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赵红 ,王宁 ,姚玉斌, 郑忠玖  

(大连海事大学 船舶电气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并对标其毕业要求10.2,介绍了大连海事大学在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师资选拔、课堂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探索,以提升学生在专业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其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为其他工科专业英语的改革探索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电气工程专业英语 综合应用能力  双语教学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下,我国对外交往的规模与程度日益加大与深化,以电气工程领域为例,电气工程设备的国际间输出与引进量日益增加。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既掌握现代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专业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1],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对标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毕业要求10.2),因此,专业英语课程在电气工程专业中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本文在分析专业英语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国内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师资选拔、课堂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电气专业英语现状分析

虽然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但却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各层面的足够重视,其应有的教学作用无法得到体现[2],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在教学安排及内容方面,电气工程专业英语一般都是安排在三年级时开课且课时有限(一般为32学时左右),教学内容多采用基于国外专业课教材及文献等内容编著而成的专业英语课程教材,教学内容虽覆盖面广(参见表1),但与同期开课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令学生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不高。在教学方式方面,模式单一,无法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我校——大连海事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以前的授课方式通常就是让学生先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然后教师进行语言点分析并翻译,或专业知识介绍后再进行翻译。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等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加之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的专业词汇多,阅读内容相对于普通英语亦显得难懂与枯燥,令学生对于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多为应付了事,教学效果亦可想而知。在师资方面,我们也非常缺少在英语与专业知识两全其美的教师,尽管该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具有较好英语基础的专业教师担任,可大多数教师的专业英语翻译能力虽较强,但英语听说能力欠佳。

鉴于此,我们电气工程课程组通过制定科学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核心,对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力求提升学生国际化人才素质。而且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可令电气工程学科的学生受益,也可为其他工科专业英语方面的改革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尝试。

二、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并对标毕业要求10.2,我们课程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完善其专业知识体系,开阔其专业国际视野,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1]

1、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安排——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配套进行

学习专业英语不单纯是扩展本专业词汇量及熟悉本领域的专业术语,更重要是令其成为学生进行专业领域探索学习的有效载体。因此,制定科学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学时数,在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加大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比重,将其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限选课程,在第3~7学期共5个学期分级、分阶段开设,每个学期的学时数为28学时,共140学时,7.5学分。在教学内容与安排上注重英语实用性与专业针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教材方面就没有选用目前一些高校通常采用的《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及教学内容,而是采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选用的英文版教材,教学内容以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为核心,且在教学安排上,我们没有将电气专业英语安排在高年级(如第6、7学期)进行,而是安排在(第3、4学期)(2018年开始提前至第2、3学期),与其对应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同步进行。

1节录的是2017年出版的某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其他同类教材的教学内容大都与此类似)。从中可以看出,其教学内容几乎覆盖了整个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内容全面是其突出的优点,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这样教学内容的专业英语课程只能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且需安排在高年级进行,由于与同时开课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不够紧密,加上专业词汇生涩且量大,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容易令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无法调动。

 

1 某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

章节

教学内容

Unit1

Basic Electrical ConceptIntroduction to AC

Unit2

Electrical Resistance and ConductanceWhat Is Capacitor?

Unit3

Simple Electrical CircuitDC Parallel Circuit

Unit4

Basic Semiconductor Crystal StructureThe PN Junction

Unit5

Number Systems ;Digital Circuit Elements

Unit6

AC Motors ;Basic DC Motor Operation

Unit7

The Basis of ControlDigital Control Systems

Unit8

PLCSPICE

Unit9

What Is CNC?The Basics of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Unit10

Industrial BusSeri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教育部 2001年9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习本科教育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若干问题》的4号文件,我校对专业课程的双语尤为重视,双语教学工作推广的比较早、比较广。目前电气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情况是:大学物理(第2学期),电路原理(第3、4学期,2018年开始提前至第2、3学期),电机学(第5学期),电力电子技术(第5学期)。于是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就是基于上述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的。以电气工程专业英语(1)、(2)课程为例,其教学内容就是基于第3、4学期同时开设的电路原理课程内容而进行安排的,如表2所示,专业英语教材亦采用英文版的电路原理课程教材,而且在教学进度安排上,使专业英语课程的进度稍滞后于电路原理课程,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在已经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去读、听、说、写其对应的专业英语变得更容易接受与掌握,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增强,同时亦令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对电路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因为学生个体间存在的英语水平差异性会带来其电路原理等专业课程双语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因此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方式时可能会影响某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同期进行的专业英语课程不仅促进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还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二次理解,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专业知识的作用,实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双赢”。例如电气工程专业英语(1)、(2)课堂上的知识点与问题都是通过诸多例题用英语来进行讲解与说明,不仅使很多专业课程的一些问题在专业英语课堂上得到的解决,也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在听、说方面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2 我校电气工程专业英语(1)、(2)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

