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分析——以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
林红宣(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11)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也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本文以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进行分析,从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概述、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现状等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进而对文化精准扶贫路径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精准扶贫;文化扶贫;少儿图书馆
The Study on Targeted 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ies of Public Libraries -- Take Dalian Children's Library as An Example
Abstract: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has entered into a decisive stage.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targeted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This paper takes dalian children's librar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ublic libr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ublic library culture, accurate 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dalian children's libra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rgeted 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ublic library.
Key words: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children's library
从现在到2020年,国家最艰巨的任务依然是脱贫攻坚。如何结合具体实际,开展服务创新,打好文化精准扶贫攻坚战,是现阶段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少儿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为未成年群体、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提供免费服务的重要支柱性机构,有义务在文化精准扶贫进程中发挥其作用。
1.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概述
1.1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
1.1.1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理念,首次提出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时,其内涵及外延目前仍在不断深化和扩展。对于精准扶贫概念的理解,社会普遍认同的定义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所处的环境、不同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1]。
1.1.2文化精准扶贫
文化扶贫不同于经济扶贫,这一工作的开展应以人为本,通过提升人的文化素质、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习得技能水平等方面实现脱贫,其核心在于: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人、扶人先扶文。就“精准”而言,主要是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划分、扶贫资源的精准使用、扶贫项目的精准评估、以及对扶贫结果的精准分析。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主体,公共图书馆担负着积极推动文化精准扶贫进程的重要责任。
1.2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1.2.1体现其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情报、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的一种功能多样的载体,公共图书馆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图书馆学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逐步深入,公共图书馆应更加精准的传递人民所需信息;并提供更有针对性地公共知识服务;使信息资源配置优化、利用合理。
1.2.2 有利于消除贫困地区的落后腐朽思想
贫困地区人民由于偏远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科技环境等原因,接触到的新事物、新思想较少,导致他们消息闭塞落后,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并且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念。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文化扶贫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给贫困地区人民更多关于生产生活的科学知识及职业信息,通过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慢慢远离封建思想,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2.3 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服务的个性化
以往对贫困地区的扶贫采取的是普惠式的文化扶贫,没有具体区分需要扶贫与不需要扶贫的人群,对于要扶贫的人群也没有针对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展开帮扶,而是采用大规模、低精准度的形式进行帮扶。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精准滴灌”的精准扶贫方式,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划分出“可扶之人”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1.2.4 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改善扶贫制度体系、科学设计扶贫项目及工作
精准识别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之一,所以公共图书馆应在充分了解贫困地区的当地文化资源现状,包括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等的基础上,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和完善精准扶贫制度体系制度的建议与意见或者是措施,进而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的科学发展 [2] 。
