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概况
史晓婷 徐州市粮油质量监测所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
2017年江苏省粮食局落实国家局文件精神,为推动省内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立与完善省市县三级粮食质检机构体系架构,提出江苏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方案,徐州市县级质检机构积极申报,认真组织落实。申请成功的四家县级质监站通过一年的建设期,购置了常规专业粮食检测仪器设备和快检仪器设备,建成后四家县级质监站实验场地、专业检测人员、检测水平和检测能力三方面均满足了国家局对县级粮食质量监测站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县级质监站;建设进度;检测能力;建议要求
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在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及“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2017年江苏省“优质粮食工程”申报工作的要求,徐州市粮食局统一编制申报“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七个县市区粮食质检机构积极填报,最终四家县级质监站申请成功,其中恢复建设的机构有三家,每个补助240万元,分别为铜山区粮油质量监测站、贾汪区祥和粮油质量监测站、沛县沛丰粮油监测站;提档升级的机构有一家,补助200万元,为睢宁县粮油质量监测站。
一、四家县级质监站基本情况
2015年,根据《徐州市县级粮油质检站建设纲要》的要求,铜山粮食局在中心库江苏铜山国家粮食储备库成立徐州市铜山区粮油质量监测站、贾汪粮食局在塔山中心粮库成立徐州市贾汪区祥和粮油质量监测站、沛县粮食局在中心库苏鲁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成立沛县沛丰粮油监测站,睢宁粮食局在睢宁粮食储备直属库成立睢宁县粮油质量监测站,四家县级质监站均为区局直属的独立法人单位。其主要工作是为本县区粮食出入库提供准确的质量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依据,同时承担基层质检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协助市粮油质监所完成夏秋粮质量预测、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卫生监测等扦样工作。四家质监站原有仪器设备共七十台,为电子天平、出糙机、容重器、砻谷机、恒温干燥箱等物理检测常用仪器,所检项目停留在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小麦容重、不完善粒等二十个常规物检指标,完全不具备检验品质指标和安全指标快速筛查的能力。
二、成立领导小组,安排建设进度
项目申请成功后,四家县级质监站按照省里相关文件精神,由县区粮食局成立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各粮食局局长担任,小组成员由监督检查科、中心库、财务科、监测站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负责编制建设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财务监督,对主要仪器设备厂商进行调研和论证,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等。规划本项目建设期一年,自2017年10月到2018年9月,其中2017年10月-2018年1月,监测站完成水电工程安装改造、试验场地装修等工作;2018年2月—2018年3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项目建设中配置的仪器设备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四县区考虑到自身技术力量不足,避免因仪器采购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招投标工作延后等情况发生,故申请由市所统一组织招投标,市所考虑到仪器一致性对后期人员培训、使用及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把四县区所有仪器设备统一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招投标,之后四家县级质监站分别与中标厂商签订商务购销合同;2018年4月—2018年6月,仪器运输、安装、调试与验收,仪器的运输由供货方负责,全部配置仪器的安装与调试,按商务购销合同执行,仪器设备的现场验收、登记造册、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由各县级监测站负责,本项目所配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权归各县级质监站,所有权归各县区粮食局。2018年6月—2018年8月,组织检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各县区粮油质量监测站主动与仪器厂家工程师联系现场操作培训,同时积极参加相关仪器厂家组织的系统技术培训。2018年9月—至今,项目竣工验收,目前四县区质监站均已完成上述工作,正准备相关材料等待市粮食局、省粮食局及国家局的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管理使用情况;核查质量安全数据库及服务平台的运行情况;核查配套承诺条件的落实情况;核查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情况以及其它有关情况。验收后各级验收单位若提出不符合要求的问题,相关县级质监站进行整改,保证项目验收合格。
三、明确功能定位,提升检测能力
根据《江苏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方案》要求,明确县级质监站功能定位,主要承担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品质测报和监测,承担下乡扦样和原始样品转送任务。检测能力的提升首要任务就是配优仪器设备,加快设备更新升级,因此四家质监站均把补助资金的80%以上用于购置检验仪器设备,配置了气相色谱仪、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降落数值仪、面筋测定仪、拉伸仪、粉质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常规专业粮食检测仪器设备和快检仪器设备,硬件上满足了检验品质指标和安全指标快速筛查的能力。其次就是人才的培养,壮大人才队伍,培养专业检测人员,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使质检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具体情况见表1)。