序号

教学内容

Part1

DC Circuit Analysis

Part2

Energy-storage elements and first-order circuits

Part3

Analysis of op-amp resistor circuits

Part4

Phasor method in AC circuit analysis

Part5

Two-port network

Part6

Technique of harmonic analysis

Part7

Laplace transform technique

Part8

Network graph theory and state equations

Part9

Simple nonlinear circuits

 

2、优良的师资队伍,创造英语教学环境

我们都知道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4],因此,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在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亦采用双语授课方式,以逐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听力能力。当然,这种授课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校在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师资配备上尽量选择英语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课教师,他们通常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且目前从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工作,如担任上述电气工程专业英语(1)、(2)课程的教师都有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国外高校访学经历,并同时担任着电路原理课程、电机学课程等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3、采用启发式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以往专业英语课程没有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词汇难且量大,学生有畏难心理;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单一授课方式,之前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资料,然后教师讲解一些专业词汇、短语及部分难懂段落,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当然亦就难以保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我们以学生为本,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出发点,探索并实践了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一些具体做法是:

鉴于双语授课并非仅将授课语言转换为英语那么简单,课堂上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英、中文授课语言非常重要[6]。因此,我们总结并实践了科学的、启发式双语授课模式。首先,每次课我们都首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一些全英文“回忆式提问”,一方面是为了对前次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而引出本次课的内容,令课程内容连贯,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另外,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述时,先用较为慢速的英语进行叙述并对其中较难词汇适当翻译,使学生能集中思维去听并且可以基本了解英文原义,然后用中文翻译,之后再重复一遍英文。理论知识点介绍过程中或之后,就其知识点设置相关问题,授课语言处理方式同前,这些精心设置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及连续性,并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同时记录成绩并作为平时考核项记入期末总成绩。而且,课堂上还经常在某些关键知识点上故意设置一些陷阱问题,或误导学生先进入一些误区,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论证,之后再给出正确结果。这种启发式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们自己去主动思考,培养了其学习主动性,亦极大地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5]。由于课堂上学生们也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来回答问题,用英语交流的勇气和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因此采用这样教学方式的专业英语课程在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时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4、强化过程学习,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专业英语的学习亦像普通英语学习一样,日常的学习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让“听课与不听课一个样”,“认真听与不认真听一个样”的课堂学习状态来打击了学生积极性。因此,我校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视平时教学过程的考核,让课程考核“过程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期末总成绩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占70%的期末考试和占30%的平时成绩,期末试卷为闭卷考试,不允许用字典,且题型多样,不仅有常规的翻译,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以及用英语回答问题等题型。平时成绩由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小测验、翻译作业等内容组成。其中每次课堂上随机进行的专业词汇与短语等内容的考核,不仅考核了学生对应该掌握的专业词汇的学习情况,也督促了容易偷懒的学生来加强平时英语积累,还提供了一种考勤途径,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校在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加,该课程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课程的选课率由以前的不足70%提高至95%以上,近几个学年每学期选课率更是达到了100%,而且从教务处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得到反馈评语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满意度非常高。同时,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双语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出发点去安排教学内容,并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其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方面应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亦希,陈佳妮,陈关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准则[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12).

[2] 于海瀛,丁林贤.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

[3] 龙陶陶.从高校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对比谈双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7).

[4] Yuuko Uchikoshi.How Does Bilingual Instruction Enhance English Achievement? A Mixed-Methods Study of Cantonese-Speaking and Spanish-Speaking Bilingual Classrooms[J],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2010(33).

[5]赵红,牛小兵.航海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 2016.02.

[6]赵红,姚玉斌,朱景伟.航海类专业“电机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3(4).

[7]刘涛,张雪,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2018(8).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赵红(1967.7-),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电力推进船舶的推进控制与能源管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其应用、智能控制策略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