1.2.5 更好地促进扶贫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贫困地区的人民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切身感受到文化活动传递的精神,陶冶情操,并在文化精神的感染下习得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本质上做出改变,防止贫困问题的复发。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应该起到先锋、侦查的作用,推进扶贫机制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推动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2.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现状
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大少图”)是大连地区最早成立的唯一一所面向城乡少年儿童(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者及家长提供文献书刊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以覆盖全社会未成年人的“普遍均等服务”为长远工作目标,致力于构建大连地区少儿资源全域共享体系。
2.1文化精准扶贫相关项目
为了满足我市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广大未成年人迫切的阅读需求目的与要求,大少图通过建立分馆、流通站、数字分馆、捐赠图书以及举办各类型活动等方式引导未成年人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他们的自身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2.1.1建立分馆、流通站
大少图于2009年开始构建总分馆体系,从初期的摸索到后期的完善,目前大连地区少儿图书资源全域共享已形成规模,成效显著。截止到2017年底,大少图已有馆藏地168个,其中分馆偏远涉农地区学校占79%,具体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总分馆网络布局图
为确保偏远农村中小学学生借阅图书数量与质量,我馆每年至少为各流通站配送两次新书,同时各分馆与中心馆的通借通还服务方式也解决了读者借还书的局限性。总分馆服务体系不仅能使偏远地区未成年读者在第一时间阅读新图书、学习新知识,满足他们对图书的需求与渴望,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各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内容,为学校分馆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2.1.2建立数字分馆
大少图在建设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同时,完善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自建了动漫图书、少儿期刊、视频点播、有声书屋等特色资源库,先后购买了当下最受未成年人欢迎、内容齐全的数字资源,包括中少快乐阅读平台、博看期刊平抬,外研社英语学习平台等,所有分馆的学生、老师及家长均可使用我馆数字资源。
2015年下半年,大少图提出未来的数字阅读工作计划――“彩虹阅读”,即针对偏远落后地区的未成年人,推广丰富的馆藏数字资源,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能公平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截止目前已在甘肃省白银地区、辽宁省辽阳地区及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建设数字分馆,这三个地区读者已达24,200人。为使数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大少图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发放读者证,并通过网络解答、电话沟通、视频教材等形式组织分馆管理员及读者培训。
2.1.3举办捐书活动
为了帮助大连市偏远地区未成年人获得更多适合他们的图书,盘活城市居民家中的闲置图书,大少图开启了图书募集及捐赠公益行动。通过在馆内设立捐书办公室,长期接受各界人士的图书捐赠,鼓励和动员小读者及社会各界将家中闲置的少儿读物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建立图书募集和捐赠的长效机制,使图书捐赠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机制。大少图图书捐赠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将捐赠图书直接送到贫困地区或是偏远分馆;第二种是与高校合作,将图书委托给高校下乡支教等团体,有他们将捐赠图书送到支教学校、地区;第三种是与报社等机构合作,共同将图书送到偏远山区。
2.1.4开展多样活动
大少图总分馆每年都会联合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如共创明天、英语文化节、“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作家进校园”活动等,并有意识地将各学校分馆作为活动连结点,带动各分馆读书活动的推广普及。未成年人是未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创新科普活动是提高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为让更多孩子们走进科技世界,大少图在2018年主办了无人机进校园活动,走进大连市内和北三市10家校园,累计8500多名学生共同参与。开展多样活动不仅能为偏远贫困地区孩子们搭建一个与城市孩子们共同参加活动的平台,吸引基层分馆的孩子们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还能通过地区性活动的引导示范作用,带动各分馆读书活动的推广普及。
2.2存在的问题
为贫困地区未成年读者提供文化扶贫服务的过程中,在扶贫人群、扶贫项目、扶贫地区状况以及资金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2.1扶贫人群、项目识别不到位
对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是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有效实施文化精准扶贫项目的基础。只有将贫困人群进行精确划分,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进而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资源。因此,识别扶贫对象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以往图书馆所采用的扶贫项目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规模相对较大、覆盖度较高,但精确度差,未能做到因地制宜,导致了扶贫内容可能并非贫困人民切实所需。同时,图书馆所采取的扶贫工作由于未能与当地实际情况、资源配置及人民需求结合起来,常常收效甚微。所以,在设计扶贫项目时,应当考虑开发的项目与资源配置是否符合当地需要、是否符合帮扶对象的需求与意愿。
2.2.2思想、文化素质基础薄弱
贫困地区人口的贫困原因多样、文化水平高低也不同,很多地区由于交通闭塞、通讯条件落后、市场发育程度低、社会活动的封闭性强、受封建思想的束缚等因素,导致部分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对未成年教育方面不重视。尽管图书馆为学校、乡村提供了各类型资源及帮助,但他们并未利用或利用率极低,最终只能先暂停在该地区进行相关帮扶服务。
2.2.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资金支持、信息素养等方面限制,导致公共文化设施存在少建、缺建等问题,很多地区缺少现代化设施,如计算机、网络等,部分文化站、农家书屋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资源,桌椅、设备破旧,甚至无法正常使用,这些现象不仅使想学习的人群无处可去,也成为图书馆向贫困地区输送相关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的绊脚石。