申报江苏省“优质粮食工程” 前后徐州市县级质监站检测能力对比表
县区 |
原有检测能力 |
现有检测能力 |
||||
仪器设备 |
检测人员 |
检测指标 |
仪器设备 |
检测人员 |
检测指标 |
|
铜山 |
电子天平出糙机、精米机、粉碎机、容重器、快速水分测定仪、恒温干燥箱、砻谷机、实验用碾米机等12台 |
中级以上专业检测人员4人(其中工程师1人) |
新增高水分粮食测定仪、纯水/超纯水一体化系统、氮吹仪、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仪、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降落数值仪、面筋测定仪、拉伸仪、粉质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仪、直链淀粉速测仪等120台,共132台 |
中级以上专业检测人员4人(其中工程师1人) |
稻谷、小麦等全项目检验,新增面筋、稳定时间、粉质、拉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化学和卫生检测指标 |
|
贾汪 |
电子天平出糙机、精米机、粉碎机、容重器、快速水分测定仪、恒温干燥箱、砻谷机、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等18台 |
质检工作人员4名其中,中级检验员1名,均为中专及以上学历 |
色泽、气味、互混、杂质、不完善粒、水分、黄粒米、出糙率、整精米率、谷外糙米、容重、矿物质、碎米等21个物理指标 |
新增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纯水/超纯水一体化系统、氮吹仪、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仪、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降落数值仪、面筋测定仪、拉伸仪、粉质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仪等67台,共85台 |
质检工作人员4名其中,中级检验员1名,均为中专及以上学历 |
稻谷、小麦等全项目检验,新增面筋、稳定时间、粉质、拉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化学和卫生检测指标 |
睢宁 |
电子天平出糙机、精米机、容重器、隧道式水分测定仪、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恒温干燥箱等22台 |
质检工作人员4名其中,高级检验员1名、中级检验员2名、初级检验员1名,均为中专以上学历。 |
色泽、气味、互混、杂质、不完善粒、水分、黄粒米、出糙率、整精米率、谷外糙米、容重、矿物质、碎米等21个物理指标 |
新增纯水/超纯水一体化系统、氮吹仪、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仪、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降落数值仪、面筋测定仪、拉伸仪、粉质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仪、增粗脂肪测定仪、PH计等52台,共74台 |
新增检测人员6人,质检工作人员10名 |
稻谷、小麦等全项目检验,新增面筋、稳定时间、粉质、拉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化学和卫生检测指标 |
沛县 |
电子天平出糙机、精米机、粉碎机、容重器、恒温干燥箱、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砻谷机等18台套 |
质检工作人员4名中级检验员4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
色泽、气味、互混、杂质、不完善粒、水分、黄粒米、出糙率、整精米率、谷外糙米、容重、矿物质、碎米等21个物理指标 |
新增粗脂肪测定仪、纯水/超纯水一体化系统、氮吹仪、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仪、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降落数值仪、面筋测定仪、拉伸仪、粉质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仪等75台,共93台 |
质检工作人员4名中级检验员4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
稻谷、小麦等全项目检验,新增面筋、稳定时间、粉质、拉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化学和卫生检测指标 |
总计 |
70台 |
16名 |
物检指标 |
384台 |
22名 |
物检、化检和卫生检测指标 |
四、建成后四家实验室情况
本次支持建设的四家县级粮食质检机构,均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县级粮食质量监测站的标准实施,项目完成后,铜山实验场地300m2,贾汪350 m2,睢宁600 m2,沛县400 m2,符合县级粮食质检机构实验场地不少于300 m2的要求,专业检测人员铜山4名,贾汪4名,睢宁10名,沛县4名,符合县级粮食质检机构专业检测人员不少于3名的要求。四个县级质监站检测水平和检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只能检测一些物理指标,提升至现在能够检测物理、化学和卫生指标,特别是面筋、稳定时间、拉伸等品质指标和真菌毒素等卫生指标,满足了国家局对县级粮食质量监测站的功能定位。
五、建议和要求
1.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之前县级质检机构因为诸多原因,机构不顺,体系不全,长期不受重视,检测人员数量不足,现在国家投入资金推进县级质监站建设,各单位应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做大做强,不断吸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质检队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使其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力量,不断提升质检机构的检验能力,以适应当前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的需要。
2.各县级质监站要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开展现有检测指标检验,使实验室正常运转,并不断提升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争取在两到三年内通过省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