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于莉琦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东方学院)

于莉琦:女(1983-),硕士,副教授,黑龙江东方学院基础部,从事微分方程稳定性研究

摘要:数学建模思维、建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渗透的过程,通过案例教学,数学实验,数学竞赛等方式促进建模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案例教学;数学试验;数学竞赛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170311

数学建模是一种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描绘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是训练逻辑性思维和开放式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数学建模虽然最早兴起于西方国家,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我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目前如何将建模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几点具体的想法。

一、 开设建模选修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建模思想的培养

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识,通过建模思维的训练,同学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无疑将更大的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长久发展,因此,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数学建模选修课,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课程将建模思想教会给学生,事实证明效果不明显,只是通过一些学时的具体演练是无法将建模思想融入学生的思维中,数学建模需要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需要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应用各种软件计算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开设一门课程就能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相对长时间的积累耦合,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思维习惯。建模选修课受到授课学时和人数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建模能力的培养问题。

二、 培养建模能力的几点看法

1) 以案例教学形式还原知识的产生过程

任何一门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是源于生产实践,如导数是在研究变化率的过程中产生的,积分是在研究积累问题时产生的,级数是在研究复杂函数计算的过程中产生的,概率是在研究随机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等等,数学发生的过程都伴随者生动鲜活的背景,所以它不应该是枯燥的,过于抽象的。我们现在的教学经常是在呈现数学理论的严密推演,而忽略了生动活泼的历史背景,致使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就是难,不易理解,觉得没有用。所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的一个主要关键是还原知识产生过程,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怎么来的。

知识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可以根据需求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不局限于知识最初的引入方式。例如,曲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机械制造等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曲率的应用,通过下面形式的介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问题的引入  

已知机床生产某种机件,其截面是抛物型的,现用铣刀进行抛光打磨,选择哪种型号的铣刀合适。

      图一 常用铣刀                                  图二 打磨截面图

显然铣刀的选择决定于曲线的弯曲程度,确切的说决定于曲线上弯曲程度最大的点。如何描述曲线的弯曲程度,弯曲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继续下面的讨论。

二、 问题的分析解决

  1、弯曲程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平面中任意光滑曲线,经过两点,如图3设曲线弧的长度为,过点分别作切线,记切线的转角为,可见,越大,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的大小受到了的影响,故曲线弧的弯曲程度受到两个量的影响,分别为弧长 切线的转角.                                                 图3

2、弯曲程度与弧长和切线转角的关系                          

表示曲线弧的弯曲程度,的关系如何?

如图4所示,已知曲线弧的弧长为,切线转角为,弯曲程度记为,曲线弧 的弧长为,切线转角为,假设. 如图所示,,曲线比曲线弧弯曲得厉害,即,即弯曲程度 与切线转角成正比。

    曲线弧弧长为,曲线的弯曲程度记为,曲线弧 弧长为,曲线的弯曲程度记为,如图5,显然两曲线弧对应切线的转

角相同,而                                       4

曲线弧比曲线弧弯曲的厉害,即,由此可见,曲线的弯曲程度与曲线的弧长成反比,即弯曲程度 与弧长成反比。

   综上所述,我们引入数量来描述一条曲线弧的弯曲程度,称之为平均曲率.                            图5

=也就是单位长度上切线转角的大小.

在具体问题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一段弧的平均弯曲程度,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知道曲线上一点处的弯曲程度.导数概念引入时,我们利用极限由平均速度得到了瞬时速度的方法,令点点沿着曲线向点移动,即,曲线弧的平均曲率的极限称为点处的曲率,记为,即.

三、典型例题

  证明圆弧上各点处的曲率相等.

证明:如图6,设圆的

半径为,在圆上任取两

,过两点做切线,

设圆弧的长度为                                 6

切线转角为,则有几何知识得, ,则,即,,从而有

即圆上任一点处曲率相等,等于半径的倒数,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圆上每一点的弯曲程度相同,且圆的半径越小,弯曲程度越大,进一步说明了用曲率来描述曲线的弯曲程度是合理的。

四、问题的解决

     打磨抛光抛物型机件时,选择哪种型号的铣刀取决于抛物线上弯曲程度最大的点,显

然顶点处的弯曲程度最大,若处的曲率为,由上面例题的结论,我们可以选择半径的铣刀,可以保证打磨充分。

 五、问题引申

思考:点处的曲率该如何计算呢,用定义计算十分复杂,注意要曲率是转角对弧长的导数,即,可以应用导数来给出一个计算曲率的一般方法。

通过还原知识产生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所学理论。

2) 开设数学实验课程

数学建模的实施过程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对于常用软件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学生日常学习中接触很少,开设数学实验课程,传授基本数学软件包的使用是必要的,如Spss, Lingo, Maple, Mathematica, Matlab等等。通过数学试验教学学生解决复杂数学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科技技术成果的能力。

3) 参加建模竞赛,多方交流学习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掌握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如统计学,最优化,神经网络,计算方法,模糊数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采集,处理,这些处理信息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建模竞赛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通过竞赛不仅可以收获优质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和优秀的思想接触,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许仙云,杨永清.突出数学建模思想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大学数学,2007,234),136-140.

[2] 徐茂良.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2(4):702-704.

[3]如何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大学数学,2003193):30-32.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