2.2.4缺乏资金支持
公共图书馆作为免费、公益性服务机构,其资金基本来源与当地财政机关拨款,因此在开展相关文化扶贫服务时就离不开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目前大少图为分馆、流通站等配送图书资源都是通过馆配商完成,为确保贫困地区孩子们能学到新知识、看到新图书、阅览新期刊,我们每年都会至少为他们分配两次图书,为有条件的地区安装智能书房,但经常因为物流费用有限,导致资源配送不及时等问题。
3.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
为让更多贫困地区未成年读者脱离文化贫困,在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主要应该体现以下四方面:精准识别、精准实施、精准管理、精准反馈。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实施扶贫项目之后,根据效果反馈,重新确定新的精准扶贫对象,以确保贫困地区未成年读者都能享受到普遍均等服务。
3.1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另一个是帮扶项目的精准识别,如图2所示。
图2 精准识别模型
3.1.1精准识别帮扶对象
截至目前,城乡信息鸿沟仍旧无法逾越,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对贫困地区帮扶对象的服务不能做到普及化、传递的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发生。因此,精准识别“可扶之人”,能更好服务帮扶对象,准确分析贫困原因。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各项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整理能更迅速地掌握相关情况,同时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更准确的来确定帮扶对象。大少图大致将贫困地区的人们分为三类:分别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其中教师由于其自身素养,是最有能力且有意愿参与文化脱贫的人群,可以在确定他们的文化需求之后,提供差异化个性服务;学生大部分是无能力但有意愿参与的人群,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并为他们搭建一个学习与展示的平台;家长属于需求不确定人群,可以根据他们的意愿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咨询等,最终在整理帮扶对象后形成帮扶档案。
3.1.2 精准识别帮扶项目
根据确定的帮扶对象,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项目及准确分析不同领域、地区贫困的原因。帮扶项目集中在资源、活动以及其他个性化的项目。在把握贫困地区需求的情况下,挖掘当地特色,利用贫困地区地理风光宣传当地优秀文化,从而调动贫困人民学习积极性。贫困地区虽然道路不通、信息不灵,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或秀丽或别致恰是贫困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所以可以将宣传当地的风光文化作为扶贫项目之一。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站首页、微信平台等官方网站宣传贫困地区人文风光,介绍贫困学校情况,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带来相关经济资助,也可借此机会调动起贫困人民的学习积极性。
3.2精准实施
在精准实施文化帮扶之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扶贫计划,通过组建一个专业的文化扶贫团队,为帮扶对象提供个性化帮扶项目,如图3所示。
图3精准实施模型
3.2.1组建专业团队
在实施精准帮扶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专业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扶贫工作。图书馆除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拥有专业型图书馆员。
专业的图书馆员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将贫困居民的界定精准化、建立有针对性的网络平台、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项目及准确分析不同领域、地区贫困的原因。同时,图书馆需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以便更高效、精准的对跨地区、跨领域的贫困居民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尽量做到实时更新数据统计。此外,还应借助贫困地区精英群体,采取“以点带面”的扶贫手段,由个人带动集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方式,由一个精英带动几个或一部分帮扶对象进行精准扶贫工作。另外,当地精英群体面对的问题很可能就是贫困人群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可以用更加精炼准确的语言将亟待解决的问题反馈给图书馆,借此可以有效地解决与贫困地区联度不高、信息鸿沟的问题。
3.2.2实施帮扶项目
为贫困地区未成年人群、教师、家长提供的帮扶项目主要集中在资源、设施以及个性化服务三方面。
资源主要分为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纸质资源包括图书、期刊等,电子资源包括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根据亚马逊中国发布的“亚马逊中国2018全民阅读报告”[3],纸质书、电子书同时阅读的人在调查者中所占比例最大(55%),主要读电子书的调查对象次之(19%),再次是主要读纸质书的调查者占比12%,而新兴的有声书市场也有0.24%的调查者将其作为主要阅读方式。由此可见,电子书、有声书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这两种阅读方式在图书馆精准扶贫中也颇为有利。就电子书来说,贫困地区大都地处偏远,所以纸质书的运输就过于麻烦,且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毁,而电子书完全可以避免这种劳民伤财的情况出现,更加易于获取。对于有声书,大多数贫困人民由于学习资源匮乏,可能文化水平不高,有声书可以完全避免贫困人民看不懂、读不懂的情况发生,让贫困人民在轻松学习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是进行有效文化扶贫的基石。通过政府拨款或是通过慈善机构等方式为扶贫地区购置书架、桌椅、电脑、电子产品等软硬件设施,让他们也能够置身于一个能够学习知识的环境,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设施所需资源。
另外,大少图应充分利用馆藏少儿资源充沛丰富的特征,结合当地的人文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贫困儿童更易接受参与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应保留当地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对当地人民的积极引导、宣传教育,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民风民俗文化活动中,从而获得传统文化中的养分。
3.3精准管理
为确保精准实施帮扶项目,在管理机构的科学管理下构建公开、透明的管理平台,如图4所示。
图4精准管理模型
3.3.1管理机构
