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教学在大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吴多晋, 张涛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 基于内蒙古地区创新型、复合型矿业人才急需,学生入学成绩低,专业理论课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实际,分析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蒙古地区开设专业课程的现状,提出“接触式”教学的理念。从学生日常管理、学习层次分类、教学设计优化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举措,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作业及考试等方面进行“接触式”教学的研究,改变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知识探求中,使课堂变得有趣。通过故事和实例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类教学内容对大脑和感观的刺激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觉学习的方法,增强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专业课程 “接触式”教学 学业导师 自觉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xpos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Courses
Abstract: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Inner Mongolia region is in urgent need of innovative and compound mining talents with low entrance grades and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 of specialized theoretical courses,
The objectiv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ff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Inner Mongolia area is analyzed, then the concept of "exposure" teaching is put forward. Specific teaching 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the three aspects: students' daily management,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category,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easures."Exposure" teaching method is researched in teaching preparation, teaching design, homework and examination, which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book-based teaching method, increases teaching interaction, and lets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knowledge exploration, so that the classroom becomes interesting.By stories and examples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study combining with curricular study, the teaching contents which include pictures, audio and video are used to stimulate the brain and sens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study. It help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methods of self-learning,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pecialized courses, cultivate qualified advanced specialized talents for ethnic minority areas.
Keywords:Ethnic Minority Areas; Specialized Courses; "Exposure" Teaching; Academic Tutor; Self-learning
内蒙古是资源赋存大省、矿山开采之乡,全区分布有大量矿山生产企业,企业发展需要一大批设计施工、经营管理的采矿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同时,随着近年来创新型人才教育的要求被提上了日程,培养理论知识素养高、创新创业意识强、动手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关键[1-2]。随着国家矿山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企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3]。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理论,熟悉最新的开采工艺和开采设备,掌握矿山开采的程序和开采方法,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践表明,针对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源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其掌握采矿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成为矿山所需的合格人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接触式”教学的含义
孩子从出生,与父母在一起接触最多,对父母最是依靠和信任,会与父母分享任何事情。上学后,与父母的接触减少,随着教育的加深,慢慢的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自己的秘密,很多事情不会主动与父母分享,这一点在目前的大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在一些农村留守家庭,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逐渐疏远,形成自己的想法,易误入歧途,孩子与父母的接触时间骤减,是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待成家立业,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而此时与爱人的接触越来越多,爱人取代父母成为自己分享心事的对象,对于少接触、无分享的夫妻,是导致家庭离异的一大原因。因此可以看出,多接触是人与人保持亲密和信任关系的基础,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最好方式,在教学中引入“接触式”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减少与老师的陌生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青年教师与学生接触,老师担任的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老师,更是生活中的亲密朋友,学生有问题愿意跟老师探讨,有建议也会毫无顾忌的与老师分享。老师可以将一些理念和思想传达给学生,学生也表现为乖巧和听话。老师只有探知学生的真实想法,熟稔学生对学习的诉求,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关于“接触式”教学的概念,在国内大学教学研究中见刊较少,国内学者针对“接触式”教学的理念都是基础于中学阶段的教学环节进行的探究和应用[4-5],与接触式教学具有同理的概念有“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6-7],且对于这些概念,更偏向于语言类、计算机类的课程,有载体所依托的课程似乎能更能展现出知识的“体验”和“互动”,将知识与实践能够随堂结合。对于采矿工程的专业理论课程,似乎没有计算机和语言类课程的先天优势[8]。
二、内蒙古地区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设置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校,有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六十所,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都有所不同,学科发展历史也各有差异,表1所示是2015-2017年国内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在内蒙古本科录取分数情况。
表1 国内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在内蒙古本科录取分数
序 号 |
学校 |
办学地 |
隶属单位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最 高 分 |
最 低 分 |
平 均 分 |
最 高 分 |
最 低 分 |
平 均 分 |
最 高 分 |
最 低 分 |
平 均 分 |
||||
1 |
重庆大学 |
重庆 |
教育部 |
571 |
565 |
568 |
572 |
603 |
595 |
544 |
590 |
569 |
2 |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 |
教育部 |
551 |
538 |
544 |
583 |
558 |
565 |
574 |
531 |
547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教育部 |
574 |
570 |
565 |
593 |
593 |
593 |
574 |
565 |
570 |
4 |
河南理工大学 |
焦作 |
河南省教育厅 |
439 |
431 |
435 |
452 |
445 |
448 |
405 |
392 |
398 |
5 |
华北科技学院 |
廊坊 |
应急管理部 |
444 |
423 |
436 |
464 |
455 |
460 |
421 |
410 |
416 |
6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包头 |
内蒙古教育厅 |
465 |
425 |
432 |
460 |
430 |
435 |
505 |
423 |
430 |
7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呼和浩特、 鄂尔多斯 |
内蒙古教育厅 |
433 |
382 |
405 |
473 |
394 |
435 |
453 |
369 |
398 |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招生的一个二本专业,学生的生源和质量与中东部高校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与处于同一地区的内蒙古科技大学也有一定差距,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定位是给内蒙古自治区内的矿山企业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另辟蹊径,不能照搬其他高校的教学方式。
本文拟通过“接触式”教学的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内蒙古地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优化课程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在日后的知识检索中进行快速回忆应用于实践,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接触式”教学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开采程序和开采方法,为学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奠定专业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掌握比较薄弱,学生未深入接触生产现场,对于各种开采工艺设备也是停留在观看的层次,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不扎实,学的慢,忘得又快。
