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齐善良,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 探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2-2016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进行治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无显著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疾病,患者临床病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进展性脑卒中;神经功能;不良反应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属于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种类繁多,其中进展性脑卒中属于常见中风类型之一[1]。该病疾病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中,通常在脑卒中发病后6-7小时发生,致残率以及病死率高。近几年来,随着社会活动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加剧,因多种原因导致的进展性脑卒中发病人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将治疗关键放置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主要探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46±7.31)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1例,糖尿病14例,冠心病14例。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7.93±3.44)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7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脑血管分会制定的《进展性脑卒中指南》诊断标准;经颈内动脉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均存在梗阻;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近期内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存在血管炎、肿瘤、颅脑外伤患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者;存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每天1次,每次0.1克,口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每天1次,每次0.2克,静脉滴注0.16克桂哌齐特(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04),每天1次。均连续供药14天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使用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注100毫升注射液,保证滴注时间在50分钟以上,每天2次,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超过6小时。连续供药14天。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恢复在70%以上,能够进行生活治理;有效: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回复在40%-70%范围内,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恢复;无效:各项临床现象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神经缺损进行评分,轻度神经缺损:0-4分;中度神经缺损:5-20分;重度神经缺损:超过20分以上。(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本文中,主要考虑不良反应有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皮疹、胸闷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以上所得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的描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两样本计量资料的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卡方检验,均将P<0.05记为差异有显著性的前提。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39

22

15

2

37(94.87)

对照组

39

14

17

8

31(79.49)

X2

 

 

 

 

4.129

P值

 

 

 

 

0.042

2.2两组患者NIHSS评分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5天时、3个月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两组患者NIHSS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治疗前

15天时

3个月时

观察组

39

15.41±4.12

11.35±2.71

8.24±1.16

对照组

39

15.57±4.09

13.24±3.26

11.58±1.57

t

 

0.172

2.784

10.685

P

 

0.432

0.003

0.000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

皮疹

胸闷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39

2

0

1

3(7.69)

对照组

39

4

3

3

10(25.64)

X2

 

 

 

 

4.523

P值

 

 

 

 

0.033

3讨论

进展性脑卒中发生于脑卒中患者发病之后一段时间内,通常在6-7小时左右,具有高致残率与病死率,加大临床治疗难度[2]。该病致病因素复杂,经临床研究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脑部血管血流发生受阻病变,颅内供血不足且伴随缺氧,导致脑部组织局部坏死,涉及所在区域神经功能。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缓慢,经影像检查颅内无明显出血症状,但周围神经缺损程度呈现进展性发展,患者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目前,临床对于紧张性脑卒中尚未特效治疗,一直努力积极追寻有效安全治疗方法。丁苯酞是由我国医学界根据多年来治疗经验研制的一种新型药剂,与天然左旋芹菜甲素具有相似结构[3],能够发挥较强抗脑缺血作用,对多个病理环节具有阻止作用,有效抑制细胞凋亡、谷氨酸释放过程,减少花生四烯酸含量,控制局部脑缺血梗死面积,避免其继续加大。有助于脑部能量代谢逐渐恢复正常,为缺血区提供充足血流量,减少血栓形成,进而达到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目的。

在本文中,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结果表,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5天、3个月后NIHSS评分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显著降低(p<0.05)。可以看出,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病症,促进脑部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提高患者生活治理能力,保障患者能够适应基础日常生活,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良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峥, 陈兴泳, 程琼,等.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3):322-326.

[2]李涛.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2):13-14.

[3]史钟慧, 张昱.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0(18):71-7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