不同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手法,可以提高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
(三)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者
目前中国尚未具备硬性的规定让临终关怀服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者,但是目前佛山市所呈现的服务状况是,社工机构开展相关临终关怀服务项目,相关养老机构通过配备一定数量的社工协助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也正因为社会工作者与临终关怀服务相结合,更加促进与临终人士及其家属的沟通,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了解临终人士及其家属的需求和问题,使得服务更加科学性、有效性,更好地提高临终关怀的服务质量,具体来说,在临终关怀领域,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最首要的就是为临终人士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辅导,根据临终人士及其家属不同情况来进行全面、深入的关怀,另一方面,对于家属面临亲人即将离世带来的负面情绪,社会工作者所能够带来的服务是为其提供哀伤辅导,缓解家属所面临的负面情绪,同时也针对不同群体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及手法去服务不同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也是作为一个沟通者的角色,维系临终人士、临终人士的家属以及临终关怀服务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同时社工作为一个倡导者,在服务于临终人士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必要性的支援,从政策、补贴的方面,搭建服务对象以及之间的桥梁,对临终人士及其家属来说,可以通过政策了解,为他们争取一定的补贴或者慈善资金,对于政府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政策倡导者,把自身的一些服务经验或者思考反馈给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部门,更好地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
可见,在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者是有一定的必要性,无论从服务对象、机构或是社会层面,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临终关怀服务时,都能一定程度起到不同的促进作用,将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以及其功能的完善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