1、日常管理
在大学学习阶段,没有中学时期老师对自己的督促,学习依赖性减少,自觉性和灵活性较大,对于一些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很容易出现迷茫,在前进的道路上很可能出现“误入歧途”,如果有一定经验的前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可以减少迷茫和无效的时间,在学习上一帆风顺。在日常管理中,高校引入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或者学业导师的管理制度,班主任作为该专业的经历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学习、学科竞赛、考研深造、就业择行等各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业讲座、答疑解惑、家庭访谈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动态,给学生以恰当的解答和指导,以督促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喜欢的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学习成绩普遍偏高,学习效果较好。此时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方面是学识渊博、说话风趣,另一方面,是能够与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切实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点滴。因此,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增加接触机会,对于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以有很好的改善和提高。
2、学生课程学习分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诉求,“对症下药”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比口宣身教型的谆谆教导更有效。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态度有所差异,对学习的诉求更是有所不同。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善于观察,根据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诉求不同可将学生分为三类:
第一类,对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引导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老师分配一定量的研究或实验工作,为更深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也能大大的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
第二类,对于有志向进入矿山工作、加入矿山开采行业的学生,鼓励其在假期或课余时间下现场进班组,通过现场接触,加深其对矿山开采基本理论和工艺设备的理解,能够在日后接触工作岗位后可以快速上手。
第三类,对于专业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号召其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建立小组团队,承担一定的小组工作任务,带着任务和目标去实践,不仅锻炼他们计算机绘图、矿山软件应用、专业知识的运用,更能培养他们团队意识、小组协作,取得的荣誉能增强其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积极性。
3、优化教学设计
理论结合现场实践、课堂结合生活常识,让课堂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优化课堂设计,致力于让他们喜欢上专业课程,建立矿山开采的时空感观,树立系统工程的概念,拓宽专业面。在作者多年的课堂教学探索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
(1)课堂接触:授课课件多采用现场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以色彩和动感刺激学生的大脑,吸引听课注意力,从手机中抢时间,在课堂上争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
(2)模型接触:通过购买或制作体积小、重量轻的开采工艺设备模型,让学生在课堂把玩、拆解,结合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3)接触现场:充分利用呼包鄂及周边地区矿山遍布的特点,利用外出实习的机会,或者分组有目的进行现场观摩、设备实操,通过针对性的学习调研,最大限度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考虑到教学学时及其他条件的限制,现场观摩受限时,可引进有经验的“现场导师”进行部分课时的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4)考试与实践结合:在考试中,采用图片题、视频题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文字考试(考查)为主的形式;多采用应用题、实践题、案例分析题为主[9],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5)参与学科竞赛:专业课教师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通过作品立意、查阅学习、团队协作,在竞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可参与的学科竞赛有很多,由表2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生2014 - 2018年度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数目和频率最多,获奖奖项也较多,目前已成为本专业学生参加课外时间活动的主要项目。此外,全国和全区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创新创业类的竞赛活动也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对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全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兄弟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参与的竞赛,目前本专业学生暂未参与,可作为今后课外实践竞赛的方向。
表2 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生2014-2018年度参与学科竞赛情况统计表
序号 |
竞赛名称 |
组织单位 |
获得奖项 |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
1 |
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8 |
13 |
25 |
2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 |
|
|
1 |
3 |
“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内蒙古团委、教育厅、科协、学联 |
2 |
1 |
1 |
4 |
“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 |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学联 |
1 |
|
1 |
5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
|
1 |
四、“接触式”教学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将“接触式”教学理念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环节,把计算机类课程中的“上机”和语言类课程中的“口语”教学理念引入到课程学习中,对学生在思想认识、课堂效率、学习效果、作业试卷等方面综合进行考核。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和文字,通过音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多感官去接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在大脑中的记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对于课堂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类的教学内容兴趣较大,在教学中对老师所讲授的故事和案例内容印象颇深。日后虽然对知识点的掌握虽已模糊,但是对于这些故事和案例却如数家珍、历历在目。
随着近两年国内煤炭市场回温,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去往矿山生产企业就业和继续考研深造的人次逐年增多,受高年级就业质量提高的影响,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也得到了提高。从2014到2018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的数目从4件、3件、11件、12件到16件,作品数目和质量逐年提升,参赛学生也扩展至全校多个专业,这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热爱和学科交叉的促进,明确了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
基于以上分析,在“接触式”教学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教授,学生于故事和实例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受图片、音频、视频类知识对大脑的刺激,经现场实践和模型把玩的触感,参与学科竞赛和小组协作的多维互动,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更加清晰,掌握自觉学习、自主求知的方法,课程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增强,为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为民族地区资源赋存大省培养合格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艳,闫国栋,孟威等.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2] 徐生林,薛艳. 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13,(9):132-134.
[3] 夏婷婷.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大学生创业教育》[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121.
[4] 高科.信息技术教学中接触式教学手段的探究[J]. 学周刊,2014,(28):70-71.
[5] 龙宝新. 在“接触”式教学中进行幸福教育[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3,(Z3):46.
[6] 杨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7] 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5):43-46.
[8] 鲍崇高,张健,赵欣等.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7,(3):59-62.
[9] 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