为能更有效的进行文化精准扶贫项目,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彼此分工,共同出谋划策。政府部门主要制定规划方案及提供扶贫资金,对整个精准扶贫的过程进行宏观把控;由图书馆经过收集相关信息及数据分析等创建扶贫档案,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新档案内容;同时,需要社会相关机构或慈善组织在扶贫各环节中辅助政府机构与图书馆的各项业务。
3.3.2管理平台
通过构建一个完全公开透明的管理平台,能帮助管理机构、帮扶对象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群准确了解扶贫相关情况及进度。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人员管理、项目管理、反馈管理等功能,人员管理包括对帮扶对象的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项目管理主要是发布扶贫项目,并汇总、链接相关扶贫信息;反馈管理主要是帮扶人员将自己的问题、意见等通过这一功能反馈给管理机构,实现实时帮助。
3.4精准反馈
在精准识别、精准实施、精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接收反馈才能对相关工作进项考核评价,发现不足,及时改正,从而实现文化精准扶贫的意义。
3.4.1设立监督、举报中心
由于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涉及到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会产生部分职能分工不明、互相衔接产生漏洞等问题,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掌控整个精准扶贫过程中在资源、资金、人员等方面使用、管理不合理的情况,同时接受帮扶对象、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通过平台的反馈模块举报不合理的行为。
3.4.2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在进行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配有相适应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扶贫工作的落实效果实时追踪、准确分析考量。考量的标准包括文化资源传递是否精确,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资源利用是否充分,是否惠及每位帮扶对象等细节性的问题。此外,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项目时必须要与政府机构及其他文化服务部门保持联动合作,相互补充、互相学习、共同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还需要注重制度的完善、体系的健全,确保扶贫项目的长效稳定开展。
4.结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更加凸显出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工作精准化的重要性。笔者在文化精准扶贫基本概念基础上对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及策略建议做出研究,希望能够对公共图书馆有效地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及现实中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精准扶贫[EB/OL]. [2018-09-11]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2%BE%E5%87%86%E6%89%B6%E8%B4%AB/13680654?fr=aladdin
[2] 王尧.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5):38-42
[3] 新华网.2018全民阅读调查报告:逾半读者年阅读量超10本[EB/OL]. [2018-09-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18/c_129853370.htm
[4] 侯雪婷,杨志萍,陆颖.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战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29-36.
[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看精准扶贫——读《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EB/OL].[2017-09-08].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08/c40538-29523460.html
[6] 中国网.新华社: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四年来[EB/OL].[2017-11-03]. http://www.china.com.cn/news/2017-11/03/content_41840489.htm
[7] 王思铁.精准扶贫: 改“漫灌”为“滴灌”[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4):14-15.
[8] 国务院扶贫办. 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4-05-26]. http://www.cpad.gov.cn/art/2014/5/26/art_50_10616.html.
[9] 中国经济网.2018全民阅读报告解析中国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偏好[EB/OL].[2018-04-25]. http://www.ce.cn/culture/gd/201804/25/t20180425_28938939.shtml
[10] 李永文,陈玉英.旅游扶贫开发的RHB战略初探[J].经济地理,2004,24(4):560-563
[11] 黄辉.精准脱贫战略下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帮扶与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7(01):49-55.
[1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1-31]. 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801/t20180131_70188.htm
[13] 王秋雷.网络空间的社会公正问题探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1.
[14] 吴建中.精准扶贫——公共数字文化的下一个发力点[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01):16-20+25.
[15] 张浩如.精准扶贫战略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12):95-97.
[16] 雷兰芳.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27-30.
[17] 侯雪婷,杨志萍,陆颖.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J].图书馆,2017(10):24-29.
[18] 陆红如,陈雅.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7(10):18-23+41.
[19] 王桂红.公共图书馆参与基层文化精准服务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8):173-176.
[20] 金美丽.图书馆与文化扶贫[J].公共图书馆,2017(01):33-39.
[21] 詹景海.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39(0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